祝贺中国・万载第五届国际花炮文化节
万载位于赣西北,毗邻湖南浏阳,有赣鄱西域、潇湘东邻之称。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222年,至今1800多年。境内商代、东周遗迹可寻,西周、东汉墓群见证万载历史之久远、文化之厚重。城中建于明代洪武年城隍庙,钟声嘹亮,烟火盛旺;位于城南文明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屹立。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丘陵起伏,山川锦秀,风景秀丽,三江聚拢龙河,穿城奔流而过,浩然汇合于锦江。远有黄皮尖碧云寺,位于孤峰之巅,自有“碧云自昔遗仙迹,康乐于今作景山”之说。江南十里竹山洞锦秀多彩,洞中潺潺流水,奇石成景,田下古城集多姓氏赣派宗祠群,座落有序,彰显万载人民自古以来民风纯朴、和睦相处。峰顶山屹立于城南之巅,自古有“走遍天下不如峰顶山脚下”之美誉。
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万载县小源曾是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转战万载,万载走出六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万载更富有彩色之称,焰火绚丽,爆竹悦耳,把万载天空妆点得五彩斑斓。“琳琅星火,满月星辰”,万载流传一句民间谚语:“万载爆竹,浏阳伞,天宝妹子不用拣”,万载花炮制作技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著名“花炮之乡”。

地域造就万载爆竹制作渊源,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21年),袁州府萍乡上栗麻石街,天降奇才李畋,受父狩猎熏陶,认识了火药,李畋自幼天资聪慧,利用黑火药燃烧产生爆裂原理,通过反复试验,把黑火药装入纸筒内,安上引火线点燃后即发生噼啪声,从而取代了民间以燃竹驱邪传说。
万载在唐朝期,与上栗同属袁州府管辖,并距离上栗麻石街只一天步程。受其影响,李畋制爆技术传至万载,爆竹原材料,主要由硝酸钾,硫磺、杉木炭组成,万载地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居住以土房为主,土房在湿润环境中极易滋生硝酸钾,土墙上生出白色硝芽,工匠们通过煎熬后可提炼出用于制作爆竹氧化剂硝酸钾,毗邻万载湖南浏阳七宝山有丰富硫磺矿,万载山上毛竹、杉树为爆竹制作提供了丰富原材料,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万载1–7月多雨潮湿不易产生静电,为万载爆竹制造创造了特有安全环境。

座落在高城乡奇枫村紫盖寺,是万载古八景之一。该寺兴建于唐末宋初,正是中国爆竹兴盛时期,2020年从重建紫盖云寺挖掘出历史遗迹,清楚地记叙了万载在晚唐朝就建有爆竹祖师庙来纪念李畋为发明爆竹功绩。在唐宋文人墨客诗词歌赋里,以爆竹入题比比皆是,如宋朝宰相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只把新桃换旧符。”晚唐期诗人来鹄《早春》一诗中以爆竹为题,“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南宋诗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知可见南宋时期爆竹之盛行,爆竹由单响发展至爆竹用药捻串在一起燃放,称之鞭炮。而燃放时,多用竹竿挑起,故又称“爆杖”。宋朝周密《武林旧事·岁除》:“爆杖,内藏药线,一连百余发不绝。”由于南宋后战事频发,爆竹业一度受到影响。史册记载爆竹生产在元明及清朝初期,聊聊无几。
直到清末民初,战事平息,爆竹制造业在产区兴起,有文字可查。万载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万载花炮“通行南北,商贾络绎”,男妇大小均藉此以资工作。株潭火神庙,香火兴旺,每到李畋生日,花炮界聚集祭拜,万载爆竹庄号林立。株潭有花炮庄400余家,黄茅100余家,康乐260余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是当时全国爆竹庄最多,商行最盛爆竹制造基地。民国19年(1930年)至民国29年(1940年)万载县内注册花炮商号167家,爆竹制造业占全县各业公会权数高达33%。双桥由于水路便捷,爆竹经营贸易更为发达,建于元大德年间“牟溪桥”,连接河东、河西,拥有500多家商铺沿石板街道“一字”排列,其中大部分店铺以经营爆竹为主,万载爆竹经锦江入赣江,汇长江而漂海洋,销往东南亚诸国。万载爆竹以工艺精湛品质上乘,声名远扬,1936年万载庄号“同心茂”、“振生万”爆竹在江西省举办运杭展销会上,均获赣浙特产联合会奖状。万载以“长义和”为代表一批爆竹商号,在浙江、湖北、广东爆竹市场,知名度极高,黄茅周正大爆竹庄在修水、武陵为免检产品。由于物流不畅,万载爆竹销售大部分靠人力肩挑、车推至外地,换回生活需求品,很多爆竹商号老板依托爆竹贸易发家致富,曾有一首流传民间歌谣:“嫁女要嫁爆竹郎,不用翻土不用扛。一担爆竹运他乡,换回白银几十两。回家买地又建房,过年过节酒肉香。”因此爆竹也成就了富万载一张名片。

万载爆竹制造一直以来延续手工生产,师父带徒弟,家庭作坊生产模式,原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氧化剂(硝酸钾),把生出白硝芽土墙换下来,熬炼成硝酸钾。杉木炭制作,把燃烧完整后杉木炭装入陶罐,盖上盖,在无氧状态形成杉木炭。从浏阳七宝山采购硫磺进行研磨成粉末,硝酸钾经过水煮,炒干后加入硫磺、木炭粉,搅拌均匀,然后用石磨,磨成300目以上硝粉。爆竹筒用土纸,万载俗称表芯纸(草纸),万载有丰富毛竹资源,分布在高村、黄茅、仙源多地,毛竹长出竹笋,还没开叶之前,砍下分成片状,放入池中用生石灰浸泡半年之久,待腐烂后,取出竹纤维,用石臼捣碎成细纤维,加水调匀,用古老造纸工艺,造成制造爆竹土纸,优越地域环境、丰富自然资源,使万载爆竹制造工艺生生不息,千年传承,成就“万载千年炮都”爆竹摇篮。
清末民初,万载爆竹最兴旺期,十里八乡有炮庄,从早到晚放爆竹,擦纸筒声,随处可闻,爆竹收入是城乡人民主要经济来源,传统爆竹制造厂房简单,1985年前,没有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因传统黑药爆竹制造比较安全,只需找两间闲置房,即可生产,生产中,除了裁纸需青壮年外,其它都以家庭生产方式为主,老少皆宜。
《万载县志》1940年版记载爆竹生产为万载致富打开了门路,仅株潭1918-1919年间,年产爆竹1.4万箱,正因有了爆竹产业,万载人民生活安定,县富民强。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全县爆竹生产急剧下降,全年总产量降为2000箱,爆竹制造不论在战火纷飞年代还是国泰民安时期,生生不息,成为万载最古老传统产业,为万载经济贡献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爆竹制造从此结束了1000多年以家庭作坊生产模式,爆竹庄号从此消失,在政府组织下,把旧社会爆竹庄联合起来,成立工农鞭炮社,在爆竹生产重点区,黄茅、株潭、康乐组建了爆竹生产合作社。1949-1956年受到产业政策制约及经济消费影响,爆竹生产一度衰弱,全县爆竹总产量3–5千箱之间,直到1957年全县爆竹产量才发展到年产量1万箱左右。

为改变万载花炮生产品种单一现状,1960年,县城康乐花炮厂(东风出口花炮厂前身)职工龙广珠,从广东引进“金盘银盏”烟花,并自主开发跳轮烟花,当年参加广州出口交易会旗开得胜,被外商订购700多箱,为万载烟花进入国际市场开创了新路,70年代万载烟花爆竹得到高速发展,全县轻工乡镇系统花炮企业增至7家,年产烟花爆竹从1975年48609箱到1990年增长为170900箱,乡镇烟花爆竹企业步入大发展时期是70至80年代。1986年统计全县花炮企业483家,烟花爆竹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0%,号称县域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批烟花爆竹出口生产基地形成。
1、黄茅出口花炮厂1956年由几家爆竹庄号组建,建厂初期,厂址设在下罗汤氏千五祠堂内,生产单一传统爆竹,在政府支持下经过全体人员努力,到1989年,企业发展到有五个分厂,员工3000多人,产值4000多万元,创汇450万美元出口基地企业1989年对外贸易部。农业部授予“金龙奖”、“飞龙奖”,创下全球第一称号,黄茅出口花炮厂靠技术创新开发了新产品近600多个,实践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多产品开发战略,独领市场风骚,市场经久繁荣,成为烟花爆竹企业经典,时任厂长辛胜发因此而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模,是万载花炮界获得最高殊荣企业厂长;1994年,时任厂长周包财被农业部授予优秀镇企业家称号,为万载花炮发展、影响力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潭埠出口花炮厂创建1956年,老厂址位于潭埠街头万寿宫,从1976年开始生产爆竹,经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改革工艺提高管理,使企业从单一生产爆竹发展到生产七大类花炮品种240多个品种规格;1994年年总产值1305万元,成为全国烟花爆竹出口基地企业,时任厂长黄文华被称为彩烟之父;1994年时任厂长罗善华被农业部授予优秀镇企业家称号。
3、双桥出口花炮厂,建于1986年。时任厂长刘红珊同志,强化制度管理,走科技兴厂之路,创业焕然一新。1996年实现年产值2650万元,成为“江西省乡镇一级企业”。
4、万载康乐出口花炮厂建于1973年,属二轻部门企业,经过企业创新一系列新产品问世,节节胜利小火箭、闪光等烟花新品,使企业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全国花炮出口基地之一。1991-1996年,6年共创税收688.6万元,时任厂长郭云被推荐为花炮企业学习榜样。
5、东风出口花炮厂,建于1950年,是一个二轻系统老牌花炮企业,企业兴旺时员工1200多名,1991年,总产值达到1463万元,是当时全县二轻系统骨干企业,全国烟花爆竹出口生产基地之一,创造了辉煌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6、株潭烟花爆竹总厂,建于1982年,虽然办厂历史比较晚,但发展迅速,80–90年代中期,是全国最大内销烟花爆竹供应企业,客户遍及全国东南西北,皆称全国内销烟花爆竹采购基地,是花炮行业首个以文化搭台宣传烟花爆竹企业。1985年,创办首个花炮文化节,邀请影星斯琴高娃、刘刚、刘淑芬等一批歌星文艺工作者汇聚株潭,为万载花炮唱响世界。80年代至90年代中,万载花炮企业把企业文化作为推动发展动力,全县规模企业都建立了自己企业文化模式。读书室、宣传队,把企业打造成温馨职工之家,使全体员工有家感觉,从而激发全体员工以厂为家,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而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一个爱厂敬业、安全节约好风气在行业中形成。

万载花炮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营商环境改善,做好服务,“筑巢引凤”,出口企业都配套了接待宾客优越条件,可让国内外来宾有“宾至如归”感觉,万载花炮企业生意兴隆、宾客盈门,一片繁忙景象。每年内销展销会,集全县之力,把全国各经销商邀请到万载,采购烟花爆竹。“万载花炮响,天下喜洋洋”是那个年代真实写照。
万载花炮在这些老牌企业带动下,如雨后春笋,得到快速发展。到2018年全县烟花爆竹企业发展517家,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完善、工能设备配套齐全、管理规范,品种含九大类,数千种规格品种大产业。
溯源万载烟花爆竹历史,充满激情而路途坎坷,有过辉煌,有过教训,在1000多年历史长河里,花炮产业走过历程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但留下许多让人难以忘怀老字号、老炮庄、老企业,还孕育了一代代充满花炮情怀花炮人、企业家、花二代、花三代,这些是万载花炮宝贵财富和行业精英。
万载花炮不但在建厂经商上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在创新研发科技兴业上也成果显著,万载技术人员曾经为万载烟花爆竹创新发展上建功立业,留下名垂青史经典之作。如黄茅出口花炮厂茶花香、连发老鼠、小青蛇、欢乐烟花,株潭花炮总厂花篮、鸟笼、葡萄花、花儿再现、快乐烟花,康乐出口花炮厂节节胜利、闪光,潭埠出口花炮厂狮乐、彩烟、狗尾草、熊猫爬杆烟花,东风出口花炮厂金盘钱盏、跳轮、皇蜂出洞烟花,传统产品排炮、寸金、加花、顿鞭、彩炮、雷鸣一系列品种,半个世纪,依然经久不衰,充满活力,成经典之作。万载烟花爆竹,从设计包装、效果具有特色,受到极高评价,金稻清香庆丰收、一片红、玫瑰、欢乐、四组地面组合烟花1987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烟花大赛中,荣获银奖;茶花香、花篮、跳轮、小青蛇、葡萄花、熊猫爬杆、旅游车、鲜花盛开、连发老鼠、10波夜光虫、玉兰花、天女散花、笛音轮、鸟笼、穿梭机、玫瑰香、满盆花、梦幻天堂、星光、盆景、狮乐几十个烟花品种,获省部优质产品,充分展现了万载花炮品牌魅力。

万载花炮历史,是一个充满自豪、光辉璀璨,万载花炮人用辉煌创造了花炮历史,把万载花炮名字记载在留名千秋志书里。
万载花炮,在一代代花炮人奠定基础上更加自信、更加自豪。在县委、县政府对花炮产业支持下,有一批对花炮产业充满情怀热心人,一个企业建设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干职工年轻化、生产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烟花爆竹集群正在形成。万载花炮乘着国家对烟花爆竹集中区建设东风,全体花炮携手奋进、薪火相传,把万载花炮这棵千年老树精心呵护,新枝再发,枝繁叶茂,使“花炮之乡”这个响亮名字,雄风再展,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花炮人力量。


作者简介
周包财,1954年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中共党员,高中文化,高级工艺美术师,退休公务员,现在万载县烟花爆竹总商会任专职副会长,专职从事安全培训教育,喜爱诗歌,散文,曾编著花炮安全生产(三字经)并发表过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