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藏一片月光
张小龙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记。
又是中秋月园夜!我站在热烘烘、闹哄哄的西安市区12层居室的阳台上,也举头望明月。网上说今年的中秋正值月亮最圆最大的时候,可我却感觉我头顶上的月亮,简直就是楼下新疆人烤的馕。
它不是我记忆中的月亮,更不是我心中的月亮。
低头,我“思”不出故乡。
我把故乡弄丢了。
想起了关中平原腹地某一个地方,那里有我的祖茔。五年前,我曾经驾车陪着还算清醒的老父回去给祖父母上坟。跪倒在一个土丘前,面前石碑上孝子贤孙的名谱中,有父亲和我的名字,除此外再没有我熟悉的事物。
傍晚,站在三叔家的院子外,看“野旷天低树”,看月亮慢慢升起,总觉得那冷冰冰的月亮,和我是那般的遥远。它不是我记忆中的月亮,当然更不是我心中的月亮。
我的耳畔,响起了另一个我的声音:
四围青山,松声微微,明月照其间,可寻摩诘①之空寂;
两袖凉意,馨香浓浓,花枝弄倩影,又见子野②之风情。
这声音,自三十多年前的时空中飘来。那时,进入城市打拼不久的我,把记忆中的那轮月就勾勒成了这般模样,然后,让她在我的梦里熠熠闪光。
那轮月升起的地方,在陕南商洛市的一个深山沟里。那是我母子三人被下放农村后居住过的地方,叫北宽坪。当时父亲在区粮站当会计,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在北宽坪一个叫做娘娘山的深山沟里当农民。1965年秋,我三岁多,开始记事的年纪。
13年后,我走下了娘娘山,之后再未上去过。可梦里,我却是时间隔得越远,便上得越勤。曾几何时,我总是由梦入眠的,躺在床上,想入非非,思考生活的难题—构想美好的愿景—美梦翩然而至—那片月光,便轻轻落下——我又爬上了娘娘山:“还似旧时游上苑”,山泉叮咚百鸟鸣,“花月正春风”……
我越来越明白,就是那一轮明月,把“故乡”这个千百年来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游子之心的名词,在我的心中换成了“北宽坪—娘娘山”,并且深深扎下了根。
其实,几十年来,我与让我珍藏月光的地方距离一直并不很遥远,可却总是没有勇气“回归”。
大前年,我回商洛看父母,一日无事,听说通村公路已到“故乡”,便心血来潮,鼓足勇气,驾车来到了我居住过13年,把故乡梦寄托在那里的地方。
车子在乡道上颠簸,我的心也随着颠簸。到了村外,咋一看,我好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和梦中故乡完全不同:山泉不见,百鸟无踪,鸡犬不闻,连人也见不到一个。我不敢走了,停下来发呆。
本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可我就是鼓足了勇气,却迟迟见不到一个人。
远处终于走来了一个不认识的小伙子,问村里怎么没人呢?回答本来人就走得没多少了,今天中成又给儿子娶媳妇,剩下的人都去他家了。
中成?哦——房东家老五,长我一岁,我小时玩伴,小学、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回家了,长得墩墩实实,嘴唇厚厚,脸庞圆圆,一笑,七分憨厚,三分狡黠,很逗人。怎么就都给儿子娶媳妇了?忽然想自己不也儿孙满堂了么,不仅哑然失笑:中成,当然早已不是记忆中的中成了。
胡思乱想着,那小伙子已走远了,我却好像走错了地方一般的沮丧。山形还是那山形,但树却不是那树了,人也不是那人了,就连脚下的路,路边的房子也都不是那路、那房子了。
我呆坐着,不知所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忽然一激灵:
“要去看看中成么?”
“中成?还有那个中成么?”
我不寒而栗!“故乡”的山水房屋道路都被我“看”丢了,我还要再把“故乡”的人也“看”丢了么?那我的“故乡”还有什么?我晚年本就难眠的漫漫长夜里,会不会只剩下了噩梦?
谁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因为恐怕不只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尴尬,更怕心里梦里念过千百遍的大爷大妈,荒冢一堆;玩伴兄弟,两鬓如霜!而最最可怕的,是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你,看得你毛骨悚然,那才是彻骨的悲凉!
我怎么都没有勇气朝前走了。
给自己留一点念想吧!我“无情”地掉头而去!
回来后,我在日记里写道:
故乡是什么?
故乡是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亲切的、慈祥的,充满稚气的、皱纹纵横的;是那一座座冒着炊烟土屋,低矮的、温暖的,夏天场院一片阴凉、冬天炕门疙瘩火正旺;是那布满脚印的羊肠小道,路边的深草丛,朝摇露珠、暮藏走兔;是那满是故事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清幽的,馨香的。
故乡是你一生的牵挂,永远的温暖!
梦绕魂牵,可有一天,你突然身临,却发现脚下的羊肠小道覆盖上了坚硬的水泥,山根下那一座座温馨的土屋变成了冰冷的砖瓦,山梁上那几棵熟悉古树不见了踪影,清澈的小河里污水横流……一付乡音、一脸沧桑,却喊不出一嗓子熟悉的回声、照不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故乡,让你大失所望,叹惋不已。你觉得你从此不会再想故乡了。
当晚,我疲惫不堪,昏昏入睡,竟一夜无梦!
可第二天晚上,恶梦中我正无处可逃,眼前忽然一条熟悉的山路,我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顺路蜿蜒,果然柳暗花明,祥光普照——娘娘山!
醒来,虽仍感觉累得两腿发软,可庆幸,一切还是原样,我的娘娘山风雨不改,千秋不易!
我泪流满面:我的“故乡”还在!那一片珍藏的月光,只要把她挂在床头,她便能永远照亮你的梦。
①摩诘:唐代诗人王维的字。②子野:北宋词人张先的字。
作者简介:
张小龙,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62年7月生于商洛,1981年7月登上讲台,笔耕舌耘41载,偶有小作散见报刊及网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2022年7月退休,现定居西安。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