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之旅》
自从我来到苏州定居至今,近4年来,这期间从江南到塞北的往来次数,实属不少,但今夏的回乡方式与每次有所不同的是,既没空飞,也没坐动车高铁,而是与儿子和家人一同开车自驾返回东北,这是我首次以这种出行方式回去。而且还是坐上儿子新买的“路虎”车来一次南北跨越,兴奋之情不言而喻。
南方的盛夏,骄阳似火。而我们的车内凉爽怡人,在欢歌笑语中一路向前。当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江阴市,但我们并没有沿桥过江,而是乘船摆渡,儿子为的是让我们能够切身感受一番横跨长江的那种激情与豪迈。
来到渡口,几艘大型摆渡船只停靠在码头,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把车慢慢开到船上,当时还有几辆重型货车也同船而渡,稍适片刻,这艘船一声汽笛,徐徐开动,驶离岸边。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江河,总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沿岸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和自然景观,被誉为母亲河。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发不尽对它的赞美和敬仰。船儿将我载,漫游长江中。一种无限的感慨和自豪涌上心头。
静观船旁,浪涛翻滚,碧波荡漾,船只缓缓行驶在江面上,划过一道道悠长的波纹。抚拦远眺,辽阔的江面上鸥鸟翩翩,船帆点点,在这潋滟飘渺,水天一色的景致中,使我真切的领略了长江的恢弘和壮观,让我的胸臆在天水间荡漾,思绪在江风中飞扬。猛然间想起了李白的那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此刻整个身心完全被这江水如画的美妙景致所统摄,所沉醉。平日的苦闷与烦恼荡然无存,心舒气爽了。随着船儿的行进,江对岸的景致由模糊朦胧渐渐变得清晰可见。经过半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江对面靖江口岸,是江苏省又一个新兴的重要口岸城市。
我们绕过市区,驶上高速,继续向前。路旁的各种标牌在视线中一闪而过,窗外的景观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换着。
接近黄昏,我们进入山东,来到了泰安,决定在这里住宿,为的是明天上泰山游游。吃过晚饭,在酒店就早早安歇了。人虽休息了,而我的心却早已飞向了泰山。
据记载,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东望黄海,西襟黄河,背依济南。历代皇帝多以封禅泰山为最高荣誉,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是融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充分体现了泰山的巍峨险峻,气势雄伟。泰山中的天外村、中天门、十八盘、碧番祠,以及玉皇顶等等众多名胜景区让我心驰神往。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早上当我们兴趣盎然的来到入山口,结果因缆车停运检修而难以上山。也有一些年轻气盛的孩子们,买上拐棍徒步登山,但对于我们而言也只能是望而兴叹,无可奈何了,只好在山下广场游览一番。也就算不虚此行了,但愿有朝一日,还会有机会再来泰山,登上极顶,饱览它的雄姿,感受一份高远和壮美。
我们离开泰安,登车上路,沿着连绵起伏的山脉脚下,那如同灰色缎带的高速飞驰。下午抵达天津,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它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总面积22万平方米,面向渤海,是以俄罗斯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型园区。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商品美食,都凝练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文化精髓和底蕴,公园更主要是以“基辅”号航空母舰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为主体。集航母观光、武备展示、国防教育和影视拍摄等八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来此游园的人们几乎都要登上舰母去感受一番。
“基辅”号航空母舰是前苏联“基辅”级航母的首制舰,建造于1970年,是以乌克兰首都基辅命名的,全长2731米,宽52.8米,高61米,全舰共17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艘母舰,在1993年退役后,于2008年8月出售给中国,几经风险周折进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从此不仅成为观光景区,更是成为天津乃至中国的一张重要名片。
我们随着观光的人们登上航母,里面的一切让我眼花缭乱,带着一份好奇与惊叹,一层层参观了作战指挥中心。驾驶舱、情报舱、水兵休息娱乐室,以及装有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导弹库,飞机库,鱼雷发射舱和科技馆等等地方,那些模拟雕塑制作的水兵各自坚守岗位,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当年水兵生活战斗的场景。
走出舰舱,来到甲板,宽阔的甲板,我犹如一只扁舟置身大海,各种舰炮直视大海,各种战机威严矗立,虽然他们都有所陈旧了,但依然能给人以一种等命待发的感觉,平日里只是在影视和画面上,看到过航空母舰的气势宏伟和这些军事装备,而今我竟能走进它,熟悉它,并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它,零距离的来感受所带来的惊奇与震撼,实实在在的,让我激动万分,大开眼界,同时也深深感到军事上的强大与先进,对于保卫国防,捍卫和平是何等重要,国强则民安。不知不觉,我们结束了对“基辅”号航空母舰的参观,意犹未尽的离开了泰达航母公园,继续我们的行程。
很快,我们越过三海关,进入辽宁省,到了东北,一下子感到酷热全消,神舒气爽了,眼前的景致变得那样熟悉和亲切!当晚我们住宿在卢龙县,第二天午后,来到了开原市,直奔象牙山《乡村爱情》拍摄基地。
它位于开原市松山镇境内,为辽北火岩地质森林公园。山上有藏君洞、卧佛、仙棚、万象塔、古烽火台等景观。于1996年向社会开放,因为《乡村爱情》这部剧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象牙山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景点。
当我们走进山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青色立石,上面刻着三个朱红大字“象牙山”。抬头望去,东侧山崖峭壁上刻着的“象牙山温泉”五个红色大字,更是耀眼生辉。行走不远,小蒙豆制品厂便呈现于眼前,目睹这熟悉的院落和车间,剧中那红红火火,小蒙爷俩和员工忙里忙外的场景,又浮现于我的脑海。随后来到大脚超市,店貌依旧,却物是人非,出进的人也比较多。有的是购物,更多的也许就是游人再次看看剧中大脚的这个超市,从而对剧情的重温和对离去的于月仙一份缅怀和惋惜吧。超市内,货种繁多,琳琅满目,但多数都是以当地产品为主,应有尽有。在店内的醒目处,还挂有谢大脚和长贵的合影,让人看后不觉从内心泛起一丝悲凉,一份哀叹。超市的左侧是村卫生所,前来就医输液的人也不少,这就是剧中香秀和大国工作的地方。小广场对面就是村委会,看到村委会立刻就会想到一笑两眼眯成一条缝的徐书记,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而后,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刘能家,屋里院中的格局摆设基本上还是老样子,尤其是院中葡萄架下放着的那把藤椅和小茶桌,留给人们的印象特别深。剧中滑稽搞笑的刘能常常仰坐在藤椅上,手摇大蒲扇,一副神态自若,老谋深算的样子。此时我也和别人一样,坐在了藤椅里,在轻微的摇晃中,似乎我也变成了刘能,怡然自得,悠闲自在。从刘能家出来到谢广坤家,也同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院里广坤山货棚里还挂着一些山货,引来一些好奇的人近前观看。屋内沙发上方挂着谢广坤一家的剧照,火炕上依旧摆放着小饭桌。我情不自禁的坐在了炕上,心里在想,当年我是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着《乡村爱情》里谢广坤一家的家常里短。而今我却实实在在的来到他的家中,坐在这里,带给我难忘的回忆,也算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离开广坤家,我们又到赵四、刘大脑袋、长贵以及赵玉田的花圃、谢永强的果园等都一一进行了参观。在我们所到的每一个经典场景中,留于我心底深深的感触是,赵本山老师投巨资于象牙山,倾心打造了这样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系列连续剧。该剧以诙谐幽默的方式,通过剧中每一个人物的鲜明个性和细润延长的故事,构成了这部剧的主旋律,同时也把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和点点滴滴的乡村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笑声中感受到乡村的魅力和爱情的力量,因此说它不仅仅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喜剧,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风情画,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可以说,本山老师的这部《乡村爱情》剧,确确实实火了象牙山,红了剧中的人。如今在这山清水秀的山村里,象牙山人牢牢抓住致富商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村内开起的饭店、旅馆和民宿彼彼皆是,还有各种生意也是层出不穷。有趣的是,每家的店名基本上都是采用剧中人物的名字,比如宋晓峰民宿、刘能饭庄、广坤旅馆等等,使游客们在品尝纯正地道的农家菜中既能感到酒香菜美的惬意,又能在宾至如家的温暖中体会到这里乡村不仅景美人更美更实。
《乡村爱情》剧中的一首首歌曲在象牙山久久回荡,使这个人所向往的小村更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别样的情趣。我们在本山老师的一首《咱们屯里的人》歌声中离开了象牙山。“村里面发生过许多许多的事,回想起那是特别的哏,朋友们若是有兴趣呐,我领你认识认识我们屯里的人”。尽管已走出很远,但这些脍炙人口的甜美歌声,仿佛还在我的耳畔萦绕。象牙山的风光也必将在我心中永存。我们离开了辽宁,进入吉林,在英雄城市四平住了一宿,由于时间缘故没有逗留,直奔龙江老家,傍晚终于顺利到家。圆满结束了为期4天的愉快旅程。
有句话说的好:“出游游的不是风景,而是心情”。细细品思,确有一定道理,连日来的回乡之旅,让我视野开阔,阅历丰富,更重要的是愉悦了我的身心,收获了一份幸福。所到之处,让我受益匪浅,灵感倍增。我觉得人这一辈子,真的如同车窗外的风景来去匆匆一闪而过。那么,在这来之不易的一生中,我们就要懂得放下,学会释怀。毕竟在这条不归的仕途上,每个人走的都很累,也很难,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全部的时光都消耗在无休止的奔波与劳作中,在枯燥中打发无聊的日子。其实,走出户外,放飞心情,就是我们调整心态,过好人生的最好方式,让外面的世界充盈你的内心,让大自然的风光靓丽生活,从而活出一份质量,一份精彩。应该说,这就是我此次回乡之旅后的由衷感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