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世民,
1955年6月出生,曾经携笔从戎走马边关,用满腔热血书写军旅人生。现为蓝星公益诗苑九院执行院长
《难忘一首小诗歌》
今天是9月30日。我斗胆讲一讲我的“历史上的今天”,我的一首小诗歌有幸发表,真是影响了我的一生。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有一天,秋高气爽,心血来潮,我忽然对写作诗歌有了莫名其妙的冲动。
那是1975年9月下旬,我已在大连市金县石河公社(乡镇)唐家大队(村)当团总支书记、治保主任和民兵连长。这时已是金秋季节,乡亲们正在忙乎秋收,那个热闹场景再次感染了我,使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记得此时一年前,我刚中学毕业正值秋天,在生产小队忙乎秋收。我们老队长也是一个好的车老板,赶着马车带我到田地收获玉米。鞭子一甩,真是带劲,让丰收场景在我的脑子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于是,情感所致,诗由心生,我就以“金县石河公社社员曲世民”的署名,写出了一首题为《丰收礼品献国庆》的小诗歌:
老队长,兴冲冲,
扬鞭催马奔路程。
一车玉棒一车金,
丰收礼品献国庆。
抓大事,抢农时,
战干旱,夺丰收。
颗颗粮食颗颗金,
以粮为纲不放松。
马蹄忙,车轮飞,
长鞭一甩好从容。
老队长今日多兴奋,
心儿飞到北京城。
小诗歌写出后,我就给《大连日报》(那时还叫《旅大日报》)邮寄去了。那时候,一个寻常老百姓,一个普通乡巴佬,想在报纸上发表一篇稿件,尤其是署名文章难上加难,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我只是试试而已。
没曾想,几天后报社编辑部给我们唐家大队打来长途电话,对我的个人情况进行了“政审”。好在我也是“根红苗正”,在政治上一点问题也没有。所以,这首小诗歌很快就在1975年9月30日的《旅大日报》第三版上见报了!
诗歌虽小,影响却大。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把手写文字变成报纸铅字的“处女作”,在石河地区虽然只是名噪一时,在我的成长过程却是影响一生。其实,这首小诗歌就是“顺口溜”,连打油诗都称不上。所以,我才斗胆美其名曰为“小诗歌”。
可这一“顺口”就是几十年,为我正式学写诗词经历了“厚积薄发”。此后,这首小诗歌令我蕴育“诗心”,千里相伴,走南闯北,始终对诗词挺感兴趣。一遇和风细雨,便会萌发新绿!
有人说,蜗牛一寸寸地爬,每一寸皆是突破;青蛙一米米地跳,每一米皆是奋进;雄鹰一里里地飞,每一里都是创新。作诗也要学习蜗牛往上攀爬的精神,保持快乐;借鉴青蛙不停跳跃的毅力,永不气馁;洞悉雄鹰展翅高飞的恒心,向前奋飞。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热爱生活,心入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