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展开的画卷
郑世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75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我们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徐徐展开这幅画卷,就会发现这些辉煌的画面,不止表现在国家层面,还描绘了每一个小家庭,包括我家翻地覆地的变化。

首先从我家的经济状况说起。20纪六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全家收入不足80元,在异地工作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每月需支出保姆费,再刨去饭菜钱,所剩往往支撑不到月末。那时,我的母亲和妹妹还在农村老家,妹妹在生产队挣的工分就不多,还要帮衬我,每年都给我的孩子们做点,几件衣服送来。钱都做了什么,总也算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我和妻子做些开支计划,算着花,决不花了算。每一项大小开支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我们叫它“家庭流水账”。后来,儿子高中毕业到济宁上学,开学时带了一些钱,不料一个月后,他随信寄来了一份开支清单,连与同学外出买了几支冰糕却清楚地记在了上面。
如今,我们这个五口之家,孙女也早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儿子儿媳都有工资,我和老伴也有不菲的退休金,家庭收入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说家庭的变化就不能不说说居住环境的的改善。首先想到的是我家的老屋。如今老屋早已不复存在,但在我的记忆里它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光线透过墙角的裂缝洒在了地上;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雨停了,屋里还下,最让人担心的是,被浸湿的土坯屋墙随时都可能倒塌。日夜操劳的老娘,在地里全靠她耕耩锄割,在家里全靠她缝衣的饭,就这样她砸锅卖铁硬是供我读了十五年书。

后来我毕业分配参加了工作,从住单身宿舍到住单位安排的住房,我把老娘接来与我一同生活,单位的房子也很紧张,祖孙三代五口人住在不足30平米的两间平房里,冬天冷,夏天热,来了客人没处坐。
直到1996年我妻子单位集资盖宿舍楼,我们终于住上了三室两厅的单元房。这几年,居住条件与以前相比真是有了天壤之别。儿媳工作的医学院建了新的住宅区,他们早已搬进了花园式的高校生活园。站在室内偌大的窗前,只见窗外百花绽放,草坪碧绿如茵,凭窗远眺,北湖风景区尽收眼底,波光粼粼,画舫荡漾,阵阵凉风吹来,传来了鸟鸣,带来了花香,仿佛听到了“迎面吹来了大潮风…”的美妙歌声。孙女也在她工作的省城济南住进装饰一新的楼房。
现在的房子装饰真是越来越讲究了,智能家居也走进了我的家庭,孩子们还得耐心地教我们老两口如何使用。我们也跟上形势快乐地学。
我每天静坐书房,泡一壶茗茶,读读书,看看报,写点文章,享受着新时代的快乐时光。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晌彻云霄时,深植于心的那份家国情怀便油然而生,如今,吃穿不愁,生活安逸,这是国家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区。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