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楼赋》:一座楼阁的千年回响
天 琮

著名作家、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宋俊忠先生的《超然楼赋》(2024年9月30日《山东教育报》第八版首发),以典雅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与文化的画卷,将超然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变迁以及其背后的哲理寓意娓娓道来,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造诣。
超然楼赋
齐鲁之疆,泉城济南,有楼名曰超然。立明湖之畔,彰古韵之显。西眺太行之峻,东凭黄渤之渊;北拥黄河之浪,南仰泰岳之巅。
春秋迭代,岁月绵延。春则桃夭灼灼,夏融荷韵田田。秋望雁阵南翔,冬观雪舞楼前。元代李泂始建,风雨沧桑历遍。几多兴衰沉浮,数番毁废重建。
幸逢新纪之昌,张公筹策有方。念明湖之狭促,谋扩域以增光。殚精竭力,复建此楼,丁亥动土,次年秋成。丹桂飘香起,新楼再挺雄。
至若己亥,文旅大兴。灯光灿灿,金碧荧荧。游客云集,接踵而行。夜赏明湖之秀,彩光照天碧;曲随和风飘逸,荷鱼共欢腾。
甲辰孟春,予携家同登。此时天清气朗,顷时心畅神澄。宫灯摇曳,鞭炮远鸣。与儿极目望远,胸广阔容天穹。人生逆顺无常,当守超然之道,顺不骄纵,逆勿颓倾。塞翁之告,浮现于膺。心若湖明,耳聆泉声,方能宠辱皆忘,笑看枯荣。
嗟夫!超然之楼,非独观景之所在,实乃悟道之修省。处繁华而神定,历风雨而和宁。悟此真谛,心田自明。愿君常登此楼,方臻超然之高境,得旷达绚静之心灵。超然之悟,岂不妙哉!

宋俊忠先生的《超然楼赋》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造诣。文中大量出现四字短语、骈偶句等,形成了一种整齐和谐、音律优美的语言节奏,给人以古典美感。这种风格与中国古代汉赋的传统极为吻合,尤其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骈体文相近,彰显了作者对于古典文体的娴熟掌握。
1、地理与景观之美
《超然楼赋》中开篇即点明超然楼的地理位置:“齐鲁之疆,泉城济南”,随后详细描写了四周的自然风光,“西眺太行之峻,东凭黄渤之渊。北拥黄河之浪,南仰泰岳之巅。”这不仅展示了超然楼的宏伟气势,更突显了其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纽带的独特地位。四季更迭的景色变化,将读者带入一个如画般的境界。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的手法,类似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派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进一步丰富了读者的视觉体验,使超然楼的形象更为立体丰满。
2、 历史的沧桑与重生
宋俊忠先生细腻地讲述了超然楼的历史沿革:“元代李泂始建,风雨沧桑历遍。几多兴衰沉浮,数番毁废重建。”这段历史叙述不仅增添了超然楼的厚重感,也让读者体会到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积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幸逢新纪之昌,张公筹策有方。”一句,展现了当代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除了外在景观的描绘,宋先生还在赋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倡导“超然”之道,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在顺境中不失谦逊。“超然之楼,非独观景之所在,实乃悟道之修省。”这句话揭示了超然楼的深层意义,即将其视为超越世俗、洞察人生的平台。作者借登楼之机,表达了对“超然之道”的领悟,倡导在顺境中谦逊,在逆境中坚强,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这一点与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赤壁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虽题材不同,却均以自然景象为依托,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引发深刻的哲学思考。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江水浩渺,发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感慨,表达了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深邃思考。同样,《超然楼赋》中的“人生逆顺无常,当守超然之道”,也传达出相似的哲学意境,提倡在变幻莫测的人生旅途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两者还共同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稳定。《超然楼赋》中的“顺不骄纵,逆勿颓倾”,与孔子提出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相呼应,强调了修身养性的要义。这种内在的联系,不仅加深了对《超然楼赋》的理解,也展现了中国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智慧。
结尾句“愿君常登此楼,方臻超然之高境,得旷达绚静之心灵。”既是邀请也是期许,寄寓了作者对读者的美好祝愿。
4、语言风格与艺术表现
《超然楼赋》的语言华丽而不失质朴,辞藻丰富而结构严谨,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散文的流畅。作者巧妙运用对仗、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生动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字本身的音乐性和画面感,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宋俊忠先生的《超然楼赋》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文章,更是一份富含哲理启示的精神食粮。它引领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历史的沉淀,领略自然的壮美,同时也启迪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然”。
写于2024年9月30日/甲辰八月廿八

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附原文:
超然楼赋
宋俊忠
齐鲁之疆,泉城济南,有楼名曰超然。立明湖之畔,彰古韵之显。西眺太行之峻,东凭黄渤之渊;北拥黄河之浪,南仰泰岳之巅。
春秋迭代,岁月绵延。春则桃夭灼灼,夏融荷韵田田。秋望雁阵南翔,冬观雪舞楼前。元代李泂始建,风雨沧桑历遍。几多兴衰沉浮,数番毁废重建。
幸逢新纪之昌,张公筹策有方。念明湖之狭促,谋扩域以增光。殚精竭力,复建此楼,丁亥动土,次年秋成。丹桂飘香起,新楼再挺雄。
至若己亥,文旅大兴。灯光灿灿,金碧荧荧。游客云集,接踵而行。夜赏明湖之秀,彩光照天碧;曲随和风飘逸,荷鱼共欢腾。
甲辰孟春,予携家同登。此刻天清气朗,顿然心畅神澄。宫灯摇曳,鞭炮远鸣。与儿极目望远,胸广阔容天穹。人生逆顺无常,当守超然之道,顺不骄纵,逆勿颓倾。塞翁之告,浮现于膺。心若湖明,耳聆泉声,方能宠辱皆忘,笑看枯荣。
嗟夫!超然之楼,非独观景之所在,实乃悟道之修省。处繁华而神定,历风雨而和宁。悟此真谛,心田自明。愿君常登此楼,方臻超然之高境,得旷达绚静之心灵。超然之悟,岂不妙哉!
(作者宋俊忠,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济南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山东省诗词学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等,著有《玫瑰诗情》《旅踪游思》《心香一瓣》等,主编、参编《济南文学大系》《济南作家论》《大家风范文库》系列、《网事如歌》等。)







(原载《山东教育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