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在笔尖下的羞涩
又是一年中招志愿季,就那么几个学校,就是那么一点儿报考技巧,可年年学生不一样。
心态决定状态,班里前十名,自信满满,愿意挑战一下自己,认定自己理想的学校,不给自己留后路,就单报一个志愿,在我统计的过程中刷刷刷自信的写下宜阳一高。那种骄傲劲似乎已经被宜阳一高录取了似的。然后潇洒淡定的递给下一个人,那姿势又帅又酷,羡煞其他人。
十名以后的同学拿着笔却愁眉不展,虽钟情于一高,可又害怕自己的成绩不好,再填个试验或新二高之类的,又怕被这些学校的统招录走,纠结又纠结,悔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悔自己没生个聪明的脑瓜,纠结来纠结,填上拉掉,拉掉再填上,反反复复好几次。最后还是不自信的填了个保底的学校,感觉才踏实。
20名之后的学生,宜阳一高可望而不可即的,万万不敢触碰。怕白白浪费掉一个志愿的权力。只能在市示范性高中的三所学校里选择。这三所学校,分数孰高孰低,虽有排名,但不固定,学生纠结的并不厉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早就从往届学生口子打听清楚各学校优劣长短了,填的还算比较顺利,都不约而同的按新二高,实验一高,实验二高的顺序来填报,似乎分数已经出来了一样,不约而同算着自己平时成绩的排名,计算着分配生的人数,来个匹配的最佳组合。虽然认定但心不甘。
那些时不爱学习的学生,尽管平时不学习,但此刻,似乎不填个重点高中什么的有失面子,于是也违心的在前面填了一个实验一高实验二高什么的,又怕别人笑话他们心比天高,笔尖下流淌的尽是羞涩,恨自己平时的不争气,可学还是要上的,只好又在第二志愿里羞涩的填了个职高,技校什么的来和自己的成绩相匹配。
最纠结最纠结的要数那边缘生了,第一批志愿,当然是填重点高中里的最低档次了,可第二批自愿到底是填还是不填呢?不填吧,凭自己实力上重点高中确实有难度。填吧怎甘心与后面那些混混们混在一起。,他们纠结的不是成绩,而是面子问题,先空起来,等都填好后再到老师处,腼腆的羞涩的添上个职高,艺校之类,来安慰自己那小小的虚荣心。
一个小小的志愿,把学生分了三六九等,至此,似乎有的人注定是技术型人才,与大学无缘了,有的注定是要上高中考大学了。学生们啊你们平时吃了多少苦,以后就能享受多少福,上天是公平的,你此刻选择了安逸,就要注定后半生得受苦了。
时间这东西吧,是最惹不起的,你敢挥霍它,它就敢荒废你,千万别用平时的安逸和放纵,换来一生的卑微和底层,你现在的努力里藏着你十年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