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川的会清桥(散文)
李爱玉
永安是我第二故乡,永安有个小镇叫贡川,它有着江南古镇迷人的特质,连绵不绝的群山环抱着古堡,沙溪和胡贡溪,从小镇蜿蜒而过,宛如母亲温柔的臂膀轻轻拥抚着小镇。
有山、有水、有人家的地方自然就有桥,在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镇集风村里,曾经矗立着五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桥梁,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在这五座桥中,仅存的一座古桥叫:“会清桥”,该桥建于胡贡溪与沙溪交汇之处,沙溪河水较清澈而胡贡溪水较浑浊,浊水汇入清水,其界限泾渭分明,这种景观在雨后尤为明显,故冠名为“会清”。
查阅《八闽通志》卷十九“地理、桥梁”延平府永安县一栏记载:“会清桥,在二十六都”,《八闽通志》始修于明成化乙巳年(公元1485),二十六都即贡川,当时隶属于永安的行政区域,由此算来会清桥至少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永安的桥颇多,有北大桥、西门桥、一中桥等,记得刚到永安参加工作,我的一位好友邀我去贡川做客,朋友是土生土长的贡川人,她给我当导游,我们到镇上走了一圈,特意让我去观赏会清桥,好友认真把会清桥的历史及全貌介绍了一番:会清桥横跨胡贡溪之上,连接贡川堡与巫峡头,古桥两墩三孔,桥面高8.1米,桥身用丹霞石砌成拱券型。桥上建木屋,形成长廊式走道。桥屋11间,56根木柱,桥两端有门楼,中部是升起的桥亭。桥屋采取五架抬梁式,斗拱则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驼峰拱"、"如意拱"等,既有实际功能,也有较强的装饰作用。
桥屋门楼的屋檐之下还可见到泥塑和彩绘。门楼四面坡屋顶,飞檐翘角,正脊上矗立一对"鱼吻",传说鱼会吐水,取防火之意。屋檐下有如意斗拱、彩绘、泥塑。桥亭是单檐歇山屋顶,正脊上也有鱼吻;下方有方型藻井神龛,内奉"真武大帝"。
1997年会清桥经过政府部门修缮后又焕发了青春,会清桥上还保留有一幅明代进士罗明祖撰写的嵌字对联:会极环瞻星北拱,清波永奠水东流。会清桥上除了乡士诗人的作品、过桥在行人的涂鸦,岁月也在它身上留下许多烙印,当年的一场火灾差点让它毁于一旦。桥上至今还残存红色标语:“文化大革命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暗红的颜色令人回想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运动中,小镇上许多文物古迹被无情地毁坏了,而会清桥却由于交通的需要被留下来,对于贡川这个古镇而言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朋友说,当时在没有电视更没有空调的年代,会清桥是全村人消夏纳凉的好去处,手持一把蒲扇,大人、老人和小孩三三两两地坐在桥上的长凳上,享受在习习凉风中,并谈论着地里庄稼的收成、东家长西家短的闲事,小孩子无聊了就缠着老人讲故事和各种神人鬼怪的传说,偶尔有人会在桥上拉起二胡,那悲怆的旋律在桥边萦绕,仿佛在对谁倾诉自己的悲伤往事。
前段时间我又去贡川采风,再次去看看会清桥,那真是旧貌换新颜,振兴乡村文化,又添加了许多打卡地,更值得一游。站在会清桥上,望着身边的另外两座桥,我心中突然涌上一种奇异的感觉,在会清桥孤独地起立了五百年以后,它等来新的同伴,这是一次古老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话,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而汇合了,它们相处得那样自然,没有任何生硬违和的感觉。
也许这几座桥本来就熔铸了两种声音,两番风貌,古老和现代,对历史的继承和对文明的发展,它们默默地矗立着,犹如平坦的丰碑。
作者简介:李爱玉,出生于福建浦城,工作于永安。文学爱好者,笔名陈涵、六月荷、上善若水,喜爱用文字记录美好的生活;永安作家协会会员,南平作家协会会员,平日喜欢花、阅读、音乐、旅游,善于散文和诗歌创作,作品散见各书刊、报刊,网络。

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通知(10月10日截稿)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变化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诗文的形式,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美、悠久中国文化底蕴之美,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精神风范和地理人文特色,经研究决定,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即日起开始征稿,拟于11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系列活动。
一、主办单位:
中国文学网
中华作家网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二、媒体支持:
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网、人民政协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华网、新浪新闻、国际在线、环球网、法治网、中工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近百家媒体。
三、参赛对象:年满25周岁的华语诗歌散文创作者均可参加。
四、征稿内容:
弘扬主旋律,歌咏新时代,传播正能量。作者需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参赛,现代诗、传统诗词、散文诗、楹联、散文随笔每人限使用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投稿无效。作品要格调高雅,意蕴优美,具有诗性,语言简洁精练,能彰显出作者的才华和创作水平,作品题材不限,发表与否不限,文责自负。
五、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10月10日
六、征稿要求:
1、新诗限2首共60行;传统诗词限5首;楹联限5副;散文诗、辞赋限2章每章800字以内;散文随笔限1篇2000字以内。投稿作品后必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详细联系方式(姓名、具体地址、手机号)。
2、大赛只接收电子稿件,投稿邮箱:2497779533@qq.com,也可以微信投稿,投稿微信:zhonghuazuojiawang(邮件主题务必备注作者姓名+“第2届魅力中国”)。
统一以word文档附件发送,同时邮件正文粘贴一份,排版格式:标题+正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只需在第1首(篇)的标题下署名,诗歌类每首间隔2行,正文不得插入任何图片。
3、将选出优秀作品入围,公众号和网站设立大赛专栏推出,凡投稿自动视为作者授权主办方对作品的评审、编辑、宣传、发表、出版等相应权利,无稿酬。
4、参赛作品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争议,须定稿后再投稿,一旦入围发表不得修改、更换、撤销、删除等,为保证大赛质量,已参加其他征文大赛的作品不得再投稿本赛。
5、涉及领袖,政治时局,种族宗教,港澳台和西藏,人权,名誉权,文革,名人等敏感内容谢绝投稿。
七、评选及奖励:
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主办单位聘请名家学者成立评审委员会,本着艺术质量至上,公正平等的原则,经初评、复审再及终评程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2024魅力中国诗歌奖、2024魅力中国散文奖,均颁发证书,无奖金奖品,不设入围奖。
2、凡获奖者给予获奖通知,邀请参加拟于12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的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活动。
3、获奖作品推荐在中国文学网发表,并由出版社结集出版,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网、中国文学网。
八、组织架构:
中国文学网:www.huanqiuwenxue.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00699号-1
中华作家网 www.zhongguohaoshi.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6000号-3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组织机构代码:MA01Y9BW-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MA01Y9BWX1
注册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5号楼12层1303-11号
九、诚邀合作:
为了扩大宣传及作品推荐,欢迎全国各作家协会、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等组织机构及文学社团加入协办或组织团体投稿,具有一定成果的相关负责人组委会将聘请成为复审评委主席团成员之一,其他待遇私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