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过后艳阳天!(散文)
李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军旅生涯,难以忘怀。时钟拨回到四十四年前,1980年6月15日,我叔叔李孔奎来到我们位于郑州郊区的部队看我,他走时我送他到郑州车站回山东。
没想到,命运之神与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那趟长途汽车突然出了故障,恰巧此时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瓢泼大雨。
下午6点30分,看着雨中一时无法修复的汽车,糟糕!我准备从大石桥乘开往古荥的19路公交车回部队,但是已经没有班车了,这下肯定没法按时返回连队了。
这时,雷鸣电闪,大雨下个不停,怎么办呢?部队的组织纪律是十分严格的。我下定决心,跑步赶回部队。我正准备走时,一位20岁左右的男青年推着一辆自行车出现在我的面前。
他了解我的情况后,对我说:“同志,快上自行车,我送你回部队。”
我说:“路远,雨又下个不停,不行!”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军民一家人嘛。”
听到这感人肺腑的话语,我流出了激动的热泪,双手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不停地说:“感谢您!”,此时此刻,我正在着急上火手足无措,这位大哥大概是看出了我的困境,主动上前提出骑自行车送我回部队。
我像遇到救星,一屁股坐上他的那辆自行车。这位大哥说一声“坐稳”,他像一位“骑士”,冒着大雨,骑行了二十多公里, 他飞快地骑着自行车累得直喘气,我坐在车上,心情十分激动。
我又见到了人民群众中的活“雷锋”,也亲眼看到和感受到了人民和军队鱼水般的深情厚意。
晚上8点30分,他骑着自行车将我安全送达到我们部队大门口,我想留他到营房住下到明天再走。
他说:“今晚9点10分我上夜班。”说着,他就准备走。
当我感激地询问他的名字,他微笑着回答:“我姓河,叫河南人民。”那一刻,我被这位善良和幽默的河南大哥深深打动了。
他骑上车,说了声:再见!突然,就走了。我望着他的身影,下定决心,要向河南人民学习!
当天,我把这段经历写成稿件,寄给了河南日报。稿件在1980年7月18日河南日报的“新道德、新风尚”栏目上发表了,标题就是“向河南人民学习”。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不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河南日报编辑王秉亭先生还亲自给我写了一封鼓励的信,并附上那张带着油墨香味的报纸。也正是这封信,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从一个连队战士,被调到了团政治处报道组,并在第二年考上了军校新闻学习班。正是得益于这一次大雨奇遇、一篇稿件、一封信,我开始走上了新闻之路,并从一个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兵,成长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后来,打听到骑车送我的好大哥叫王扎根,他家在郑州郊区古荥,离我部队很近。在五六年前,我先后去找他二次,都没找到。村里人说前几年拆迁,他搬到市里了,我又通过市公安局管户籍的民警,一查叫王扎根名字的人,在郑州有20多个,逐个问一遍,也没有找到他,我想将来还得找一找,一定想办法找到他,看看能不能通过河南日报,或者其他媒体报道后,找得到他信息?河南好人王扎根,你的行动温暖了我的心窝,你出彩的大爱情怀代表了河南亿万人民,我默默深情地感谢河南人民!我向河南人民致以诚挚的敬礼!
战友们奋斗在广袤的大地及各行各业的岗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家庭的幸福荣光,付出了说不完道不尽的艰辛和劳苦,谱写了各自引以为傲的辉煌篇章。
然而,回忆我军旅的生涯、激情燃烧的岁月,风风雨雨已在我曾经稚嫩的额上刻下了一个个故事的印痕,我的人生转折点,就是因为一场大雨奇遇这样一件小事,常常萦绕在我的心间。
我在部队期间工作岗位几经变换,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中华英才理事会秘书长等职,因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四次荣立三等功。我撰写的内参巜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研制成功万门交换机》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发表后,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亲自批示,并召开国务院办公会专题研究我国通讯产业发展的方向,在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了中国交换机研究所,并向全世界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万门交换机顺利投产。现任百年光影电影博物馆、流金岁月老收音机博物馆、时光记忆老相机博物馆、民族团结电影博物馆馆长,目前,在全国经营有7家博物馆。
转眼几十年过去,回望来路,我深感人生的每一个转角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有有心人在冥冥之中拉一把、推一掌,令我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试想,如果没有河南日报编辑王秉亭对我热心指导,也许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同样,如果没有那位在雨中骑自行车送我回部队的青年,我也无法在河南日报上发表那篇文章。他们无不让我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也让我明白了向河南人民学习的真正意义。时至今日,我仍然坚守在新闻岗位上,用我的笔记录下时代的变迁,传递着河南人民的善良。前有车后有辙,我明白,这份力量源自我内心深处的那种对河南人民感激的敬仰。我想告诉他们:四十四年前的一场大雨,一位青年的无私行动,一篇文章的发表,这些都像一只神奇的推手,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永远向河南人民学习。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河南人民的善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我的笔歌颂他们的伟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孔奎叔,他的探访开启了这段奇妙的旅程;感谢那位在雨中骑自行车的青年,他的善举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谢河南日报的编辑王秉亭先生,他的信件为我打开了新的大门;感谢所有支持我、帮助我、鼓励我的人,是你们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4年元旦前夕,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连俊义将军,老子故里--河南鹿邑人,他是我的老师和战友,在得知我的这则小故事,以及由此转变的人生历程后,怦然心动,饱蘸浓墨,欣然命笔,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向河南人民学习——四十三年前战友李军同志以此为题,著文一篇,发表于河南日报,从此走上新闻之路。今应李军之嘱书之,以兹纪念。岁次癸卯冬月连俊义”,惠我收藏,令我感动。连将军不仅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河南人,也是我生命中亦师亦友的贵人。相信这又是一段新的佳话!
我会永远铭记这一段人生历程,永远向河南人民学习!
作者简介
李军,男,山东临邑人,中共党员,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中华英才理事会秘书长等职,在部队四次荣立三等功,收藏家,摄影家。

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通知(10月10日截稿)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变化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诗文的形式,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美、悠久中国文化底蕴之美,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精神风范和地理人文特色,经研究决定,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即日起开始征稿,拟于11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系列活动。
一、主办单位:
中国文学网
中华作家网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二、媒体支持:
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网、人民政协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华网、新浪新闻、国际在线、环球网、法治网、中工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近百家媒体。
三、参赛对象:年满25周岁的华语诗歌散文创作者均可参加。
四、征稿内容:
弘扬主旋律,歌咏新时代,传播正能量。作者需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参赛,现代诗、传统诗词、散文诗、楹联、散文随笔每人限使用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投稿无效。作品要格调高雅,意蕴优美,具有诗性,语言简洁精练,能彰显出作者的才华和创作水平,作品题材不限,发表与否不限,文责自负。
五、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10月10日
六、征稿要求:
1、新诗限2首共60行;传统诗词限5首;楹联限5副;散文诗、辞赋限2章每章800字以内;散文随笔限1篇2000字以内。投稿作品后必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详细联系方式(姓名、具体地址、手机号)。
2、大赛只接收电子稿件,投稿邮箱:2497779533@qq.com,也可以微信投稿,投稿微信:zhonghuazuojiawang(邮件主题务必备注作者姓名+“第2届魅力中国”)。
统一以word文档附件发送,同时邮件正文粘贴一份,排版格式:标题+正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只需在第1首(篇)的标题下署名,诗歌类每首间隔2行,正文不得插入任何图片。
3、将选出优秀作品入围,公众号和网站设立大赛专栏推出,凡投稿自动视为作者授权主办方对作品的评审、编辑、宣传、发表、出版等相应权利,无稿酬。
4、参赛作品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争议,须定稿后再投稿,一旦入围发表不得修改、更换、撤销、删除等,为保证大赛质量,已参加其他征文大赛的作品不得再投稿本赛。
5、涉及领袖,政治时局,种族宗教,港澳台和西藏,人权,名誉权,文革,名人等敏感内容谢绝投稿。
七、评选及奖励:
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主办单位聘请名家学者成立评审委员会,本着艺术质量至上,公正平等的原则,经初评、复审再及终评程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2024魅力中国诗歌奖、2024魅力中国散文奖,均颁发证书,无奖金奖品,不设入围奖。
2、凡获奖者给予获奖通知,邀请参加拟于12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的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活动。
3、获奖作品推荐在中国文学网发表,并由出版社结集出版,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网、中国文学网。
八、组织架构:
中国文学网:www.huanqiuwenxue.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00699号-1
中华作家网 www.zhongguohaoshi.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6000号-3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组织机构代码:MA01Y9BW-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MA01Y9BWX1
注册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5号楼12层1303-11号
九、诚邀合作:
为了扩大宣传及作品推荐,欢迎全国各作家协会、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等组织机构及文学社团加入协办或组织团体投稿,具有一定成果的相关负责人组委会将聘请成为复审评委主席团成员之一,其他待遇私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