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生难忘的记忆(三)
文/朱海明 诵/雪花飞舞
我小时候是顽皮淘气的孩子,深得奶奶的宠爱,不吃这不吃那,吃饺子只咬尖儿,就是饺子前面的尖尖角,真欺负人啊。
到四五岁时我开始懂事了,经常给父亲买香烟,买牙粉,父亲还经常给我钱去买五香花生米,到离我家足有二三百米的大南门外买五香花生米,都是我自己去的,为了美味不怕远啊。
大南门外是风水宝地,据说明朝时候山海镇总兵张世杰在那里建了一座楼,著名大臣兵部右侍郎杨嗣昌题名为“天马雄飞”。是一座既可以登高揽胜,又可以遮风避雨,还可以备战藏兵的标志性建筑。可惜,这座楼早已毁圮,连父亲那辈儿也没见过。
大南门外的五香花生米是纸包的,可能是二分钱一包,香味透过纸包钻进鼻孔,我禁不住诱惑,抠开纸包边走边吃,心里美啊。到家了,花生米也吃光了,呵呵!
家乡东门外有一座天齐庙,庙堂宽阔,建筑宏伟,供奉的是大商王朝开国武成王黄飞虎。农历三月二十八开始持续5天左右的天齐庙庙会,素称“京东第一大会”,北京、天津、东北、山东等地的商贩纷至沓来,跑马戏的,拉洋片的,中华戏院和天齐庙戏台唱对台戏的,走江湖卖艺的……每天赶庙会的多达四五万人。
那次父亲抱着我进了天齐庙,见了殿门的四大金刚塑像,我直喊害怕,父亲就抱我去外边买油茶面儿。那是当地的特色食品,一辆木轮小车上,大铜壶里烧着滚开滚开的沸水,油茶面蒯到碗里,滚沸的开水现冲现吃,那叫个香。吃完油茶面儿,父亲抱我去看戏,大概是《斩窦娥》吧,依稀记得窦娥背插招牌押上刑场边哭边唱……
庙会上,父亲还给我买过蛤蟆吞蜜,就是烤制的千层小烧饼,用刀从边缘剌开一道口子,像蛤蟆的嘴一样,再塞进熟肉。肉是熏制的特殊风味,而且全是肥肉,白白净净的像蜂蜜一样。其实就是肉火烧,用“蛤蟆吞蜜”这个名字,太形象了。老百姓的想象力,不次于饱读诗书的墨客和文人,佩服啊。
再就是杏仁饼,福兴昌的品牌产品小点心。外形圆圆的,淡黄色,中间有个红点点,吃起来甜甜的。父亲说,我从小就爱吃这个,不给买就哭。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微笑,满满的慈爱,我至今记忆尤深。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朱海明,字(笔名):瀛亮,号:清韵居士,网名:高拨子导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参加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汽车第五十团,执行援寮(老挝)抗美筑路运输作战任务。
朗诵:雪花飞舞 退休,喜爱朗诵,用心体会文字,用声音诠释文字,让文字乘着声音的翅膀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