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的早晨(散文)
郑旭东
一阵阵清风把甜睡的松花江吹醒,黎明的曙光披挂在索菲亚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上,中央大街的两侧欧式笼罩在薄纱中,悬挂在街头树叶、花瓣、小草上的小露珠在人们的脚步声中欢快地蹦落在地上,哈尔滨新的一天从这一时刻开始……
哈尔滨在全国大城市中,黎明是最早来到这里。夏天三点多钟,其它城市里人们还在梦中,这里东方已现鱼肚白。经过一个晚上夜幕的过滤,空气已经清新。天空在月亮和星星一个晚上擦洗后,已经蔚蓝。公园里的鸟儿,美美地睡足一个晚上,有了精神头开始了一声声歌唱……
冰城早晨的安静、祥和、优美、温馨。
早晨的时光,在哈尔滨人心中,是任何时间段无法取代的,这个时光的兴致,连南方人最爱的夜生活也望尘莫及,是最舒畅和充实的。
在松花江边,在太阳岛上,在公园里,人们在天蒙蒙亮就走出家门,健身、唱歌、逛早市、买报纸……
哈尔滨健康早文化生活已经形成了好久好久。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推算出它开始哪年哪月,它的创始人是谁?经过一代代人的沿袭,在不同时期又加入新的时代元素,更加有趣,有益。
“ 啊——”,面对着大江练嗓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松花江的台阶上,来这里练声的人,每天都可以组建一支庞大交响乐团。这里有来自音乐城里著名歌唱家,青春年少艺术学校的学生,更多的是退休的老年合唱团大爷大妈,晨风美景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吹开了她们青春的花朵,熨平了她们脸上的皱纹,细细地端详着他们,在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他们引吭高歌过,她们也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他们也送戏下乡到农村,是他们让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闻名遐迩。
柳荫下,花坛旁,做健美操,跑步,压腿……,这是遛早人们自创一种健身方式,由过去单个人树林中行动,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统一行动成百上千支的晨练团体,大家每天早晨都要活动一两个小时以上,在这里,人们扩大了交友圈,满足了与人交流、与社会融合的渴望。
哈尔滨人,一贯追求个性的释放,才情的展示,他们将对生活信心和自信与丰富的早间活动溶和在一起,充分利用这段黄金时间,锻炼毅力,挖掘创造力,对自身体能进行评估与挑战……使哈尔滨早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啪啪——”的甩鞭声,唤醒了的江畔睡意,人们的目光搜寻声源,十多斤重、三四米长的铁鞭,在健身者的手中挥舞自如,甩鞭的人早就习惯了被人们围观,你看你的,我锻炼我的,外地游客要求合影,他们也欣然接受。
斯大林公园是哈尔滨人早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拉着手风琴唱歌的、拿大毛笔蘸水练字的、跳集体舞的、唱京剧的、练举重的、玩柔力球的、踢毽子的、练武术的……让人眼花缭乱。从斯大林公园到兆麟公园乃至社区广场,市民清晨活动内容的丰富超出你的想象。
厚重的音乐传统,遇到了盛世中的闲暇时光。那些从前没机会展示、没条件挖掘的才情,在这里挥洒每一个清晨。让哈尔滨的个性早文化丰富多彩,颇具特色。
清晨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除了锻炼的人们,就是逛早市和散步的人群。这个时候,城市的现代生活里没有了浮华,人们彼此之间少了虚伪,路上也少了许多车水马龙的烦嚣,穿的没有名牌的衣服,身上没有昂贵的珠宝和化妆品,大家都着简便运动或是家居服来跑步、散步、溜狗、跳舞、舞剑,富翁和穷者一样的朴实和诚恳,官者和民者一样,人们都在为生命的本然忙碌着,心态平和而淡然,这时的早晨属于那些珍爱生命的人们。
太阳渐渐地升起来,参加早生活的人们开始回家了,他们手中拎着几根油条,一盒豆浆,还有从市场上刚刚买回来黄瓜、大葱……
从这个时候起,冰城开始了忙碌的生活,路上的车辆渐渐增多,人们开始涌上街头,去往各自的终点。也从这时开始,城市里多了纷争和计较,也是躁动时刻的开始。为了争上公交车上的位置,人们相互推搡着拥挤着,有时即使是没有位子可争,似是在盲目地比拼一种体力,私家车为了争抢到一个前进的车位,各位司机互不相让,随时准备加塞插入别的车前面,在十字路口烦躁地按着喇叭,催促着前面的车行和路边的行人。浮躁的空气弥漫在城市的上空,早晨被撕扯着,搅动着,混合着城市里特有的工业味道,围绕在人们周围……..
哈尔滨人热爱生活,富有创新和对个性、对理想的追求,他们通过实践产生的早生活,在历史积淀中彰显着城市个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在演绎出具有接受力强、包含性强的早文化。
城市的早文化生活,如一条色彩斑灿的丝带,披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清晨,如今,它更具魅力,更具朝气,更加迷人。
溶入在这个城市里,如倘仰在百花园中,天高云淡,芳香四溢,心旷神怡——
作者简介
郑旭东,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戏剧家协会会员。
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火浴》;散文集《东北风情》、 《我的作家梦》; 中篇小说集《播种记》,短篇小说选集《泪落兰河寂无声》等。有三篇文章入选中小学教材和省市初高中试卷;

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通知(10月10日截稿)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变化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诗文的形式,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美、悠久中国文化底蕴之美,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精神风范和地理人文特色,经研究决定,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即日起开始征稿,拟于11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系列活动。
一、主办单位:
中国文学网
中华作家网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二、媒体支持:
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网、人民政协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华网、新浪新闻、国际在线、环球网、法治网、中工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近百家媒体。
三、参赛对象:年满25周岁的华语诗歌散文创作者均可参加。
四、征稿内容:
弘扬主旋律,歌咏新时代,传播正能量。作者需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参赛,现代诗、传统诗词、散文诗、楹联、散文随笔每人限使用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投稿无效。作品要格调高雅,意蕴优美,具有诗性,语言简洁精练,能彰显出作者的才华和创作水平,作品题材不限,发表与否不限,文责自负。
五、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10月10日
六、征稿要求:
1、新诗限2首共60行;传统诗词限5首;楹联限5副;散文诗、辞赋限2章每章800字以内;散文随笔限1篇2000字以内。投稿作品后必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详细联系方式(姓名、具体地址、手机号)。
2、大赛只接收电子稿件,投稿邮箱:2497779533@qq.com,也可以微信投稿,投稿微信:zhonghuazuojiawang(邮件主题务必备注作者姓名+“第2届魅力中国”)。
统一以word文档附件发送,同时邮件正文粘贴一份,排版格式:标题+正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只需在第1首(篇)的标题下署名,诗歌类每首间隔2行,正文不得插入任何图片。
3、将选出优秀作品入围,公众号和网站设立大赛专栏推出,凡投稿自动视为作者授权主办方对作品的评审、编辑、宣传、发表、出版等相应权利,无稿酬。
4、参赛作品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争议,须定稿后再投稿,一旦入围发表不得修改、更换、撤销、删除等,为保证大赛质量,已参加其他征文大赛的作品不得再投稿本赛。
5、涉及领袖,政治时局,种族宗教,港澳台和西藏,人权,名誉权,文革,名人等敏感内容谢绝投稿。
七、评选及奖励:
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主办单位聘请名家学者成立评审委员会,本着艺术质量至上,公正平等的原则,经初评、复审再及终评程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2024魅力中国诗歌奖、2024魅力中国散文奖,均颁发证书,无奖金奖品,不设入围奖。
2、凡获奖者给予获奖通知,邀请参加拟于12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的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活动。
3、获奖作品推荐在中国文学网发表,并由出版社结集出版,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网、中国文学网。
八、组织架构:
中国文学网:www.huanqiuwenxue.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00699号-1
中华作家网 www.zhongguohaoshi.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6000号-3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组织机构代码:MA01Y9BW-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MA01Y9BWX1
注册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5号楼12层1303-11号
九、诚邀合作:
为了扩大宣传及作品推荐,欢迎全国各作家协会、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等组织机构及文学社团加入协办或组织团体投稿,具有一定成果的相关负责人组委会将聘请成为复审评委主席团成员之一,其他待遇私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