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中的回味(散文)
牟来先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出生在利川汪家营。从小就品尝了不少的传统美味佳肴。比如:上场口黄春城老爷子卤鸭子,色泽黄润、肉质柔嫩,卤味清香而不含浓茴大料,吃起来油而不腻、香而不闷,不失为卤菜一绝。中街欧老太糊汤豆皮,水乳交融,你分不清哪是汤?哪是粉?哪是肉?哪是菜?中街王大妈麻炸酥肉,色泽金黄、软硬适中,吃起来香脆中含柔软,不油不绵。下街潘老太红糖麻元,纯正老红糖、纯正香糯米,咬一口,甜中有香、软中有脆、糖油混香。人民旅社小铁罐蛋糕,鸡蛋面粉掺纯菜油,内空外酥,那叫一个爽!小时候向大人要五分钱去买一两个来吃了,那高兴劲不亚于现在吃一顿大餐。要是没钱也得站在旁边,流着口水看师傅的操作过程,边看边想,我要是有钱了,非得把这些买完拿回家慢慢吃。即使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一想起这些美味我就馋虫直冒,有时梦中还在舔上几口。记得小时候奶奶时常给我们念叨的几句顺口溜:“施南府利川城,好吃不过汪家营,好耍不过万县城。”可见民国末到解放初期,汪家营是多么的繁华,足以让当年那些吃货们流连忘返。
这里我介绍一下我奶奶的汪家营一绝一一热冻粑
我奶奶一生行善,活了九十岁。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清末一一民国一一新中国,她是汪家营抗战时期热冻粑的创始人。抗战初湖北高等商业学校迁汪家营(现市二中),每天早上,我爷爷挑两大筐热腾腾的热冻粑到学校,不到十分钟便被学生们一抢而空。学生们对“热冻粑”评价很高,用现在的话叫“无糖自甜,糯而不粘,滑而不稀,饱而不腻。”奶奶的热冻粑不光招学生喜欢,市面上也是有口皆碑。汪家营还出现了大口吃热冻粑被噎着的笑谈。那些年生意特别红火,我爷爷奶奶相当辛苦,好几年,从来没在床上睡过觉,全在灶前熬一夜。后来买了几大厢产业,解放后差点划成了地主。
下面给各位介绍一下热冻粑的制作过程:把选好的糯米和绿豆混在一起蒸熟,然后倒进磨好米桨的大缸里,盖好,发酵七天后,舀起来一个个放进模子里蒸熟。顾名思义,冻就是发酵,热就是蒸熟。当然食材比例一定要调配好,不然滋味就不地道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解放初汪家营的大厨廖树青,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当年的廖大厨煎、炒、烹、炸,样样精通,而且动作神速。给人一种“神来之菜”的快感。五二年抗美援朝,防空防特,汪家营民兵通宵巡夜。一天深夜,几个执勤民兵肚子空了,找到廖大厨:“大师傅,有啥子下酒菜快搞点来嘛““你来晚了收堂了,肉菜啥子都卖完了。”“不管啥子,快点搞来,饿得受不了”。说时迟那时快,廖大厨用铁钎把炉堂捅开,火苗一下就窜上来,架上锅、倒进油,拿起菜刀朝后屋走去,到鸡笼旁顺手抓起一只大公鸡,扭住一条腿,三下五除二,拔掉鸡毛,一刀剜下一只腿来,把只有一只腿的公鸡又扔回笼里,转身回到案前,快速地把鸡腿切好,,拌好。这时锅里油刚好冒烟,鸡肉下锅佐料齐配,坛子里酸菜和泡椒切好下锅,不到十分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酸辣鸡丁上桌了。几位民兵傻了眼,他哪来的肉呢?廖师傅镇定自若地拉起一位民兵走到鸡笼旁:“肉就从这儿来。”只见公鸡一条腿站在那里“哼哼呀呀”金鸡独立哩。
寒来暑往,悠悠六十载远去了,那终生难忘的美味也远去了。站在汪家营的街头,望着面前一排又一排的摊点,望着那一家又一家酒楼,当年那一见倾心的风味小吃何处寻找?昔日那余味无穷的美味佳肴至今安在?如今凉城避暑,在渝鄂有燎原之势,餐饮业在这旅游大潮中可谓重中之重,又凉爽又有美味佳肴,何愁客人不来?这正是:
难留梦境原汁味,重振雄风待后生。
作者简介
牟来先,男,67岁,大专文化。曾从教12年。与恩施报和文明利川有缘,发表过诗文,得过奖。2021年参入中国诗歌网发布作品185篇。中外诗人注册会员。

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通知(10月10日截稿)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变化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诗文的形式,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美、悠久中国文化底蕴之美,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精神风范和地理人文特色,经研究决定,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即日起开始征稿,拟于11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系列活动。
一、主办单位:
中国文学网
中华作家网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二、媒体支持:
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网、人民政协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华网、新浪新闻、国际在线、环球网、法治网、中工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近百家媒体。
三、参赛对象:年满25周岁的华语诗歌散文创作者均可参加。
四、征稿内容:
弘扬主旋律,歌咏新时代,传播正能量。作者需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参赛,现代诗、传统诗词、散文诗、楹联、散文随笔每人限使用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投稿无效。作品要格调高雅,意蕴优美,具有诗性,语言简洁精练,能彰显出作者的才华和创作水平,作品题材不限,发表与否不限,文责自负。
五、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10月10日
六、征稿要求:
1、新诗限2首共60行;传统诗词限5首;楹联限5副;散文诗、辞赋限2章每章800字以内;散文随笔限1篇2000字以内。投稿作品后必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详细联系方式(姓名、具体地址、手机号)。
2、大赛只接收电子稿件,投稿邮箱:2497779533@qq.com,也可以微信投稿,投稿微信:zhonghuazuojiawang(邮件主题务必备注作者姓名+“第2届魅力中国”)。
统一以word文档附件发送,同时邮件正文粘贴一份,排版格式:标题+正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只需在第1首(篇)的标题下署名,诗歌类每首间隔2行,正文不得插入任何图片。
3、将选出优秀作品入围,公众号和网站设立大赛专栏推出,凡投稿自动视为作者授权主办方对作品的评审、编辑、宣传、发表、出版等相应权利,无稿酬。
4、参赛作品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争议,须定稿后再投稿,一旦入围发表不得修改、更换、撤销、删除等,为保证大赛质量,已参加其他征文大赛的作品不得再投稿本赛。
5、涉及领袖,政治时局,种族宗教,港澳台和西藏,人权,名誉权,文革,名人等敏感内容谢绝投稿。
七、评选及奖励:
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主办单位聘请名家学者成立评审委员会,本着艺术质量至上,公正平等的原则,经初评、复审再及终评程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2024魅力中国诗歌奖、2024魅力中国散文奖,均颁发证书,无奖金奖品,不设入围奖。
2、凡获奖者给予获奖通知,邀请参加拟于12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的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活动。
3、获奖作品推荐在中国文学网发表,并由出版社结集出版,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网、中国文学网。
八、组织架构:
中国文学网:www.huanqiuwenxue.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00699号-1
中华作家网 www.zhongguohaoshi.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6000号-3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组织机构代码:MA01Y9BW-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MA01Y9BWX1
注册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5号楼12层1303-11号
九、诚邀合作:
为了扩大宣传及作品推荐,欢迎全国各作家协会、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等组织机构及文学社团加入协办或组织团体投稿,具有一定成果的相关负责人组委会将聘请成为复审评委主席团成员之一,其他待遇私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