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育秦 万荣县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东大地上。我跟孩子们的住所都在有万荣“长安街”之称的宝鼎路两侧。 虽然身居新城区闹市,但我对老城区依然情有独钟。因为这里有号称中华第一木楼的飞云楼和县城地标高潮池,她们一高一低,隔街相望,共同守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那天清晨,我又一次来到老城区。路旁古朴的飞云楼依然雄伟壮观,风姿绰约,与现代的高楼交相辉映,散发出古今交融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高潮池像久别的朋友张开双臂欢迎我。北侧松石林立,岸边绿树成荫,脚下卵石铺路,头上鸟儿盘旋,沿岸绿道好像丝线穿珍珠,把一个个小草坪、小花畦巧妙地连起来。凭栏相望,只见池水波光粼粼,鱼儿遨游,漫步桥廊,如行画中。歌者展喉,舞者走秀,给园林增加了鲜活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更有鬼斧神工般的雕塑,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人像着了魔一样流连忘返。抚摸着黑光石面上《思源园》三个光彩熠熠的金字,重温东侧长方石上刻制的建园标记,不禁使人思绪飞扬……
万荣县是1954年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命名的,取“万象争荣”之意 ,县城驻扎在解店镇。当时的县城又小又旧,只有从大礼堂至太贾路口一条狭长的主街,几个零星的商店算是商业区,县政府就在飞云楼下办公。
1960年,我们埝底村新排的家戏《一对活鲁班》被上级文化部门选中,在县大礼堂公演。我因在剧中饰演一个小女孩,有幸跟随外公来到县城。趁着演出间隙,外公领着我由南向北,边走边看,瞻仰了马路西边传说中“半截插在云里头”的飞云楼。
随后,我们又来到马路东边的高潮池。外公告诉我:1955年因为天旱,万荣发生严重水荒,群众吃水,要到二十里外的北涧去拉,县城各机关都实行限量用水。当时的县领导果断决策,在万荣北街、飞云楼东侧,开挖一个十亩大、三丈深的蓄水池。久受水荒困扰的万荣人民欢呼雀跃,大力支持,县城干部、周边群众都踊跃投入到建池劳动中,第二年,在城关东北这块荒草丛生的土地上,一个能容水一百万担的大水池横空出世。当时正值合作化高潮时期,就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高潮池。后来县政府又从二十里外的孤山黑子沟,劈山削岭,开凿渠道,引来泉水。从此,高潮池承担起县城人民的吃水重任,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万荣县城的“北海公园”。
湿润的空气、明丽的阳光,砖砌的花墙,清澈的池水,映照着碧蓝的天和丝丝垂柳,远看山云相接,近观青紫变幻。这就是高潮池留给我童年的印象,她曾带给我美丽与欢乐,赋予我生命明朗的底色。高潮池和人民大礼堂是时任县长王国英给万荣人民办的两件实事,至今被人乐道。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埝底公社广播站工作,每次去高潮池东岸的县广播局开会,都会驻足观赏。
多年以后现场用上了自来水,高潮池完成了她的供水使命,但她在调剂县城干燥的小气侯上,仍然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这里成了学生的乐园,游人的港湾,不少人都到这儿欣赏美景,消散劳累,感受闲适垂钓的惬意和嬉水打闹的欢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座万荣人民向天宣战,奋勇抗旱的历史标志和不朽丰碑,这块清凉翠绿的风水宝地,一年比一年丑陋,堤岸毁坏,池水污染,鱼虾消失,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生态恶化,曾经的水上乐园美景不再,面目全非,散发出阵阵难闻的腥臭味。
新世纪之初,县委县政府采纳群言,顺应民意,改造高潮池,美化高潮池,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两任公仆乘新纪之和风,追盛代之潮流,承前启后,开业竣工,终于将高潮池改造成为集生态与旅游为一体的人间仙境,这位曾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万荣人民的女神焕发了青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人像着了魔一样流连忘返。
与高潮池一起变化的,还有万荣县城的巨大变化。县政府思民生,顺民意,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扩大生态空间,宝鼎路、孤峰街、汇源街,街街有美景;宝鼎公园、人民公园、城北公园,南坡生态园,园园有特色。居民们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乐享自然、健身休闲。道路四通八达,人民安居乐业,学校连着公园,超市挨着医院,昔日靠高潮池吃水的县城人,现在也引西范的黄河水进了县城,成为居民生活的幸福水。
县政府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生态美景转化为旅游资源,全县城乡呈现出田园美、家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崭新风貌,成为运城生态旅游带的新亮点。马拉松、自行车诸多体育赛事在黄河一号公路成功举办;后土祠、李家大院、北辛舍利塔、稷王庙等众多名胜古迹游人如织;杏花节、梨花节、桃花节、樱桃节,节节精彩,推动了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提升了万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场中,公园里,街道旁,凉亭下,你看,这每一张笑脸,你听,那每一声欢歌,无不展现出万荣人满满的幸福感!
高潮池,与飞云楼朝夕相伴,历经风风雨雨,走过了繁茂之旅,见证了万荣的沧桑巨变,早已成为每个万荣人抹不去的记忆底片。每天清晨,许多县城人奔向这里,唱唱歌,跳跳舞,开启一天忙碌的生活;不少在外闯荡的万荣游子,回到家乡后,总要先到这里故地重游,似乎见上一面,就会气定神闲许多,甚至重新获得继续打拼的力量。我们可以走遍世界,却走不出家乡的高潮池,这处县城地标已深深扎根在万荣人的心中。
百年的梦想,曾经是那么遥远;伟大的复兴,今朝却触手可及。高潮池亲眼目睹了建国以来万荣县城的繁荣景象,而我则是她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与受惠者。打卡高潮池,我的乡愁得到抚慰,愿这方与县城同年岁的幸福水,碧波越变越靓丽,与美丽万荣一起意气风发地汇入新时代的澎湃潮涌!
2024年7月25日
编辑:都市眼光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