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龚小猪 张玉罗 王玉瑞 中华 七先生 陈先俊 流星 项玉友 张维
弹个棉花
文/龚小猪
想起弹个棉花不禁忍俊不禁
倒不是它的卑微低下
而是世间幽默,与另眼相待的出语不逊
棉花本是无声的除了洁白
除了种植和采集默默地
俯首为臣
它大抵并不闹什么绯闻和笑话
用捶子也大可不必
殚精竭虑不过十斤半两
但偏又少不得一角
如果冬天来了
岂不冷煞
还是得弹棉花有备于患
寒流的不怕
弹个棉花
文/张玉罗
那些走街串巷的故事
在手艺人的一张弓上弹起
牛筋的长弦,用木棒锤敲击
发出”嘭嘭嘭”的声音
一堆旧棉花被弹成云朵
长长的竹竿挑着线来回穿梭
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
被子是很重要的事物
一被子,一辈子
即便是家里不缺
也要备上几床棉絮
放在某一个角落
家才像个家,有了温馨的气息
弹棉花也是在农闲的时候
一边晒着墙角根的太阳
一边规划自己温暖的日子
把棉絮弹得厚厚实实
棉絮,棉絮弹好了
那个姑娘要出嫁了
弹个棉花
文/王玉瑞
用最粗糙的弓
最粗糙的弦
和最粗鲁的击打
弹出的是最古老的音乐吗
我看到弹奏的人
有着兵马俑般的冷峻
我听到弓弦击打出的声音
有着高山流水般的古音
事实上
这样的弓弦被击打下
棉花翻飞如云
快乐如精灵
才是最事实的事实
不就是弹个棉花吗
我这个傻
弹个棉花
文/中华
背一副弓弦
走街串巷
村间小路总有他的身影
他把弹棉花的吆喝声
送进村落 送进家门
坚守的意念
他更像一位忠实的巡更者
弹击着丝弦
锤击着生活的来源
弥漫的棉絮
仿佛像飞雪中的演奏者
从黎明到夜灯
用棉絮松软的舒展
铺展幸福的温暖
那张弓
丝弦特别的长
一头连着弹击人
另一头连着家人对生活的期盼
弹个棉花
文/七先生
指尖弹处,那朵白灿灿的云朵
开始有些微妙的变化了
也真也幻,似是而非!
似乎,长条石凳子上遣飘的那瓣海裳花
又苏醒了,又爱说爱笑了
母亲用竹竿抽打陈旧的棉团
把死板的日子,抽打宣腾
几度伸手收手,都没有这次这么润泪青山
梦里梦外,除了你还是你
母亲一一
我们为何总是快到一起,又互相远去
那件青花的棉袄,还压在箱底压在心底
令清闲的时候,喘气也带劲
只是,只是袖口
的破处
那几缕白色,渐渐而黄白,而结痂
弹个棉花
文/陈先俊
又是一个雪花飞扬的冬天
鹅毛般,铺天盖地
一张弓,一根木槌
上下翻飞,弹出美妙旋律
从不需要乐谱
在几平方米的室内
洁白的棉絮满室飘飞
如雪,如云
纵,横,斜交叉成网
用纱线包裹
实木磨盘压实压平整
不留一丝丝的褶皱痕迹
大红喜字被面
结婚,出嫁必选
弹棉花喽,打被胎
行走在冬天吆喝
已深深尘封在泛黄的时光里
弹个棉花
文/流星
左手握住弯月
右手轻挥木槌击打
轻柔的白云瞬间飞舞
美妙旋律人间飘洒
那是一段泛黄的岁月
铿锵的弓槌打破乡村宁静
洁白的棉花点亮阴郁目光
在渴望温暖的期待中
飞扬的棉絮落入闲暇的空隙
最终定格成父母心底的期盼
棉花织成被
是一种贴心关爱
滴水成冰的季节
棉被温馨守护
是严寒里珍藏的慰藉
棉花成被之后
我时常拥着柔软棉被
期盼大雪纷飞
那时 未曾觉察
当我盖上棉被 日子已悄然迈入春天
弹个棉花
文/项玉友
《梁祝》——
成为了弹棉弓上跳动的音律
飘飞的棉絮,多么像银色的蝴蝶
是否记得红罗书院的白梅
于秋风荡漾里,谁觅得弦外之音
——多么凄美
于彼徽州古老的巷口
请停下雾霭中迷失的心
去弹棉花
去弹人世间起起伏伏的波纹
坐一会儿吧,不必拿起古琴
于冥想中,也不必关注
——暮色时分徽州古民居
弹个棉花
文/张维
众人给予我目光
我没有羞涩
时间在空间中运转
那么潇洒 没白忙一场
索取与回报
企图沾点喜气的麻雀
用计谋来光顾
被拒千里之外
我没有声响
与虚拟的世界竞技
没有改变世界
那些水流
一路向东 那么随便
坦然自若地欣赏
笑是那么豪爽
惹人怜悯
用力量承担所有
那束光射进老房子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平台发展,发放优秀者奖励。
个人朗诵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个人专辑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70%发放给作者,30%留作平台运转,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十日准时微信发放。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顾问:练立平
朗诵部长:大河
朗诵副部长:吴霏
策划:樱子
主编:中华
艺术指导:雪城
艺术顾问:芊芊
投稿加社长进群: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