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精选有想之三
马秀云
人非生而知之,学而践之,从《论语》开始。今天学习第三篇《八佾》。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也能忍受,还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论语》的语言极美,就连骂人的话也那么斯文,并被广泛接受。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巧笑嫣然,美目流光,即使素衣也看起来非常绚丽。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遇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勒何?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质,再好的技艺对他有什么用呢?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好的音乐对他有什么用呢?
八佾指的是当时最高的祭祀阵容,古代人认为人和这个地球的形成是有着相同的原理的,虽然三生万物,但那个致使万物形成的勉强称之为“道”的东西,是一直存在并且一直主导着万物生生不息的。人也一样,虽然生生死死,但是有一个类似元神的东西是不灭的,所以无论具有肉身还是肉身死亡,都是需要被尊重的。他们把对死人的祭祀举办的跟活人的过节一样隆重。
那时候社会是有很分明的等级的,所以孔子对于很多王公大臣用天子的八佾阵容祭祀非常不满,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慨。虽然这个世界阶级永远存在,相比之下我们生长在新中国人人平等的这个社会主义国度里,还是非常幸福的。
可能是我水平不够,从《八佾》里我找不到更多我喜欢的句子,这并没有不尊重先人的意思,我相信“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是一种君子风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我相信不懂就问是懂得礼仪的一种表现。但是古人会举行盛大浩繁的祭祀仪式,那些王公大臣给自己建造豪华奢侈的地下宫殿,还是觉得有些本末倒置。无论是想占据一块风水宝地也罢,还是想聚拢灵魂方便转世也罢,都是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能比活着的时候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犯一些知道的错误,像孔子那样,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品德高尚尊贵,更有用吗?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