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情未了
文/李安全、吴华
9月14日,三苏文学社社长兼总编赵文碧、执行社长李安全、写作骨干吴华到乐山市沐川县采风,看望了三苏文学社法律顾问、酷爱文学创作的霍钰贤美女,受到沐川县作协和文联领导热烈欢迎!
沐川县作协和文联领导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文学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沐川县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令我们无比敬佩和向往,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想多停留看看。
我们产生了对沐川县各方面情况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沐川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处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东接宜宾市,南连屏山县,西与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县为邻,北和沙湾区、犍为县接壤。位于长江上游,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天然氧吧”和“绿色明珠”的美誉。此外,还是中国竹子之乡,拥有丰富的竹资源,以及多个旅游景点,如桃源山居、沐川竹海 、醉氧天街、森态源魔芋工业旅游景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我们在县城吃完晚饭散步,随心所欲边走边聊,不经意走到假山广场背后,发现一段公园模样的围墙,钉着几排门钉的大红门,门楣镶嵌着“乌蒙沐歌”四个字。霍钰贤老师是沐川本地人,她告诉我们《乌蒙沐歌》是沐川独具地方特色自编自导的原生态山水实景剧,她观看过多次,很值得一看,让我们三人一定要去欣赏。说着她快步前去买票,吴华老师抢先一步付了钱。
《乌蒙沐歌》实景剧以沐川县文化中心广场外聚贤桥至三号闸的水域以及碧水丹霞山体为实景剧场,融合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借助现代声光科技,将沐川的生态魅力、历史遗韵、民俗风情尽展于山水之间。全剧包括风云沐源川、诗韵沐川、茶马古道、婚俗遗风、舞动金秋、尾声六个部分。其中“诗韵沐川”以绿色为基调,展现沐川唯美自然风光;“茶马古道”以铜色为基调,展现沐川厚重历史文化;“婚俗遗风”以红色为基调,展现沐川独特民风民俗;“舞动金秋”以金色为基调,展现沐川草龙的非遗神采。全剧时长70分钟,表演形式、展示内容和舞台效果都很到位,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李安全老师说他之前在西安临潼华清池、西安大唐芙蓉园、杭州西湖等地多次观看过大型山水实景剧,沐川一个县城能搞出多好的名堂出来呢?老天下起小雨,工作人员给观众送来了雨衣。我们进去观看时,灯光投影的僰人悬棺已结束,一群渔舟划来,渔民舞杆抛渔网。紧跟着莲花仙子、竹仙子、川江号子、茶马古道、火把夜行彝族舞、喜宴仪式、沐川草龙……整个演出阵容庞大、配合默契、扣人心悬、气势磅礴。李安全老师边看边自言自语:“这个演出有特色,确实不错,太值得观赏了!”我们三人情不自禁对每个场景摄影、拍照。最后一个节目舞草龙,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50多人按照传统程式在舞台中央和河对岸上激情舞耍4条龙,只见龙腾虎跃,直行绕圈,上下翻腾,将沐川草龙精、妙、奇、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吴华老师抑制不住走到舞台接过领头人举起的龙头让给他拍照,李安全老师也兴奋地走到舞台中央与演员和草龙合影。不知不觉观赏结束,我们意犹未尽,不舍离开。
“乌蒙沐歌”门牌下有人合影,我们也想找人帮忙拍照,聪明灵活的吴华老师请附近一女士帮忙,细看女士胸前的吊牌上写着“王稚总导演”,原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乌蒙沐歌》山水场景剧总导演,真是无巧不成书,我们正想了解有关场景剧方面的情况。得知我们是三苏文学社来沐川采风的,她热情地主动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王导演看上去50岁左右,精明能干,聪明伶俐,快人快语,口才如流,韵律感十分强,给我们介绍了剧团发展过程,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11年前,沐川县领导受《印象刘三姐》实景剧启发,要求县文旅局结合沐川的自然景观也做一场剧,起初剧名《印象沐川》。文旅局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到广西阳朔观摩学习,得到作曲家陈川老师指导,完成了《乌蒙沐歌》雏形,之后在四川省歌舞团赵青老师指导下,王稚总导演负责篇章的创作和排练,不断挖掘发展趋于完善,才有了今天恢弘成就。
这样的演出每周六晚一场,除疫情原因停止演出外,从未中断。最初投资两百万,随着演出规模壮大不断发展完善,追加投资总计2000多万元,比起投资《印象刘三姐》1.7亿、《印象峨眉》8亿,算是投资很少的。剧组因地制宜,创出了自己特色,获得了国家文化部的表彰和奖励!沐川草龙2008年6月7日申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沐川草龙由最初的草把龙发展到网状龙,再演变到现在的鳞甲龙,既继承了民间艺术的传统,又吸取了众多现代艺术的精华,体现了吉祥、丰收、欢乐的主题。
稍停一下,王总激动地继续说,沐川县领导钟情于对传统民俗的继承和发扬,这是发起创办场景剧的起心动念。《乌蒙沐歌》集中了沐川的优秀文艺人才,人文荟萃,阵容庞大,向观众展示了沐川传统民俗的前世今生。由于沐川距离成都两百多公里,距离乐山一百多公里,不通铁路,位置偏僻,特别是受三年疫情影响,目前还是亏损状态。幸好所有演职人员都是本地人,这些演职人员有在校学生、政府公务员、学校教师、个体老板、踩三轮车师傅、打工族等,现在参加演出人员共计450人。以前每人每场演出费30元,后来提高了一点,现在每晚35元。他们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不计较个人经济得失,孜孜不倦地坚持下来,力求把家乡沐川最辉煌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每一次追光灯打来的时候,都力求把动作做得尽善尽美,坚持为沐川增光添彩。
走在夜色生香的风情街,走过竹海大酒店,我们发现串串店路边摊上吃串串的美女和刚才跳舞的女孩很像,我们投去敬佩的眼光。今晚他们演出得到的35元报酬够消费吗?稍微吃好一点肯定不够还要倒贴一些,我们对参演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
沐川县位于乌蒙山区西北部,整个乌蒙山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之一,包括四川省十三个县、云南省十五个县、贵州省十个县区,沐川属于四川省其中一个贫困县。“乌蒙磅礴走泥丸”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诗句,它的意思是“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丸,挡不住红军的去路。”1935年10月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在六盘山前毛主席写下了《七律·长征》,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什么艰难困苦都能走过来,今天的脱贫攻坚算什么?沐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77.34%,空气质量和负氧离子含量全省前列,县城负氧离子平均浓度1377个/cm3,沐川竹海核心景区高达35000个,可治哮踹、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是生态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养生的胜景佳地,是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
“中国天然氧吧”的名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度假者奔沐川而来,龙门大峡谷漂流的尖叫声回响在中央电视台,萧洞飞虹一直流进游客的记忆里。沐川县总面积1407平方公里,下辖8镇5乡,户籍人口24万人,常住人口18.7万人。
我们兴奋地回到宾馆泡一杯茶,激动的大半夜不能入睡,我们发现了沐川走向致富的秘密:大面积栽竹植树,氧吧吸引游客,游客观看《乌蒙沐歌》,带动了经济良性发展。
次日上午,乌云密布,老天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原打算去沐川竹海看看,因为下雨,再好的美景也黯然失色,决定打道回府,下次铆足劲把沐川转个遍。
沐川有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视,有当地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良性发展,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相信沐川一定会蒸蒸日上。还有更重要的是沐川有朋友、文友的深厚情谊,沐川情未了,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撰稿人:李安全 吴华
2024年9月27日
作者简要情况
李安全,男,汉族,籍贯四川省青神县,曾先后在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中铁快运、成都铁路局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撰写的各种体裁文章数百篇先后被国家、省、市报刊和杂志刊登。
联系电话15884338679
邮箱3751439749@qq.com
吴华,曾任青神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幼年放歌天池山中,后执教乡村中学,辗转于局机关、乡镇政府,奔波于县城和乡村,也曾求学巴金文学院和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作品多发于省市县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