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功臣远离 唯有敬意留心里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孟)诗韩笔锦上花
(建)树功业惠万家
(柱)天踏地银蛇舞
(同)仇敌忾把敌歼
(志)高气扬积而发
(有)的放矢品行佳
(能)谋善断斩疾苦
(力)挽狂澜世人颂
(孟建柱同志有能力)
前时在抖音上看到,一网友将原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的简明事迹,发布在抖音平台上,点赞留言评论者众。在万余条跟帖评论里,几乎全是给予孟建柱同志的褒奖留言。看得出,这位前江西人民的“父母官”,是非常得人心的。
2001年3月底,在上海工作了三十多个年头的孟建柱,履新江西省委第十任省委书记。上任伊始,一串数字令其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00年,江西全省GDP只是广东的21%、浙江的33%、湖南的54%、安徽的66%。无论是GDP总值还是人均值,江西在中部六省中的排名都在末尾。此时的江西省,且不说在全国范围内,仅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江西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是垫底。当时有人形象地把赣鄱大地比喻为“江西盆地”,就这四个字,真真切切地将当时江西经济的发展状况,概括得一览无遗。
“江西要致富,留住孟建柱。”这是孟书记掌管江西期间,传遍赣鄱大地的一句顺口溜。由此可见,孟建柱书记为江西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位人称“暴走”的省委书记,其中最明显的两点是“走得快”和“不爱开会爱调研”。上任三个月,他的足迹就踏遍了江西11个地市、60多个县,长度正好是两万五千里。而且,这一走就没停下来,两年时间他跑遍了江西全部99个县(市、区)。7年之后,当孟书记调离江西出任公安部部长时,江西老表再来回看孟书记执政江西的这一段历史,人们惊讶地发现,孟建柱的到来,为这座沉寂多年的中部省份,第一次真正叩开了现代化的大门。如今,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坚守“人民至上”的情怀,以真情换真心,以实干促实绩,贯彻“问计于民”的理念,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是每个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操守。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民群众永远铭记于心。(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