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教育线上论坛”通过两天的“因材施教”与“因材自教”讨论,产生了诸多亮点,现精选部分,以飨读者。
一、关于“因材施教”
1、传统的“因材施教”,指的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的具体情况,由教育者施予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思想,目前还很难做到(某些艺体培训、提分培训等除外)。面对数十亿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面对170万种产品的设计课程,传统教育不可能都“因材”“施教”,也没必要都“因材”“施教”,因此,“因材自教(自育)”势在必行!
2、传统教育在资源有限、时间限制和个性化不足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确实限制了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高度的实践性、创新性,老师难以针对每一种商品设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指导。传统课堂通常以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进行教学,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在商品设计方面的具体兴趣点和优势领域,无法精准地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定才能进行个性化的引导。
3、因材施教要识材、辨材、塑材、用材,要在施教上思考:直教、曲教、不言之教;要在教的重点上做文章:理想、动机、目标、方法、态度等;创设同材或异材分享交流场也不错。
二、关于“因材自教(自育)”
1、所谓“因材自教(自育)”,就是自己依据自己的身体、天赋、志向、兴趣、性格、意志、气质,以及所处时空等具体情况,通过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天地万物的互动,自己因自己,自己教自己,自己育自己。
2、如果没有“自育”,再优秀的老师(他育)都是白搭。“他育”只是外因,“自育”才是内因,“他育”只有通过“自育”才会真正起作用。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所有成功之人,都是“自育”成功的人。没有“自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自育”,任何人都将一事无成。
3、一切“因材”想要的结果,只有在“自育”中才能真正发生。“自育”是“因材”的土壤,只有在这片土壤中,“因材”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授受分离的是他教育,授受合一的是自教育。过去我们关注他教育多,淡化忽视了自教育。“因材自育”意义重大。它能激发个人潜能,提升自我认知。在“因材自育”中,我们不断成长进步,塑造更好的自己。让我们深入探讨自育的价值,为人生增添更多精彩。在移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在自组织、自学习浪潮下,随着学习资源、平台多元化、同步化,时时事事皆教育时代来临,自教育越来越受青睐。
5、因材自育,是一个充满诱人的全新的领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充满无数秘密的处女地,是教育研究的富矿。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后,随着自媒体的壮大,迅速拉开了“自时代”的序幕。随之而来,各种创客、自组织、自教育、自课程、自学习、自平台等应运而生。可见,因材自育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玩文字游戏,而是汲取历代中外教育大家智慧、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总之,因材自育必定伴随“自时代”来临会更加引起关注。
6、“因材自育”的理论支撑。1)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自我意识的确立一一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自我评价;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3)马克思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4)现代管理学自组织理论;5)以人为本当代教育核心思想;6)主体教育理论;7)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与实践。
7、我(著名少儿文学作家辛勤老师)还很年轻,今年才85岁。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要在自己身上试一试,因为自爱,所以自育;因为自育,所以自励,我倒要看一看自己的生命潜能到底能够开发到什么时候!
三、“因材施教”与“因材自教”辨析
1、“因材施教”与“因材自教”之间,虽然仅一字之差,但确实存在显著的区别,尤其是在人机互助的新时代,这种区别更加凸显,同时两者并驾齐驱的条件也愈发成熟,并催生了AI赋能HI的广义第三条道路——AI+HI施教+自教。
2、因材施教,强调外部引导;因材自育,注重内在驱动。二者矛盾点在于,以谁为主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是依靠他人因材施教,还是发挥自育的力量?
3、因材施教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辅助学生发展。因材自教是个体根据自身特性自我探索,主导自身发展。因材施教与因材自教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个体充分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关于“老师的作用”
1、在因特网、AI人工智能大量普及的今天,教育者首先一定要抛弃所谓“师道尊严”和为完成评级考核所采用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当面对着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时,如何因材,如何施教,可能只是教育中的术。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激活唤醒与点燃;激励赏识和夸奖;疏导引导和指导;教会学生学会“自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2、老师是引导者、激励者、榜样与示范者,在品学双修及自育等方面的陪伴者(也可以说同习者)、督导者、启悟者、警示者。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路径,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脚手架等。
3、灌输你标准答案,固化你思想的,只是洗脑帮凶;激发你好奇心,启迪你独立思考,唤醒你思想,滋润你灵魂的,才是真的教师。
整理:青力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