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63)
王玉华
1940年8月开始的泰山区“肃托”运动也波及到了淄川县和金寨区。
1940年10月,泰山地委社会部召开各县委社会科负责人会议,布置各县注意了解“托匪”活动情况。会议结束后,淄川县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会议要求自查自报、互查互纠,人人照镜子、过电影、洗洗脸,有问题赶早不赶晚,尽快说清楚,并安排人下乡村调查。
调查中有人告诉县委书记边一峰说,淄川县政府文教科长李守真对他有意见。边一峰就寻机报复,诬陷李守真通敌,意图将其杀害。县长赵一川坚持原则,认为同志之间有不同看法和意见很正常,对边一峰上纲上线、伤害同志的做法表示坚决不同意。于是,边一峰又将矛头指向了赵一川,诬陷赵一川贪污,并当做重大问题上告至泰安专署(见史料《银辉e课堂(第三十六期》)。

泰安专署专员赵笃生同志对当时泰安地区在除奸肃托工作中的“左倾”做法思想上不理解,行动上坚持反对和抵制。他郑重表示:每个人都是抗日的一分子,我们决不能胡乱怀疑、错杀无辜,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赵笃生在有人诬告李守真和赵一川的问题上,坚定地表示:李守真和赵一川两位同志一贯表现很好,怎么突然一夜之间就变成坏人了呢?
特别是赵一川同志,一贯对党忠诚、坚持原则、忘我工作,拼杀在抗战第一线。县委县政府迁至淄西后根据地创建工作成绩卓著,驻博山日军的津井部队长还写信对赵一川进行诱降、驻张店日军的旅团司令部正以万元悬赏要赵一川的脑袋呢,我们怎么又怀疑起他们呢?难道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去做敌人做不到的蠢事,替日军除掉革命有功的好同志吗?
赵笃生专员决绝的表态: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调查核实!
就这样,李守真科长和赵一川县长才在死神面前有幸躲过一劫。
正是赵笃生专员这种对待同志的关爱和对待敌人的高度警惕,以及对案件实事求是的审慎态度,才使得李守真和赵一川冤案终于得以澄清。也有效制止了“肃托”运动在淄川县和金寨区的蔓延发展,也使得少数坏人,隐藏在阴暗角落里、企图破坏金寨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没有得逞。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赵笃生
赵笃生同志简介
赵笃生原名赵培祥,曾用名赵斌。1899年出生于泰安东关 。1919年毕业于山东省立三中,同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本科二部就读,1920年毕业后长期任中学教员。1925年组织“五卅”后援会。1931年组织济南学生南下请愿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任副主任,先后动员亲友数十人参加抗战。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义,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赴尼山开辟根据地。
自1938年1月1日四支队成立后,赵笃生就担任四支队的募集队长,负责筹集枪支、弹药、被服等给养。他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威望,通过各种关系开展募捐活动,为四支队在艰苦环境下的壮大、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赵笃生做过多年的教师,学生多,为人诚实纯朴,在当地的威望很高,人们都尊称他为“赵老师”。
1938年2月,山东省委决定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分成两部分组织行动,其中一部分由黎玉、赵笃生、赵杰等带领,在蒙山一带及沂水地区活动。发展部队,开展地方工作,创建蒙山抗日根据地。
由于情况错综复杂,许多老百姓对起义部队并不了解,募集队在征集给养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有的村庄甚至把过年打发要饭的吃食给部队吃。
2月下旬,部队在四槐树村用地雷炸毁了日军汽车2辆,毙伤40余人,军威大振。赵笃生抓紧时机,带领募集队深入百姓家中,帮助群众扫院子,打水,垫猪圈,干农活,大力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在募集队的努力下,老百姓懂得了这是一支人民的武装,是抗日的队伍,便拿出准备过年的白面馒头、煎饼等慰劳部队。
1938年8月,四支队司令员郭洪涛带领二、三团南下到滕县、薛城一带活动。由于缺乏群众基础,反动势力较强,部队被迫在一个多月后回撤。途中路经费县的一个大围子白堰时,当地既不允许部队通过,也拒绝提供给养。
时任省委统战科长的赵笃生出来喊话,被围子上值守的续靖宇认了出来。原来,续靖宇及其3个弟弟和1个侄子均是赵笃生在济南育英中学任教时的学生。续靖宇热情地邀请赵笃生到家中做客,赵笃生请示省委同意后,第二天同黎玉等人一起到续家拜访,受到了续靖宇的父亲续思文、兄长续志先等人的接待和宴请。
这次拜访,黎玉和赵笃生在续家住了两天,同续家父子详谈了抗战形势和党的抗日政策等。随后,在时任国民党四区区长续志先陪同下,赵笃生到费县城国民党县政府联系协调部队给养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随后,应续家之邀,四支队宣传队到村里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卢沟桥》和《打鬼子打鬼子去》等抗日文艺节目,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抗战热情。
1938年下半年,为发展国共合作,赵笃生奉命前往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和石友三的部队做统一战线工作。当时,国民党虽宣称国共团结抗日,但国民党顽固派依旧消极抗日,经常制造摩擦。在极其复杂的局面下,赵笃生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
一次,莱芜城内的国民党军队抓捕了四支队供给处主任马福堂,我部队的战士俘虏了国民党莱芜县伪县长谭远村,双方准备交换扣押人员。商量对策时,有的同志主张先把我们的同志接过来,他们的人过几天再放,认为这样可以争得更有利的局面。赵笃生表示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这样做会造成政治失信的不利影响,不符合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抗日不利。
通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接受了赵笃生的意见,使得事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驻沈鸿烈办事处时,国民党举行纪念孙中山的活动,事先没有通知八路军,赵笃生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决定出席这次会议,借以扩大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影响。他还趁机上台发表了演讲,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丑恶面目,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1939年9月,为加强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成立了泰安、莱芜、新泰等7县联合办事处,赵笃生任主任。1940年4月,7县联合办事处改称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鲁中区第一专署),赵笃生任专员。
1940年,淄川县委文教科长李守真对县委书记边一峰有意见。边一峰知道此事后寻机报复,诬陷李守真通敌,意图将其杀害。县长赵一川对此表示不同意。于是,边一峰又将矛头指向赵一川,诬陷其贪污,并告至专署。
当时泰安地区在除奸肃托工作中“左倾”思想比较严重,任专署专员的赵笃生对此举是抵制的。他郑重表示:每个人都是抗日的一分子,我们决不能错杀无辜。李守真和赵一川两位同志一贯表现很好,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调查核实。正是这种对待同志的关爱和对待敌人的高度警惕,赵笃生的审慎求是,才使得冤案终于得以澄清,李守真和赵一川得以避免杀身之祸。
1941年,莱芜北敌人的一支部队悄悄地扑向专署所在地。哨兵和几个战士都将来人误认为我们自己的队伍。赵笃生观察了一会儿质疑说:“我们的队伍哪有那么多骑兵,快转移。”果然,部队转移不久,敌人就扑了上来。战士们都说,多亏了赵专员明察秋毫,部队力量才能得以保全。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为适应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省政府决定撤销济南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和鲁中区党委济南工委,成立了中共济南市委和济南市政府,杨一辰任市委书记,赵笃生任市长。于是,赵笃生率领工作人员长期活动在南部山区,为济南政权建设、统一战线、情报收集和支前等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6年,新四军第一纵队叶飞部第一次解放泰安城。6月,赵笃生奉命带领秘书焦梦晓,专署文教科王荏甫、刘念兹及泰安办事处的朱勤民等人,来到泰城资福寺街原省立三中旧址恢复泰城教育,创办了泰安中学,并兼任校长。自此,一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新学校在泰安诞生。
11月,国民党军队向我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赵笃生自泰安中学随同鲁中行署机关撤出泰安,开始了游击办学的历程,直至1948年11月才重新返回泰安城。
1949年10月后,赵笃生历任中共昌潍地委常委、山东分局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赵笃生对党一贯忠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57年,他被错打成右派,下放到聊城。虽身处逆境,但他毫不灰心。赵笃生独自住在一间小屋里,常常一边拉风箱做饭一边看书,自己挑水种庄稼。就这样,他系统地钻研了马列著作,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并深信党不会冤枉一个无辜的同志,自己的问题迟早会搞清楚。
1964年1月27日,由于长期身患重病,赵笃生医治无效逝世,终年65岁。
1984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为其平反。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赵笃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战斗在岗位上,从开辟、建设、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到抗战胜利后恢复发展生产、建设新城市,夜以继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为建设民主政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