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花开
作者:张利平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们如鸟儿一样宿在半空,在不接地气的房子里难以感知四季的变化,常生出今夕是何季的疑惑。好在这几年商洛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口袋公园星罗棋布,绿树红花比比皆是,走出家门就可赏景,从盛开的月季花中,我们也可以感知已到初夏。这几天,丹江公园、莲湖公园月季花竞相开放,热烈奔放,像大都市的女子。不经意间,绿化带中的石榴花也探头探脑在叶间摇曳,有点儿羞怯,有些好奇,它们更像一个温婉多情的乡下姑娘。看到一株株油亮深绿,间或冒出几朵红的像火,状如喇叭的小花的石榴树,我的思绪又回到40年前故乡的初夏……
石榴花开的初夏,是我们的快乐时光。天气不冷不热,脱下笨重的棉衣棉裤,换上单衣单裤,心情好了许多。虽然裤子屁股、膝盖部位有补丁,但也无妨,从没感到自卑,那一刻我们觉着浑身轻盈了许多。午饭之后,约上三五玩伴,以给猪寻草为名,挎上草笼,跑出村庄,冲入对面山洼沟道,首要任务是弄些吃物。我们知道生产队里哪块地里种有豌豆荚,于是先跑去拽上两把,找个僻静的地方开吃。吃过豌豆荚,又去采折野蔷薇的嫩茎,我们把它叫刺梅芽,采到刺梅芽,把外面的表皮剥净,就是美味的吃物,清甜爽口,百吃不厌,吃罢满口生津,回味悠长。吃过刺梅芽,又去采野草莓,这时的野草莓长出指头蛋大红红的果子,像樱桃一样,甜的很,我们那儿把野草莓叫荬荬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儿),把它的果子叫荬荬蛋,吃了荬荬蛋,有时还用铲子挖野草莓的根吃,这种叫做荬荬的东西比牙签儿稍微粗些,细长,褐色,像缩小版的红薯,味道也像红薯,甘甜可口,细嚼有一丝清香,是我们爱吃的地下水果!
吃得差不多了,就到坡梁上向阳的乱石滩中逮蝎子,掀开一块年代久远的石头,运气好的话,可以在地面或者石头背面发现几只蝎子。我们把它用木棍夹起来,放入随身携带的小药瓶或墨水瓶中,之后带回家用盐水浸泡、晾干,卖给大队药铺,可以换薄荷片或酵母片吃。天快黑了,看着空空的草笼,我们就胡乱拽些猪草或捋些槐树或榆树的叶子回家向母亲交差。
不寻猪草时,我们会摘下石榴花制作旱烟锅子。找一根麦秆,掐去两端的节,把石榴花的花蕊掏出来,把麦秆插入石榴花中就算做好了,有时还从三墙上偷一把爷爷的旱烟叶子,揉碎,塞入石榴花中点燃,口衔麦杆学着爷爷的样子,轮流吧嗒、吧嗒抽上几口,常常呛得咳嗽流涕,惹得其他玩伴哈哈大笑。有时会在石榴树上捉蝴蝶,在石榴树下看蚂蚁搬家、运粮、打架,反正总有适合我们的趣事!我们老家的石榴树大部分长在门前的石连上,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护石连垮塌。初夏时石榴树长出的新枝条爷爷不让我们折,他说到冬天要挑选一些笔直的枝条编笼、编牛笼嘴。但我们往往偷偷砍一些指头粗的笔直的石榴条去河中当鱼条捋鱼和青蛙,为此常受到母亲的责骂。记得老屋门前石连上的石榴树有的胳膊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石榴树根长到哪儿就长出小石榴树,几年下来,门前石连上就是一溜石榴树,有大有小,每年夏天石榴花开,花红似火,叶绿如蓝,招惹许多蜜蜂、蝴蝶,嘤嘤嗡嗡,能热闹一个夏季。遗憾的是,老家门前的一溜石榴树,所结的果子只有核桃大,虽然婆有时会摘一些快成熟的石榴切开晒干作为治拉肚子的偏方,但大多数石榴自生自灭,长虫后不等成熟就一个个落了,从来没有成熟一个,这恐怕也是疏于管理的缘故。即便如此,这些石榴树仍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它是老家夏天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我们喜欢石榴,不只是它鲜美的果实,还有它所蕴含的繁茂、昌盛、和睦、团结的吉祥寓意。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总书记为石榴赋予更美的寓意。经查阅资料得知,石榴树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有诗为证:“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根据记载,石榴在西汉传入我国,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今伊朗附近)引入,故名“安石榴”。而“石榴”这个叫法,最早出现在三国曹植的《弃妇诗》中,“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
石榴刚刚进入中国时,还是皇家园林中的奇珍,东汉后,出现在王公贵族的庭院,并逐渐延至民间。从初夏到金秋,都是石榴的季节。五月榴花照眼明,古人把石榴花当作阴历五月的象征,春花开过之后的初夏,石榴花开得最为热烈。古有“石榴花染”,用植物染料将服装染成石榴花般的红色,所谓的“拜倒在石榴裙下”,通常指如石榴花般红艳的罗裙。北宋诗人王禹偁写《咏石榴花》:“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所谓“熨不开”就是指石榴花瓣多皱褶,好像熨了半天也没用一样。我们不禁感慨,古人把石榴花描述的太逼真了!
石榴年年花开,岁月匆匆而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为了生计,儿时的玩伴早已奔向或远或近的城市,故乡渐渐的成为一种概念,一个符号,一个用于回忆的地方……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身处异乡的他们是否也感知到故乡的石榴花开了?
书于2024年5月10日
作者简介:张利平,男,陕西商州人,生于1971年10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闲暇喜欢阅读写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