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萦边塞 诗意长歌
——评范群组诗《天山——溶入我血液的画卷》
评论员:陈东林
在广袤的文学天地中,范群的组诗《天山——溶入我血液的画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位曾经驻守新疆多年的军旅诗人,以其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壮丽而又细腻的天山画卷。
一、军旅情怀与故地重游
范群曾作为军人在新疆驻守六年,这片土地早已融入他的血液。退休后在西安生活,范群由武入文,华丽转身成为著名诗人。诗人的气质和思维方式,让他对新疆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笔走龙蛇而风云起,他激情澎湃,用诗歌记录下内心的悸动与情感的爆发。这种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的深情,贯穿于组诗的每一个篇章。从《山神》中对托木尔峰的凝视,到《达坂》里对阻隔的感慨,再到《羚羊》中对生命的追寻,无不体现出诗人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眷恋。这种眷恋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那段军旅岁月的缅怀,对青春时光的追忆。
二、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
组诗在艺术上的创新令人瞩目。诗人将唐代边塞诗的意蕴融入现代白话诗歌,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唐代边塞诗以其雄浑壮阔、豪迈奔放的风格著称,而范群的诗歌在继承这种风格的同时,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山神》中,托木尔峰被赋予了“天山老大”的威严,峰顶上的白色毡帽则成为“会呼唤雨雪的神灵”,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冰河》里,睡着的水被比作“瓦剌人手里的弯刀”,形象地描绘出天山的冷峻与威严。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诗歌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现代气息。
三、民族风情与时代风貌
新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在组诗中得到了鲜活的展现。《鹰笛》中,鹰笛的旋律在四季的耳朵里回荡,猎犬、羚羊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充满野性与活力的草原画卷。《雪莲》中,对雪莲的描写更是神来之笔,“紫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裙裾如莲,神的造化覆盖了大街小巷的广告”,将雪莲的美丽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组诗也具有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在《达坂》中,“绿色的军衣里,裹着一颗赤子之心”,体现了新时代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在《羚羊》中,羚羊对生命中那束阳光的追寻,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诗歌意象与艺术魅力
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以独特的意象为核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感悟。《山神》中的托木尔峰、白色毡帽,《鹰笛》中的鹰笛、猎犬、羚羊,《冰河》中的冰河、狼、羚牛、睡袋、火,《雪松》中的雪松、松鼠、牧人,《雪莲》中的雪莲,《达坂》中的达坂、牧羊女、毡房、铁钉,《羚羊》中的羚羊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天山画卷。这些意象或雄伟壮观,或细腻婉约,或神秘莫测,或充满生机,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总体而言,范群的组诗《天山——溶入我血液的画卷》是一部情感真挚、艺术精湛、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新疆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创新与追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诗歌作品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塞的壮美和人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