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9月26日最新消息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9月25日在北京发布。该系统由该院101所、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8月18日成功产出液氢,是我国在液氢大规模制备领域取得的突破。这一成果将助力液氢大规模应用的工业化进程,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技术和装备基础。
众所周知,氢(Hydrogen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无色无味无臭,是一种极其活跃、易燃易爆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氢(H)的这个特性,决定了阳光氢能既是大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丰富绿色能源。又是必须采用由氢气经过“超低温技术”降温手段,使其成为一种无色、无味的绿色高能低温、安全可控的液体燃料一一液氢(H)。而液氢(H),又是人类实现氢能高效安全储存运输,推动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战略转型目标的重要途径。
据我国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9月25日在北京发布消息显示,此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下属科研单位于8月18日,在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成功产出的超低温可转换的液氢,是我国在长达60年的液氢大规模制备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专家认为:“该系统的成功运行提升了我国液氢工业生产领域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为更大规模氢液化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该系统攻克了氢克劳德循环氢液化工艺流程设计、大型高效连续性正仲氢转化换热技术、高速气浮轴承氢气透平膨胀机、大型深低温卧式冷箱分区集成工艺以及变工况自适应一键启停控制逻辑等五大关键核心技术。
同时专家还认为:由于氢分子由双原子构成,其两个原子核自旋方向不同,存在着正氢和仲氢两种状态。某一温度下组成处于平衡状态的氢称为平衡氢。正-仲氢的平衡组成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低,仲氢的平衡浓度越高。正-仲氢之间存在着能量差别,在任一温度下仲氢总是处于较低的能态,因此,当仲氢含量小于平衡氢中仲氢的含量时,正氢会自发地转化为仲氢,并释放出转化热。为了避免在储液容器中正仲氢转化热引起液氢产品的汽化,减少再液化的能耗,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固态催化剂来加速正-仲转化反应速率。氢的正仲转化是转化速率很缓慢、放热的两种量子态的异构体转化反应。在满工况运行过程中,该系统各工艺设备运行稳定,冷箱各节点参数与设计参数高度匹配,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设计值。这是继2021年9月2吨/天氦膨胀制氢液化冷箱研制成功后,我国在氢液化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
据了解,液氢是实现氢能高效储存运输,推动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战略转型目标的重要途径。氢克劳德制冷循环氢液化流程是未来大规模氢液化系统的主要工艺路线,该系统的成功运行将提升我国液氢工业生产领域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为更大规模氢液化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航天火箭液氢发动机研制成为可能。
笔者志清(🌹早年毕业后曾在大型化工企业一一上海电化厂从事过金属阳极电解盐水15万吨级制液氯、液碱、液氢等工艺🌹)获悉,我国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9月25日在北京发布消息显示,该系统巳为中国火箭液氢发动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成功研制出首套自研氢液化系统,打破了美国对相关设备的垄断!同时,该系统不仅适用于航天领域,还可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液氢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领先和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赋《滴滴金》为评为贺。
液氢五吨首宣捷。
透平机、畅喉脖。
绿色能源压缩浓,
贮存运输跋。
航空民用高效说。
冷藏器、启停绝。
正仲安全转频行,
且看吾先发。
一一2024年9月2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