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润利
《李培战散文集》获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提名奖,这是2024年9月23日我在《陕西文坛》微信群里看到的一条信息。我不仅为培战老师高兴,也为我们陕西文学事业高兴!培战老师是贾平凹、肖云儒、刘亮程、曹谷溪、陈长吟、冯积岐等文学名家赏识的青年作家,是我省文学新秀。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很受广大读者欢迎,两年前就岀版了《李培战散文集》。培战老师正如我清涧老乡,著名诗人、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曹谷溪老先生的一段评价:“李培战是一位与我交往较多的文学朋友。他的散文清新质朴,语言凝练有力,有其鲜明的个性。他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生动传神。文章无不传递着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激情。我曾给培战题写了‘美在心灵’的斗方,鼓励他写出更多的美文。”当曹谷溪老先生看到《李培战散文集》的出版发行时,高兴地说:“首先祝贺《李培战散文集》出版!”曹谷溪在《写给培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培战说,自己写作时间不长,但他在‘渭南小说界’里遇到了像关中牛、李印功、杨文平、王建立、李文君那样默默帮助他的老师,感到很荣幸。以前我担心文学的传承和文学新人的培养问题,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像渭南小说界这样的气度和胸怀,陕西文学界的再次腾飞指日可待。这状况正好印证了陈忠实的一句名言:“文学依然神圣!”。

《李培战散文集》2022年1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贾平凹题写书名,陈长吟作序。贾平凹、肖云儒、曹谷溪、冯积岐等名家联袂荐读。全书收录作品50余篇,20余万字。全书分为“文学的家乡”“三秦散记”“岁月的诉说”“唐仁古韵”“文字里的芬芳”“与文学名家面对面”等六个小辑,该书不断探索文学、人学的意义,对故乡对人生的热爱与多维反思。李培战曾经荣获第四届丝路散文奖、陕西青年文学之星奖、《华文月刊》杂志华文奖.散文奖。这一次为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提名奖!
从年龄上讲,我比培战老师大得多,系两代人,我们的交往是忘年之交。我和培战老师至今未曾谋面。我们的结交时间并不长,大概是在2023年1月的天,我是在我们的西安作家群里看到李老师的散文《炕味》。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炕味》使我回到陕北农村老家,回到了温暖的童年。于是,我不由自主提笔写了《读书李培战散文<炕味> 》,文章很快在延安散文基地网发表了。题目是“赵润利:陕北土炕一一一读李培战散文《炕味》有感”。我们就这么有了交情!后来经我请求,培战老师送我一本《李培战散文集》。我很是珍爱,一直在读。《鼓缘》《阿黄的故事》《咥面》《情系𨒂安》《汉水悠悠》《卖桃》《陈炉游记》以及与文学名家面对面。读了又读,细嚼慢咽,深刻体味,这些文字越嚼越有味道。特别是三访曹谷溪还有最后的附录部分,边读边划,深刻体味。我家里人手多,因此那书像长腿似的,家里好几个人看。女儿系北师大中文研究生毕业——书虫,老婆也要在都市头条上写散文,合囗味,也要看。饭后茶余还各抒己见,说说感受,这方面谈的最多的还是“炕味”,我因此给家人们讲了许多“陕北土炕”的故事!记得我后来还写几段文字通过微信发给了培战老师,进行交流。对于培战老师的散文,我的深刻体会正如著名文化学者,文学评论家肖云儒老师所说:“培战的散文,好一个‘细’字了得,好一个‘情’字了得。细致的观察,入微的体味,生出文学的铺排描摹。形象和灵象的感悟时见光彩。带着感情写人物、动物、植物、风光,一切生命皆生动,一切景语皆情语,好不打动人也。”
肖云儒老师是文学界的名家、高人。他给予李培战散文较高的评价。我带着肖老师关于培战老师散文的一个“细”字,细细阅读了《李培战散文集》。我发现几乎从培战老师的每一篇散文中都看到一些细节的描写和渲染。例如《与贾平凹老师换月饼》一文中对老师的一举一动描写得很是细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很受感染。陈长吟老师在《李培战散文集》序里有这么一句话:“其次是细节的渲染,吃面时的环境、阿黄的悲惨结局、擂鼓的情景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平凹老师在评论培战老师的文章时也是说“培战的文字写得很细腻,饱含真情,很有味道,也有想象力,文笔也不错呢!”。著名作家冯积岐老师是这样评价李培战散文的:“培战善于捕捉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真谛,他对人生,对现实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的散文真诚,坦诚,不媚俗,不煽情,不浮躁,有黄土地一般忠厚、朴实的面目。他的文字朴素,准确,贴切,他将语言用钉子般的力量钉在纸上,呈现美的景象。培战的散文还有其明朗的色彩,鲜活的个性,值得一读”。
不难看出,各位名师都对培战老师的散文作品有高度评价,并且都谈到了一个“细”字,我认为这是名师们对培战老师散文的共识,也是广大读者的共识!因此,我一年多来就是带着一个“细”字,经常翻阅培战老师的《李培战散文集》,也是带着这个“细”字在学习写一点滴东西,有收获!当然名师们对培战老师的散文有方方面面的高评,时间关系,不一一细说了,我们在阅读时体味!
还有《李培战散文集》附录部分里如荒野、曹谷溪、徐玉虎、王建立、董刚等多位老师,都给培战老师的散文以高度赞扬和评价,他们的高论都是我拜读《李培战散文集》学习散文写作的充分理由。


作者简介
赵润利,男,55年生,中共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曾任西安市委党校科研处调研员,编辑部副主任,西安党校教育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