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坚守
-------《道德经》启示录之六十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60章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i:四声)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60章译文: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烹煎很小的鱼那样,不能时常翻动导致破碎;运用“道”的原则去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起不了作用了;不仅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祗也不伤害人;不仅神祗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侵越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人都不伤害人,所以人们就能彼此相安无事了。
思绪流萤: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i:四声)天下,其鬼不神”;这是说治理国家如烹煎小鱼,不可频繁翻动,导致破碎;而能坚持运用规律治理天下者,妖魔鬼怪就掀不起风浪了;这里引深告诫人们,治国方略,不要随意改动,且须按规律做事;本文述之“坚守”,意在强调人生旅途的作为,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尊重客观规律。
“坚守”,本义指坚固的防守,或不轻易放弃的执着、坚定地遵守或保持,其反义是弃守、撤退或退却。《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魏巍在《东方》第五部第11章里说:“齐堆负责坚守二号坑道”。
人想要获得尊严、幸福和安全,就要先吃苦、后享受地坚守住已经确定的追求目标,经受住一切考验,毫不动摇地在风雨中,向着预定方向奋进。孔子曾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也”;这是说不管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不屈服,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便可称为君子了。
没错,人生有成功和失败,可与成功擦肩而过的人,多是半途而废、不能坚守初衷的人;若想人生出彩,须先做到三个基本内修的坚守:一是坚守静气,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冷静观察事物、认真思考问题、客观审时度势、提出解决办法和摈弃浮躁状态;二是坚守时间,遵守作息时间,不颠倒生命运转时钟,按时上班或赴约,更善于把握时机;三是坚守信誉,塑造存在价值和人格魅力,广泛获得人心,不因失信而破产。
做到以上三点,再辅以矢志不移的执着事业追求,就会在风雨之后,见到人生的彩虹。当然,“坚守”需要时刻自励和自勉,而不是靠别人督促;比如,春秋时期,吴国季札第一次出使晋国,路过徐国时,见徐君喜欢自己的剑,就心中暗许:“待出使晋国回来,就把剑给他”,但出访回来后,徐君已死,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见了问道:“徐君已死,这是送给谁呢?”季札说:“当初,我心里早决定把剑送给他,就不能因他已死而违背诺言”。
再如,平时人们常听说“不忘初心”,可若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想做到遵循初心,就需要内心强大;而内心强大,却又来自于信念支撑自己的意志;例如,有一位刚过中年的女性,患了淋巴癌症,本人得知后,已不再过于恐惧;这时,儿子告诉她:“你儿媳怀孕了,家里需要妈妈,离不开你”:她听后,就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照顾儿媳和养育孙子上,每天开开心心地做这做那,最后又活了四十多年;医生见了她说:“你用行动证明了癌症并不可怕,只要具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和快乐生活的心态,不仅可逼退癌症的恐惧,而且还能活出精彩”。
持续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钻研,也会使自己的长期坚守,在持续追求后结出可喜的硕果;例如,有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回家探亲的途中,想到6年前离家时,父母刚接手一个烤鸭生意,每天卖不出几只,本钱也收不回来,不知父母现在境况如何?然而,他到家一看,见父母仍在做烤鸭的生意,而且不仅味道好,盈利也翻了几十倍,究其原因,原来是父亲一直坚持改进工艺,使烤鸭的经营,既做到了卫生环境好,又物美价廉,购买者络绎不绝;这时,父亲见儿子满脸不解的状态,就笑着说:“这件事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地坚持住,不停地研究和改进,时间一长,自己也就逐渐由外行变为内行,生意也自然转亏为盈了”;儿子在钦佩父母的同时,陷入了沉思:父母的可贵,在于一直身心不移地坚守,才迎来可喜的局面。
是的,人生没有彩排,也无法重来,更难预知长短,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但人可以控制生命的内容、品质和宽度;面对人生的种种经历,想得太多,就会产生一些悲观的想法;其实,人生很简单,就是“抗拒死亡、享受人生”,这如人的二条腿,左腿迈一步是抗拒死亡,右腿迈一步是享受人生,一直到无力“抗拒死亡”和无法“享受人生”时为止;可见,坚守信念和力量,能让生命的夏蝉亮,歌唱整个夏天,只为创造一次辉煌;能让平凡的蚕蛹挣脱茧的束缚,只为开始一次飞翔;能让嫩绿的小草钻出石缝,只为迎接一缕阳光……因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坚守,终将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曾有一个面临中考的学生,在临近考试时,母亲去世了,这个打击使他无心复习,整日以泪洗面,临考前的晚上,父亲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为妈妈的去世而难过,但明天的中考很重要,不应失去信心,我相信你的实力,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我为你加油,明早我送你去考场”;听了父亲的话,他不再彷徨,重拾了信心,第二天从容应考,发挥得淋漓尽致,成绩出来后,他考上了重点高中,这使他再一次确信:只要坚守信心,就能努力出新的超越。
桂花香飘十里,不因夸赞而忘记花落尘泥,回报大地;小草不弃微小,在大雪融化时,最早献出绿意;文天祥被俘后,身处异乡,经受磨难时,却诵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北京大学的教授季羡林,饱受“文革”摧残,沦为看大门的工人时,也不放弃研究;保山市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戴着草帽,穿着草鞋,拿着镰刀,时常穿梭在百姓中间,走在乡间小路上,带领村民上山植树,把一片片荒山变绿,然后将价值三亿多元的森林捐给国家;人的一生变数很多,没人能一生是晴天,可太阳的光辉能在水中折射、伟大的人格能在坚守中铸就、无悔的人生能在坚守中走向目标;坚守内心的信念,精神世界也会变得充盈、富足、清纯和透明,闪烁出思想的光芒。
冬天的河水干涸了,春水还将来临,白帆就是坚守的偶像;风中的树叶凋零了,泥土仍怀梦想,就仍会坚守到春在枝头开花……坚守,是尝遍百草的李时珍,在田野里执着的回答;“信念是勇气,是与困难搏斗的坚强毅力”;是简爱在荒芜人烟的沼泽地上说;“信念是永不放弃,是执着的追求”;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的彻夜灯光……
坚守是石,可敲出星星之火;坚守是火,可点燃希望之光;坚守是灯,可照亮前行之路;坚守是路,可通向成功之标……坚守的力量,在于既使身处逆境,亦能拉起前进的船帆;坚守的伟大,在于既使遭遇不幸,亦能保持崇高的理想;保持坚守,等于拥有了坚不可摧的人生堡垒,亦能放飞满眼金灿灿的光芒。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生人,在北京工作近40年
(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
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公
务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
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
题材的作品,主要作品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
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
《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走近灵谷圣地:〈道德
经〉启示录》和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卧
龙醒了》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