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古桥新村貌
宋振学

山东省沂南县沂河东岸有一个古老的村庄——苗家曲,村里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是青沂(青州至沂州)古道的重要节点,经村中流过的潮沟河的河水从村北注入大沂河,潮沟河上的11孔古石桥——信量桥(据考始建于唐代,明清及民国时期重修)是青沂古道的重要津梁。这个村是我的老家。这里是一段段故事的交汇点,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变迁,这里由衰到兴、由旧到新、由穷到富的变化,令人感叹不已。
听老人们多次讲,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村里大街两侧的旅店、饭店、马车店、豆腐坊、煎饼店、茶馆、酒馆、油坊、染坊、中药铺、杂货铺等被劫一空,有些被放火烧掉,信量桥两头引桥的条子石及十几通大石碑等全被鬼子拆掉砸碎修了碉堡,古石桥损毁严重。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的前些天,华东野战军七纵的一个侦察小分队从苗家曲村经大街和信量桥跑了个来回,将智取的一辆国民党的装着枪炮的军车暂时停放在街头的一棵大榆树下,国民党的飞机从徐州飞到苗家曲村袭击未遂,机关枪打死打伤多名村民,扔下的炸弹将平整的古街道炸出了多个大土坑,村子里一片狼藉。
解放后村里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但因基础条件差,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困难问题还是不少。生产队时期,村子里仍是落后的旧模样,雨雪天的街道上、石桥上等到处都是深深的脏泥巴,村民家低矮破旧的土墙草屋有时难以遮挡风雨。夏秋季节蚊蝇多,有的人家缺少蚊帐,每到晚间父子或兄弟需带着草席子到石桥上去睡觉休息,只因那里桥高风大蚊蝇少且凉快一点。有些年份,男的整劳力在生产队里干一天农活挣的工分只值五角钱左右,不少人家有时候买不起油吃不上盐,甚至是点不起煤油灯,要等鸡下蛋后去换取,就连吃水也要慢慢用瓦罐到村头的井上去挑回。好在当时河里的水还是清的,小伙伴们可以找时间去河里抓鱼虾解馋,摸蛤蜊喂鸡鸭下蛋,到了夏天还可以到树下捉知了吃点肉。
前些年潮沟河里的水变得浑浊了起来,河岸边的屠宰厂、肉食加工厂、小化工厂等悄悄将废水排进了河道里,污垢成片,河水黑黄了起来,河里的鱼虾不见了,岸边的水草少见了,行人走在古石桥上、走在古街道上时而感到酸臭的气味。
时光流转,苗家曲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来当地政府和村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大了环境治理和文物保护的力度。河道清淤,河岸护坡,修整了沿河的观光路并进行了硬化和植被绿化,且在河道的适当位置设立了污水处理站,水质达标后,河里又有了多见的鱼虾。村里的大街小道先是铺设了窄一点的水泥路,后又铺设了宽一些的柏油路,东西大街的西头与信量桥之间立起了高大的刻有“青沂古道”的石牌坊。更让人高兴的是,上级政府部门几次拨专款,对古石桥进行了加固维修,填充镶嵌了裂开的石缝,补换了缺失或损毁的望柱石栏杆和石栏板(原有望柱石栏杆及石栏板上的八仙过海等几十幅石雕十分精美,栩栩如生,故事迷人,活灵活现)等,信量桥风骨依旧,更显古朴庄重。另外还专门投资,在古石桥的北面新修建了一座双车道的大理石栏杆与栏板的现代新石桥,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信量桥保护了起来,还在古石桥附近的河道两岸建起了沿河小公园、文体活动广场、乡村风景走廊等。
现在,古老的苗家曲村在种植业、商贸业、加工业、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外出创业等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百姓们住上了宽敞漂亮的大瓦房,不少人家建起了二层或是三层小楼,且家家用上了电,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煤气(罐)灶,大多数人使用上了5G手机,日子富足,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生活。苗家曲村的变化越来越好,省、市、县、镇各级政府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也越来越多,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经济社会发展先进村、小康村、“五个好”村党组织、环保工作先进村、生态美丽村建设先进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最美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村、省级传统古村落、水利风情村、美丽河湖村、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示范村等等。
古道古桥依旧在,岁月悠悠新村貌。古老的苗家曲村,一个发展的村庄,充满活力的村庄,兴旺美丽的村庄。这里让我看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也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骄傲。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