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典故
文/张志良(甘肃)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里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他在诗词中应运了汉朝窦宪大败匈奴于燕然山(今在蒙古境内杭爱山)刻石勒功碑而归的典故,透露出戍边战事不止的无奈。他把自己在边塞壮志未酬的感慨,白发苍苍的守边将土和背井离乡的士兵。实情实景都融进边塞诗的内容,使诗词包含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完成了诗词开阔的视野风格。诗词虽然是写作者的个人情绪,如果失去社会责任感,想来多玲珑华丽的语言,让人读后也是无味。
东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因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害怕被杀,请求出击北匈奴以赎死。此时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铭》,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
张志良,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庆阳陇东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及庆城县范仲淹研究办公室成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者联谊会会员,喜欢文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