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
(第八十七期)
元稹诗三首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洛阳人。家贫。15岁明经及第,曾任监察御史。早年与白居易一起向宦官权贵斗争,一再遭到贬谪。后转而依附宦官,一度做到宰相。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元稹和白居易是诗歌唱和的好友,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作者之一,世称“元白”,早期的文学观点及诗风也相近。有些诗篇,用乐府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其诗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和语言的通俗流畅上,虽不如白居易,说理议论也显过多,但精警清峭、缠绵委婉者,也自拔出时辈。后期所作,则多写身边琐事。又作有传奇《莺莺传》,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取材。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等名句。
一、《阳城驿》(节录)
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
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
......................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我实唐士庶,食唐之田畴。
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
来为谏大夫,朝夕侍冕旒。
诗中化用伯夷典故,赞美阳城的德行、政绩与气节。阳城驿是陕西东南干道——武关道上出陕西境最后一个著名驿站。驿名正好与唐德宗时的名臣阳城姓名相同。史载,阳城为官廉洁、爱护百姓、刚直不阿,虽遭贬而终不悔。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元稹因与宦官权贵斗争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行经阳城驿,闻名思人,感慨写了上面这首五古。
二、《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节录)
宋沇尝传天宝季,
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
九庙千门虏尘涴。
我闻此语叹复泣,
古来邪正将谁奈。
奸声入耳佞入心,
侏儒饱饭夷齐饿。
【立部伎】 唐代宫廷乐舞类别之一。在堂下表演,与在堂上表演的坐部伎对称。其内容,除《太平乐》外,其余各部都是歌颂皇帝的武功与文德的,舞姿雄壮威武,伴奏音量宏大。
【法曲】 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等,金石丝竹先后参加,然后合奏,其声清而近雅,隋代已有。唐代发展至极盛,著名法曲有《霓裳羽衣》等。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白居易诗句:“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三、《有鸟二十章》其十四
有鸟有鸟群雀儿,
中庭啄粟篱上飞。
秋鹰欺小嫌不食,
凤凰容众从尔随。
大鹏忽起遮白日,
馀风簸荡山岳移。
翩翾百万徒惊噪,
扶摇势远何由知。
古来妄说衔花报,
纵解衔花何所为。
可惜官仓无限粟,
伯夷饿死黄口肥。
《有鸟二十章》是一组咏物诗。其十四以伯夷与黄口雀儿一饿一肥相对照,辛辣地讽刺贪官的丑恶与卑鄙,充分体现了新乐府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政治弊端的批判精神,是比较典型的现实主义诗篇。
赏读元稹诗,记感如下:
携手乐天新乐府,
现实诗作唱中唐。
针砭讽喻多警策,
缠绵哀艳可断肠。
**********************
名诗词关涉秦皇岛;秦皇岛人名诗词;名诗词写于秦皇岛——《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内容的基本架构。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年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