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高雅之外别有用
张智辉
“对诗”免费游园,超然楼下“飞花争先”,济南这座诗城词都,再次将“诗词热”点燃。
诗可酬唱、应答,游戏、雅集,又不止于此。
诗为良媒,红叶传情。“红叶题诗”故事较为普及,版本很多。而棉袍传情示爱,更有戏剧性。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开元年间,玄宗下诏赏给边塞守军军袍,让宫女们缝制。一位边塞士兵在短袍中发现一首诗,上面写着:“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这位士兵不敢隐瞒,上报边帅,边帅又呈报朝廷。玄宗下令将此诗拿给六宫嫔妃宫女们看,并宣告说:“作此诗者只要坦白出来,我不降罪于她。”有一宫人上前主动承认,并称自己罪该万死。玄宗非常同情她,将这位宫女嫁给得到诗的那位兵士。后身缘成为今生缘。
诗不仅是月下老,成人之美,亦是助人康复的媒介,能疗疾,很治愈。有诗为证: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这首诗的名字叫《山村经行因施药》,作者陆游。
诗里说,一个儿子扶着老人等候在溪边,等谁呢?当然是陆游“医生”。儿子告诉陆游,老父亲的头风病一直没有痊愈,现在已经痛得不省人事,怎么办呀?陆游哈哈一笑,拿出自己的诗,读了几首,老翁突然醒来,满面红光,好了许多。
芎芷,指川芎和白芷,是祛风止痛的中草药。芎芷辈,代指医生。不用去求医生了,我诗读罢,他就自然醒来了。神不神?
看起来是有点神,但用诗歌医疗,在中国古代却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大诗人杨万里也写过一首《端午病中止酒》:病里无聊费扫除,节中不饮更愁予。偶然一读《香山集》,不但无愁病亦无。
端午节那天,杨万里正好生病,家里人不准他喝酒。节日里没有酒喝,诗人非常难受。偶然读到白居易的诗集《香山集》,不但苦恼没了,连病也没了。喜人不?
诗可疗疾变药方。当“始信人间别离苦”遇上“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人生在世不称意”遇上“柳暗花明又一村”,当“芒鞋踏遍陇头云”遇上“春在枝头已十分”,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断肠人在天涯”遇上“春有百花夏有月”“退步原来是向前”,治愈不?
神奇的是,诗不仅是爱情和健康的天使,还可助人“脱胎换骨”。唐代诗人张籍,酷爱杜甫诗。一日,他拿来一帙杜甫诗作,焚烧成灰,再以膏蜜相拌,全数吃下。之后抹嘴大叫:“我的肝肠从此可以改换了。”不知入腹的杜甫诗作起了多大作用,反正张籍的作品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占有着一席之地。
感而遂通,寂静照鉴。诗有奇用矣!
脱胎于劳动和生活的诗歌,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诗——就是中国人手心里的宝。
叶嘉莹先生说,古诗词里有高洁、美好的世界。面对这个美好的世界,可以敞开心扉、倾吐心声。它是清凉散,是百宝囊,是传说中的“树洞”。道是药方胜仙方。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杜牧连用“九不足”赞李贺之诗。相形之下,对诗之魅力而言,高山流水的知音有多少呀?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