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石泉(1)
高增荣
石泉县
不是江南胜江南,
秦巴山地有石泉。
青山绿水藏谋圣,
千古小城一洞天。
注:谋圣:鬼谷子,石泉县是鬼谷子的故乡,并且被认为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泉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鬼谷子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鬼谷子,作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谋略家,其思想不仅影响了纵横家,也对兵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历史记载和学者研究,鬼谷子曾在石泉县的鬼谷岭隐居,并在那里传授学问,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弟子,如苏秦和张仪。此外,石泉县还保存有许多与鬼谷子相关的文化遗迹,如鬼谷子庙宇等,这些都为研究鬼谷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江游船
一江碧水如明镜,
两岸青山似画屏。
船过浪拍人怡悦,
峰峦叠嶂美无穷。
石泉老街
夕阳斜照染城楼,
秀挹西江不胜收。
夜幕华灯织梦幻,
街旁店铺待宾留。
行人熙攘喧嚣至,
观景尝鲜兴味稠。
小二殷勤邀客座,
石锅鱼香满街头。
后柳镇
后柳滨江有码头,
游人到此乘船游。
始于唐宋通商贾,
兴盛明清产桐油。
木板房屋呈古意,
石阶街道响声悠。
英雄故里今犹在,
抗日范堂美名留。
注: 后柳古镇简介
后柳古镇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历史上后柳盛产桐油,人们沿江砌坎。修建油坊,出产桐油,故称“油坊坎”。清朝时期,称后柳镇,属怀柔里所辖。1931年称长春镇,1939年改称后柳镇。 古镇地处八亩田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汉江重要水码头之一。著名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王范堂故里。
康熙二十六年(1687)《石泉县志》记载:“大柳溪,昔年盛时,居民繁衍,其光景与邑等,今萧条无几矣。”后柳老街由下街、横街、上街组合而成“丁”字形。下街、横街临江而建,吊脚楼一家连着一 家,并建有上、下码头。上街则依地势,逐步升高,石板街道错落有致,铺面鳞次栉比,房屋均为木质列架,户与户之间均修有封火墙,整体结构布局与自然山水协调,颇具江南水物风貌。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特级教师,已退休。酷爱读书写作,吟诗作文数百万字,发表逾百万字;出版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篇《彩虹学校志》,均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多家图书馆收藏。对书法有兴趣,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忝列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