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㥬惶》
——记于甲辰年廿三日戌时
汪汉云
肥东地震震人心,伤痛难平百姓情。
昼夜不安心恍惚,天灾无测亦难防。
诗评:
1. **主题明确**:这首诗以肥东地震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无奈。诗歌的主题非常明确,情感真挚。
2. **语言质朴**: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直接传达了诗人的情感。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感受,增强了共鸣。
3. **结构紧凑**: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紧凑,节奏感强。这样的形式适合表达急促、紧张的情绪。
4. **情感真挚**:诗中“伤痛难平”、“昼夜不安”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心理状态,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助。
5. **哲理意味**:“天灾无测亦难防”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力感,也隐含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深秋吟》
汪汉云
雨后气温低,清晨着夹衣。
夏荷失颜色,秋菊展芳菲。
寒露侵玫瑰,冷风欺翠薇。
乾坤时有变,季节亦难违。
诗评:
1. **景物描写细腻**:诗中通过“雨后气温低”、“夏荷失颜色”、“秋菊展芳菲”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深秋时节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2. **对比手法**:诗中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夏荷失颜色”与“秋菊展芳菲”,“寒露侵玫瑰”与“冷风欺翠薇”,突出了季节变换的鲜明特点。
3. **情感丰富**:虽然主要描写的是自然景象,但透过这些景象,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比如“寒露侵玫瑰,冷风欺翠薇”不仅写景,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4. **哲理深刻**:“乾坤时有变,季节亦难违”一句,既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句话让整首诗的意境升华,富有哲理意味。
5. **语言优美**:诗句流畅,用词讲究,既有古诗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诗歌的清新。整体上,语言优美,读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