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释义】
单纯地广泛记诵,只会助长一个人的傲慢之气;知识学得太多,却可能使人利用知识去做恶事;见闻广博,有时只是让人更加肆意地狡辩;辞章华丽丰富,往往只是用来掩饰虚假和伪装。
【意悟】
阳明先生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学习与修养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提醒我们,知识的积累、见闻的广博以及辞章的华丽,若不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反而可能成为个人品德成长的阻碍。
记诵广泛、知识丰富本是好事,但若缺乏谦逊之心,便易滋生傲慢;知识本是用来造福社会的,但若被用于不正当的目的,便会成为恶行的帮凶;见闻广博本应让人更加明智,但若只用于狡辩和诡辩,便会失去其真正的价值;辞章华丽本是文采的体现,但若只用于掩饰虚假,便会沦为虚伪的工具。
因此,我们在追求知识、广博见闻和锤炼文采的同时,更应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只有内心充满善良、正直和谦逊,我们的知识和才华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总之,这段话以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学习与修养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告诫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才华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提升,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心即理,悟透此道,则言行一致
知行合一,践之于行,方显真章
致良知,持之以恒,心灵得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