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我的诗路人生》连载之十五
作者:东方剑
后来不出半年时间,我就适应了机关干部工作,尤其民政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在县民政局指导下很快熟悉了业务。各种簿卡、帐册,各种政策、法规都能理顺并熟练掌握。
在深入调查各村贫困户时让我深受震撼,尤其是在永和村深入贫困复员军人焦玉清家调查贫困情况,看到这家即将倒塌的房子,大冬天房盖露天。屋子里全是白霜,炕上就一床破被盖着两个瑟瑟发抖的孩子。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心里想,这都八十年代了咋还有这样的户呢?通过了解才知道,焦玉清由于长年有病,干不了重活。他老婆也是精神有病维持不了生活,所以就把日子过成了这样。
通过调查了解,全公社像焦玉清这样的极贫户还有十几户。我的心情感到十分沉闷,也感觉到肩上担子的份量是多么沉重!我首先把这种情况向党委作了汇报,然后又多次跑县里找民政局争取救济款。又深入各贫困户所在的大队和生产队找领导研究如何解决。后来总算有了点眉目,由生产队负责修房子和解决部分口粮,由民政局争取来的救济款解决基本生活物资。然后还要考虑如何扶持脱贫,变输血为造血。经过县、公社和基层大、小队的努力总算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完全达到脱贫得需要长时间的扶持和努力才能实现。
(三)
一年后,民政工作刚刚有了起色,公社党委换届我被选为党委委员,分工负责组织工作。这样岗位又变了,由民政和统计助理变为党委组织委员。瞬间觉得肩上的担子又加重了,因为组织委员属于公社领导核心成员,肩负的责任重大。具体负责党的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干部考核和人事管理等重要职责。干不好很容易出现责任事故,给党的工作造成重大损失。考虑到能够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是党的信任,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节点。所以必须干好,决不能辜负党委的信任。
这项工作首先要求思想必须过硬,要坚定不移的按照党的思想路线前进。其次笔杆子必须过硬,除了大量的党内基础文档资料管理及各种表册填报整理外,还要经常撰写党内、党外的各种报告、计划、总结以及各种会议的材料,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是干不了的。但是对于我一个教过中学语文的人是不成问题的。从另外一种意义来说,大量的写作对于我的诗路人生也是个不断提高、不断加强的过程。
在做好本职业务外,还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下乡包队。当时公社干部工作和下乡实行“五、十”制,即每半月下乡包队十天,处理业务、汇报和安排工作以及休息共计五天。下乡十天必须与群众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极特殊情况绝不允许回来,如有违者在干部会议上严肃批评。记得那时有两位干部因家里有事未经允许偷着回来,在会议上被张书记批评得痛哭流涕。
(四)
在下乡包队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难题和故事。
一九八二年春,我被分工到耕读村包队,由于八一年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粮食严重减产,生产队经济一蹶不振 。两个生产队的队长都撂挑子不干,生产队领导班子基本瘫痪。当时我和公社干部杨久信共同包队,每人代理一个生产队长,白天组织带领社员劳动,并且亲自带头干,刨搂茬子,身背柴油桶烧荒,往地里送粪,晚上开展工作落班子。
那时正是备春耕的大忙季节,由于去年受水灾影响,生产队经济非常困难。人吃、马喂、种子、化肥等都很成问题。我除了主持生产队工作还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还要和大队党支部书记经常跑银行,跑供销和其他单位联系资金、贷款、生产资料等。忙得不可开交,不到一个月体重由一百七十多斤掉到一百五十来斤,皮肤晒得黑又亮,和农民一个样。到县里开工作会,组织部领导和同志称我为老农。
将近一个月好不容易把生产队班子落了下来,工作总算走上正规,我也松了一口气。在新班子带领下,抓革命促生产,生产队有了新气象,到秋天取得了农业大丰收。(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