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科学家的故事,颂建设祖国的英雄”(七)
《钱三强的故事》
文字整理:慧日长辉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浙江湖州人,1913年生于浙江绍兴,不满4岁就识字背书。父亲钱玄同是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与众不同”,他不对学习成绩做严格要求,而是注重引导对学习的兴趣,钱三强从小就形成了善于学习、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学生,13岁时就成了班篮球队队员,他在比赛中的拼搏精神和集体意识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有一个体质不如钱三强,比较瘦弱的同学给钱三强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他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钱玄同看见,他认为“三强”这个名字很好,勉励儿子“德智体”都强,并从此改名“钱三强”。
1929年,16岁的钱三强考入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同时还学习本科的课程,三年后他考入清华大
学物理系。1937年参加中法教育基金会招考公费留学生考试并被成功录取。
1940年,钱三强取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在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后,夫妻二人在研究原子核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凭借这一成绩在世界物理学界崭露头角,法国科学院向钱三强颁发物理学奖。第二年他升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导师。1948年钱三强放弃在法国的优越条件和待遇毅然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担任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
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投身于原子能的开创事业,成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创始人。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拒绝提供原子弹的有关资料还将专家全部撤走,以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自行研制原子弹与氢弹,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钱三强,具有宽阔的胸怀、勇挑重担的气魄以及杰出的组织才能,他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高风亮节,受到全社会的仰慕、爱戴和尊敬,他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世代传颂,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