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拣地斑
作者/陈和强 朗诵/糖 果
我们土话叫地斑的东西,普通话应该叫地耳 。
那是一种味道儿很独特的菜,样子类似新鲜的黑木耳,但个体没有那么大,口感没有黑木耳有嚼头,水分大,有些爬。这东西与山上的野小蒜拌食,风味绝佳,用于卷饼子吃,又是绝配。因此,我们生雨后,当然是久雨之后,地里不许踩踏,寻不成猪草就上大坡岩捡地斑。我们那时春末到中秋,基本是不穿鞋,下雨天更不可能穿鞋,因为那时穿的鞋都是母亲或奶奶做的布鞋,鞋底是细麻绳纳的千层底儿,见水见泥很容易沤烂。
大坡岩是生产队地顶上的一面山,不算高大,山体从东到西呈弧形,像圈椅背,因此,大河南也算风水宝地,后来知道此山叫留亭山。
那时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尽是杂草和灌木,路是石渣路,都是放牛娃採踏出来的,左右相连上下沟通,远看山上的小路像龟背一样,杂草被小路分割的一块一块的,我们赤着脚就在那小路和杂草丛中找寻那或孤生或成片像耳子一样的东西,偶尔还能遇到小蒜,不能直接拔,而是拔开周边泥土,捏主根部轻提,这样才能连地下的蒜孤蔸完整的拔出来。
拣回的地斑,缠有泥土和草梗,要用清水淘洗摘拣,然后等着母亲来处理它们,或用小蒜凉拌,或炒了卷饼子,也可以做包子,无论怎么吃,都是改善生活的美味。所以只要下一天雨,雨渐小,不用大人安排,小伙伴们一群一行都上山了。

作者/陈和强,公开出版长篇小说《伎陵城》,中国作家网连载长篇小说《汉韵别弹》,长篇小说《期待之光》入选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发表中篇小说、散文多篇,有散文辞赋作品被《旬阳县志》《人在旅途》《太极文化》等集收编。

主播简介:糖果,用简单诠释纯净,用声音温暖心灵,用语言漫步网络,用情感和音乐诠释文字的韵律,用初心荡涤浑浊……坚持用真实的声音传播一切真善美。


南京头条编委会精英团队
顾问:风鸽/李凤阳
编委:孙杰浩/马运琪/美美
审稿:赵贤龙/万俊卿/思羽/单色梦/毕绪金/高鑫/萧瑟秋风今又是/翁德云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主播:桃子/林海/阿红/小舟/傲荷/蓝天/大壮奶奶/良友/美丽阳光/美美/铿锵玫瑰/蒙古人·大生/素心如雪/晴耕雨读/芳草青青/依然/雯萱/燕子/凝若冰澜/紫氣東來·木蝴蝶/爱莲/室静兰香/可贵/沙漠玫瑰/海丹/憧憬/新心民敏/淡淡的茶香/烟雨/暖暖/细细的雨/心中的太阳/舒心快乐/鸿元/赵海峰
关于赞赏:阅读量达到4万人以上,点赞人数达到20人以上,留言人数达到20人以上,返实际到帐金额的60%,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返赞赏金。
1 西楼文苑八周年诗词选编
2 西楼文苑八周年诗词续编
3 西楼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