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母亲,就没有了故乡
作者:刘汉江
再过两天,农历二月二十七,就是我母亲的生日。假如她还健在,已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了,可她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平时工作很忙,今天难得空闲些。同事们都出去办事了,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空荡荡的很安静。我又想起了母亲,信手写点文字,纪念母亲的生日和她去世二十周年。
母亲的一辈子都是在艰辛贫寒、泪水汗水中度过的。她很小就失去了双亲,童年靠替一个远房亲戚家割草养牛糊口度日。母亲在世的时候,每次回忆起这段往事,总是泪流满面甚至痛哭失声。成年后,和我父亲生了我们姊妹五个,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把我们一个个拉扯大,还没有来得及享一天福,就积劳成疾,患上了癌症,过早的离开了人世,让我们尽孝无门……
在我情感的天平上,母亲和故乡很重很重。我甚至这样认为,母亲就是我情感的故乡,故乡一如生我养我的母亲!我对故乡的情结来自于对母亲无法割舍的怀念和对母爱的那份无法摆脱的依赖!
后来,我进城工作,在买房子的时候,我还选择买在离故乡近一些的地方,尽管母亲已经不在了,毕竟故乡是母亲的安魂之处,故乡的树木像是母亲的身躯,故乡的河水像是母亲的乳汁和血液……
母亲离开我们以后,我与故乡渐行渐远,在我的心里,没有母亲的故乡已经不能叫做故乡,充其量只能算作老家了。而我在故乡的老家也早已被拆迁了,现在在我的出生地再也找不到故乡或是老家的影子了。
我忽然觉得自己如此的孤独和无助,没有了母亲,也没有了故乡!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