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
石营长的青春旧事儿(之一)
编剧:张令水
(此作品由杨联魁导演,改编为《乡路》在全国公映,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晋西北某山区。少校石路探亲回乡,加入了乡亲们开山修路的行列,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回部队后,部队接到整编的命令,部队精简,石路转业回乡。影片展现了当代转业军人的高尚情怀和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赤子之心,同时叙述了几段曲折的情感故事。
慧芬和丈夫柱子与石路都是高中毕业同学。在隧道排除哑炮时,柱子不幸遇难,石路与村委会各拿出一万元,安抚救济遇难的慧芬一家。当年,石路曾与玉兰相爱。二人来往信件被喜欢玉兰的本村信贷员仁良扣押,致使石路与玉兰二人产生误会,终未成为眷属。岁月平缓了慧芬失夫的悲痛。她渐渐喜欢上了处处关照自己一家的少校石路。慧芬悄悄给石路做了数十双写着路子的鞋垫……少校石路怀有中国人的慈善之心,他仅仅是出于对慧芬不幸遭遇的同情而绝非爱情。女大学生周洁与石路一见钟情,二人渐渐相爱。
玉兰临产,其倒插门女婿宝才外出打工没有回来。石路和村长等干部用担架抬玉兰出山去医院,不料玉兰将孩子生在了山路上。李倔头坚决不让修路的路线走自家的坟地。李倔头的儿子虎子与宝才发生冲突争执,期间误伤了前来劝说吵架的石路。玉兰提一篮鸡蛋前来看望,交谈中方知当年真相,玉兰哭了,她情不自禁地靠在石路的肩头。石路劝玉兰好好与宝才过日子,宝才来找玉兰,看见了眼前的一幕。伤心的宝才躲到施工隧道,玉兰找丈夫回家,二人的一席话使歉疚的仁良更加痛心。
施工中,石路为救宝才而负伤,村长和宝才等村民用担架把石路送到县医院。慧芬连夜赶到医院看望受伤的石路。慧芬晕倒,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为给慧芬看病,石路提出终止修路。慧芬不依,离院出走。石路沿黄河岸边找慧芬。慧芬怀着美好向往,安详地死在了石路的背上。(带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歌响起)……周洁为自己选择的恋人石路的举动,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两年后,弯弯的乡路连起了山里山外的世界。



1、半山腰 日外
“嘭、嘭、嘭,”数声炮响。
碎石洒落,尘土弥漫。
2、山腰隐蔽处 日外
施工打扮的石路和柱子警觉的听着、数着爆炸声响。
炮声停止,一片寂静。
石路:“哎,咋不响了?有两个炮呢。”二人抬头小心的看着洞口。
柱子回头和石路说:“注意,再等一会儿再说!”
3、隧道外 日外
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和一片麻炮声,明显是过年的气氛。
村长、仁良和十几个施工的村民陆续坐下来,围着燃烧的旺火,端着碗喝着姜汤。
慧芬提着暖瓶给众人碗里倒姜汤:“天冷,喝些姜汤,暖和暖和身子”。
石路和柱子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走过来。
慧芬从筐里取出碗给石路和柱子倒着姜汤:“快来喝碗姜汤,暖和暖和。”
石路接过慧芬递来的姜汤,一口气喝完:“嫂子,今天腊月二十三了吧?”
慧芬又给石路添着姜汤:“嗯,腊月二十三,该贴上窗花过小年了。”
村长:“慧芬,你剪的窗花好看,我家的窗花还是你给剪了吧”
慧芬给众人添着姜汤,她高兴地笑着:“行。”
村民甲:“慧芬手巧,剪啥像啥。”
柱子一口气喝了姜汤:“剪窗花好说,把钱准备好就行了。”
村民乙:“啊呀,看这老婆汉子,两口子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人家是胳膊肘不外拐啊。”众人大笑……
慧芬把碗收拾好放在筐里:“去去,你就能瞎说。你给钱也不剪。”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慧芬提上筐和暖瓶往村里走去。
石路起身在旺火上烤了烤手,边向洞里走:“过年了,是该准备些年货了。”
村长看着石路:“哎,路子,你干啥去呀?”
石路边走边回头:“刚才有两个哑炮,我去看看。”他摸了摸头,又回来捡起地上的安全帽戴在头上,他转身往洞口走着。
柱子已起身抢先向洞内走去,回头说到:“路子,我去吧。你从部队回来探亲过年,这开山修路的事儿不能老让你忙乎,我去看看排处一下就行了。”
石路冲着洞口里的柱子高喊:“好来,你小心点儿。”
山洞里传来柱子的声音“放心吧!”
慧芬往村里的方向走着……
柱子往洞里走着……
一直走进黑暗里……
4、隧道内 日内
黑暗中“嘭、嘭”两声震耳欲聋的炮响。
5、隧道外 日外
石路被爆炸声惊住,他紧张地看着洞口。
慧芬被爆炸声惊住,她回头紧张地望着山上的洞口。
所有的人被震惊了,都静止不动,紧张地看着洞口。
石路疯了似地跑进洞口,灰黑暗中,石路撕心裂肺地惊喊着:“柱子——!”
慧芬手里的筐和暖瓶“哐啷”掉在了地上。
推出片名
乡 路











6、慧芬家 日内
柱子娘在炕上有气无力地靠在一摞被子旁,眼睛失神地看着窗外。
胳膊上戴着黑纱的小金亮靠在奶奶身边。
慧芬手里端着一盆柴火神情木然地走进门,她将柴火放在锅台上,打开灶火盖,准备烧火做饭。
石路(这里可以穿少校军装)和村长走进门,二人很同情地看着一家老小。
村长:“老嫂子,想开些吧。”
慧芬回头看见石路和村长:“叔,路子,你们坐吧。”
石路看着炕上的柱子娘走过来:“婶,您老注意身体。”
柱子娘眼里溢出泪花:“哎……我没事……”
慧芬低头默默地将柴火往灶里放着。
村长看了看一老一小:“唉,老嫂子,想开些,事已经出了,咱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以后咱们还要继续过日子。
”柱子娘有气无力地:“嗯……”
石路和村长对视一眼,村长掏出信封:“慧芬,这是我们点心意,里面有路子的壹万块钱和村里老少爷们凑的壹万块钱,总共两万块,你拿着。”
慧芬放着柴火停下手,她没有回头,片刻,她又往灶火里放柴火:“叔,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这钱我们不要。”
石路接过村长手里的钱放在炕桌上:“慧芬,柱子是为咱村修路遇的难。我和柱子从小一起长大,你、我和柱子咱都是高中同学,家里有困难,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慧芬放下手里的柴火转身走到窗前,看着窗花,从背影看出她的肩在颤抖。
慧芬克制着,眼里含着泪花走出门外,转向自己住的房屋走去。
石路看着慧芬走去的背影,他慢慢转身又看着柱子娘:“婶,我小时候,天天来你家里和柱子玩,饭熟了坐下就吃,吃完了,一抹嘴就玩去了。您待我就像待自己的亲生儿子,我也就像这个家里的人一样了。”石路说着眼里已含满了泪花,
柱子娘泪水又涌出了眼眶……

7、慧芬屋 日外
平柜上放着柱子的遗像,慧芬坐在炕沿边,爬在平柜上抽泣着,她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抬头泪汪汪地看着柱子的遗像。
石路走了进来,他走到平柜前看着柱子的遗像,石路眼睛湿润。
他看着慧芬:“慧芬,以后家里有困难,咱大家一起想办法。”
慧芬克制不住自己哭出了声……
石路含着泪花:“慧芬,柱子实际上是救了我,要不,那天走进山洞的就是我了。”
村长进门来看着慧芬:“慧芬,不要哭了,你的身体可不能垮了,这个家还得靠你撑着。”
慧芬伤心地哭着,她又克制住哭声擦着眼泪……
8、玉兰家院 日外
山村农家院子,三间石窑,门前放着些农具。石头砌的院墙上,垛着许多树枝、干草。玉兰娘端着一小锅猪食从屋里出来,猪食上面放了些干的麦麸米糠之类的东西。她来到院中的猪食槽边,放下锅用勺搅着猪食,嘴里吆喝着猪来吃食。
她边吆喝边用勺往槽里舀着猪食。
两头小猪和几只鸡跑来抢着吃食。

9、玉兰家院门口 日外
身穿军装的石路心事重重来到院门口,他看见了玉兰娘正在喂猪。
(他停步看着院里的玉兰娘,定神想了想走进院子。
10、玉兰家院 日外
玉兰娘用勺舀着猪食,忽然,发现石路走进院,她愣怔一下,瞪着眼睛看着石路。
石路看着玉兰娘不知说什么好:“婶……”
玉兰娘盯着石路,看着看着来了气:“你来干什么……啊!”
石路不好意思地:“婶,过年了,我……我来看看您,玉兰她……”
玉兰娘生着气:“哼!你还有脸来看我?……玉兰让你把魂都勾走了,你当了军官,就不理她了!啊!你还算个人吗?你走吧!”
石路瞪着眼睛吃惊地看着玉兰娘:“婶,您……您说什么……”
玉兰娘生气地:“我说什么你还不知道呀!你走吧!”
石路:“婶……”
玉兰娘:“你走吧!你走啊!”
石路看着玉兰娘,想解释一时也不知说什么,突然话风已转“婶,过去您对我的好,我心里都记着呢。快过年了,我来看看你……玉兰她们过年要回来了吗?”
玉兰娘生气地轰打着几只鸡:“走……去……去!(指桑骂槐的)你这不要脸的,又想来吃食?去去去……”
石路从衣袋里掏出贰佰圆钱:“婶,我回来一直没过来,过年了,这钱,您自己买些想吃的吧……”
玉兰娘起身追打着鸡走开:“去!去!”她转身走进屋里。
石路将钱放在石桌上,用桌上的碗压在钱上,他环视了一圈曾熟悉的院子转身走出去。
玉兰娘撩开棉门帘看了看门外,发现石路已走远,她走出门,看着院外石路走去的身影,她低头看见石桌上的贰佰圆钱,走过来拿起钱,走到院门口看着远处。

11、村委会院里 日外
村民们在院子里闹事要钱,众人七嘴八舌地吵闹。
石路、村长和仁良站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给村民们解说。
村民甲:“好不容易修条路,这下可好又修不成了。”
村民乙:“算了算了,我们不修路了,把钱退给我们吧!”
村长向村民们喊着:“哎——,大伙儿安静安静,我说一下,刚才我们商量过了,修路集了大家的钱,现在遇到了意外情况,暂时先停一停。路子说了,他想办法还钱,两个月就还给大家。”
石路看了看村民们:“大爷大娘,叔叔婶婶们,乡亲们,我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和你们说,咱村修路,这是一件大事、好事,这牵连着咱每家每户的利益。咱村要能有条好路,村里的山货,就不愁运不出去,咱富裕的日子就会有盼头。”
村民们都不说话了。
石路继续说着:“柱子为咱打隧道修路,贴上自己的钱,又贴了自己人。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咱村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相信咱村的子孙后代都会记住他的。”
玉兰娘听着石路的话,不满地瞥了一眼石路。
李倔头抽着烟一直没说话。
老婆婆:“唉,柱子死的太可惜了。”
玉兰娘:“这下可苦慧芬了,家里留下妻儿老小的,以后那日子可咋过呀。”
老者甲:“嗨,咱这几辈子没修路,这不也过的挺好吗。”
老者乙对李倔头说:“我看柱子出事,是惹恼山神爷了,事先要请刘半仙来看看,指点指点,肯定不会出这事。”
李倔头抽了口烟:“是啊,这山哪能说刨就刨?说炸就炸?那还能不出事?哼,要我看,再胡闹下去还会死人了!”
玉兰娘:“是了啊,不能再让他们胡闹了。”
众老者七嘴八舌:“对,是的,得想个办法……”
村民甲:“柱子出事和咱的钱有啥关系?啊?……”
村民乙:“咱出工出钱是开山修路,不是给柱子家出的?”
这时慧芬从人群一侧走过来,村民们看到了慧芬,都不说话了。
慧芬走到村长和石路身边,她看了看石路和村长,又转身看着乡亲们,她克制着自己的悲伤情绪:“大爷大娘、叔叔婶婶们,柱子死了,他欠下的钱不会死,有我,有他的儿子呢!现在……柱子死了,咱一村的人不能让这条隧道也死了……”慧芬哽咽了,她眼泪流了下来。
村民们不说话了。
柱子娘含着眼泪慢慢走来。
玉兰娘和几个老婆婆低头抹着眼泪。

12、慧芬家 夜内
柱子娘躺在炕头,小浩浩依偎在奶奶身边已经入睡。
锅台上熬着汤药,慧芬边洗衣服边思忖着什么,她拧干衣服,将盆里的水倒在桶里。
柱子娘:“芬,快睡吧,你也累一天了。”
慧芬:“娘,我一会儿睡,快洗完了。”她提起地上水桶走出门去。
13、慧芬家院 夜外
星光闪闪,照耀着院内。
慧芬提着水桶,走进厕所将水倒掉,转身走到院子,她仰望着天空,长长叹了口气,舒缓了一下惆怅的心情。她听到一墙之隔的石路家,传来保命爷爷和石路的说话声。慧芬无意地回头看了看石路家电灯还亮着,她思忖着转身走进屋。
镜头升摇到石路家院。
14、石路家 夜内
破旧的窑洞,炕桌上放着一碗冻海红果和一碗红枣。
保命爷爷坐在炕沿边上,脚伸在小木凳上的盆里,石路在给爷爷洗脚、搓脚。
老人抽着烟看着石路:“路子,爷爷知道你的心事,你想说就和爷爷说说。”
石路抬头看了看爷爷:“爷爷,柱子出事给我婶家里带来了很大的伤痛,也给修路带来不小的困难。”
保命爷爷吐了口烟:“唉……是啊,你婶家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慧芬更难了。”
石路给爷爷搓着脚,听着爷爷说话。
保命爷爷抽着烟:“咱和你婶家相处了一辈子,俩家人就像一家人一样,这些年,你在部队,柱子像你一样,咱家里里外外的重活,都让柱子给包了……”
石路:“爷爷,以后我会关照我婶她们的。”
保命爷爷抽着烟想着事:“路子,爷爷知道,你心里还有事……你回来,没见上玉兰,爷爷知道你心里难受。”
石路叹了口气:“爷爷,您不要操心我的事了。”
保命爷爷:“唉,你岁数不小了,自己的事也该考虑考虑了。”
石路:“爷爷,我会考虑的。”
保命爷爷抽着烟看了看石路:“玉兰招了个倒插门的女婿,她跟上女婿去外地了。”
石路用毛巾给爷爷擦着脚:“爷爷,我知道,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不再想了。”
保命爷爷抽着烟,心疼地看着石路。
石路端开洗脚盆,坐在小木凳上,拿指甲剪给爷爷剪着脚趾甲:“我这次回来探家过年,就是想顺道帮着村里修修路。咱村祖祖辈辈的人,就盼望能有一条通往山外的路,自古以来,咱这山沟沟里,就是因为没有一条好路,所以,咱祖祖辈辈就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
保命爷爷吐了口烟:“是的。”
石路叹了口气:“如果咱村有条好路,也许柱子哥就不会死。或许,我也不会成为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保命爷爷:“唉,说起来,爷爷就心疼啊,你的爹娘,就是因为没有条好路吃的亏呀,他们就是在咱这山梁上遇的难……”保命爷爷深思地回忆。

闪回
15、山梁上 日外
石路父母坐着毛驴车跑在山梁上。
石路母抱着两岁的小石路:“娃娃烧的厉害了,快点。”
石路父:“驾,驾!”颠颠簸簸的驴车后面拖起一片尘土。
驴车跑在狭窄的危险处停下了。
石路父跳下了车,拉着驴缰绳慢慢走。石路母抱着小石路还坐在驴车上。
突然,一个车轮滑向一边,驴车悬在山崖。
石路母喊:“啊呀,快点快点!”
石路父喊:“快下车!”
石路母抱着小石路跳下了车。
整个驴车悬在了山崖,小毛驴使劲的拖着车却动不得。
石路父拽不动车,高喊:“快把孩子放下过来帮着推推吧!”
石路母过来帮忙,俩人还是拽不动。石路父抽出一只手使劲拍打驴:“驾!驾!”
驴蹄蹬空了,驴和车下滑。
缰绳套住了石路父的脚,他被拉倒。
石路母双手拉着石路父的胳膊,俩人在一瞬间被拉下了山崖。
这时,放羊的保命爷爷从山坡跑来,扔下放羊铲,爬到山崖边往下看。他被吓的失魂落魄张着大嘴,他一屁股坐了下来,喘着粗气。他抬头看见地上,用被子包裹着的小石路。保命爷爷慌忙过来抱起小石路,无望的看着山崖下……

(闪回结束)
16、石路家 夜内
石路含着眼泪:“爷爷,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是我的恩人,乡亲们都是我的恩人,您和乡亲们把我从一个孤儿养育成人,我才有了今天。”
保命爷爷:“唉,爷爷一个放羊的单身汉,没有村里的百家饭,爷爷也很难把你养大呀。爷爷就是盼着你长大成人,盼着你将来能有出息,盼你早日娶个媳妇,成了家,爷爷就放心了。你九泉之下的父母也就心安了。”
石路流下了眼泪:“爷爷,您放心吧!”
17、玉兰家院 日外
玉兰娘围着围裙,从柴房抱着柴火走到家门口正要进门,玉兰拎着一个提包走进院子:“娘。”宝才背着一个大包,双手拎着两个提包,乐呵呵地跟在玉兰身后。
玉兰娘回过身惊喜地:“玉兰,你,你们回来了?”
玉兰看着娘高兴地走了过来:“娘,回来了。”她上前拉着娘的胳膊看着娘。
玉兰娘高兴地看着玉兰和宝才笑着:“快进家吧。”仨人高兴地进家。

18、玉兰家 日内
玉兰将提包放在地下,玉兰娘紧忙放下柴火,上前帮宝才放下背包。
玉兰靠在炕沿边:“娘,我想死你了。”
玉兰娘将宝才的包,放在边上顺口说到:“走了一年也不回来一趟。”
宝才乐呵呵地挠了挠头:“娘,主要是有活干不完,再就是路太远了。”
玉兰看了看宝才:“我娘要做饭,你快帮着烧火去吧。”
宝才高兴地:“哎,我去烧火。”他紧忙抱起柴火,放在锅灶前烧火。
玉兰打开提包:“娘,我给你买了一件上衣,还买了两块布料。”
玉兰娘看了看玉兰:“就能瞎花钱。”她转身对宝才:“宝才,你歇会吧。”
宝才往灶火里放着柴火:“不用,我不累。”
玉兰边说边提起包,撩起褥子,要往褥子下面的毡垫上放包:“娘,我还买了些年货,吃的用的都有了。”忽然,她发现褥子下有贰佰块钱:“娘,钱咋放这了?”
宝才端着炭盆走出远去。
玉兰娘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玉兰,转身拿盆去舀水:“石路回来了,这钱是他的。”
玉兰吃了一惊,瞪着眼睛看着娘:“娘,他来过了?”
玉兰娘:“嗯,来了,放下贰佰块钱,就走了。”
玉兰听着娘的话,她像傻了一样,呆呆地……
19、石路家院 日外
石路用劈斧在劈木柴,他无意间从墙头上看到了慧芬家院的慧芬,正往驴背上套着驴车套,慧芬很费劲地将驴车拉过来套在驴背上,她又把缰绳拴好。
石路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着慧芬,他想了片刻,放下劈斧,抱起劈好的柴火走出院门。

20、慧芬家院门口 日外
慧芬将绳子和水桶放到驴车上,赶着驴出门,石路抱着柴火匆匆走进院门,挡住了慧芬的去路,二人对视着。
石路看了慧芬片刻:“慧芬,我去拉吧。”说完将柴火放到院里。
慧芬:“不用了,我去。”她赶着驴车往院外走。
石路追过来,取过慧芬手里的驴缰绳:“你回去吧。我帮你去拉”石路拉着驴缰绳走去。
慧芬站在门口,看着石路赶着驴车远去。
21、慧芬家院 夜外
院中燃烧着有一米多高用炭块垒起来的旺火。
老人的手抓着孩子的手,颤颤抖抖地用香火,点燃了鞭炮。
院里树杈上吊着一长串炸响的鞭炮。
保命爷爷抱着小浩浩躲闪开炸响的鞭炮。
小浩浩高兴地拍手喊叫:“噢,噢,过年喽,过年喽……”
保命爷爷蹲在地上搂着小浩浩,乐呵呵地看着炸响的鞭炮。
保命爷爷起身拉着浩浩:“浩浩,来,转两圈旺火,转了旺火,咱一年不得病。”
保命爷爷拉着浩浩,围着旺火转圈,浩浩转着跑了起来,高兴地喊着:“噢、噢、噢……”

22、慧芬家 夜内
锅台下灶火正旺,后锅里冒着热气,石路在灶台的面盆里揉着面。
慧芬在炕沿边的案板上默默地擀着饺子皮。
柱子娘盘腿坐在炕上包着饺子,听到院外的鞭炮声,她抬头看了看窗外,眼里溢出了泪花,她低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继续包着饺子。
石路看见老人伤心落泪,他心疼地看着老人,低头又揉着面。
慧芬看了看柱子娘,想安慰老人,一阵心酸,她克制不住自己,眼泪溢了出来,她紧忙背转身默默地擀饺子皮。
柱子娘包着饺子,抬头看着慧芬忙碌的身影,眼泪又溢了出来,她紧忙擦着眼泪,掩饰地:“芬,你听,过大年,把这一老一小高兴的……”
慧芬头也没回,擀着饺子皮:“过年都高兴了!”
小浩浩从门外高兴地喊叫着跑进来:“奶奶,奶奶,我放炮了……”保命爷爷乐呵呵地跟了进来。
柱子娘忍着伤痛,装着笑脸:“噢,放炮了,奶奶听见了。”
慧芬擀着饺子皮:“保爷爷,您上炕做会吧。”
保命爷爷边答应边脱鞋上了炕,坐在炕头上,拿着烟锅往烟袋里装烟。
石路揉好了面,他将面盆放在炕上,拍了拍手,从裤兜里掏出二百元钱,他将浩浩抱在怀里,坐在灶台边:“浩浩,过大年了,叔叔给你压岁钱,你有了压岁钱,就又长大一岁了。”
浩浩:“叔叔,有压岁钱就长一岁呀?”
石路:“对,有压岁钱就长一岁。”
浩浩:“叔叔,你天天给我压岁钱,我天天长一岁。”
一句话逗得全屋人笑起来……
石路笑着将二百元钱放进小浩浩的衣服兜里“好,叔叔天天给浩浩压岁钱。”
柱子娘开心笑着对浩浩:“浩浩,过大年才有压岁钱。”
浩浩:“奶奶,我想天天过大年,叔叔就天天给我压岁钱了”
全屋人闻听一阵欢笑,笑声荡漾在夜空……

23、玉兰家院 夜外
院子中也垒着一米多高的旺火,宝才在旺火上点燃了香,他拿着香转身蹲下来,用点燃的香火,小心翼翼地点着放在地上的二踢脚鞭炮,他颤颤抖抖地点炮,点不着。
他用嘴吹了吹香火,又颤抖地点炮,炮点燃了,他被吓的用手捂着双耳。
天空二踢脚炸响(特写)。

24、玉兰家 夜内
玉兰坐在炕上,被放炮声吓的一颤,她脑火地向院外喊:“你别放了行不行!”
玉兰娘在盆里拌着饺子馅:“大过年的,那有不放炮的?”
玉兰不高兴地:“把人吓死了。”
宝才乐呵呵地走进来:“嘿嘿,我放完炮了,咱这就开始包饺子。”
玉兰不高兴地瞅着宝才:“你别包了,看你那手!”
宝才看了看自己的手:“我,我洗洗就干净了,嘿嘿……”他拿起洗脸盆去舀水。
玉兰坐在炕上,眼睛盯着新贴的窗花,呆呆地看着院外想心事。

25、玉兰寝室 夜内
宝才睡在后炕,轻声打着呼噜。
玉兰睡在一边,睁着眼睛想心事。听着宝才的呼噜声,玉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玉兰起身披上衣服,坐在炕边,呆呆地望着窗外想着心事,她眼泪溢了出来。
宝才吧嗒着嘴翻了翻身,伸手去搂身边的玉兰,他发现玉兰不在身旁,抬头寻觅见玉兰坐炕边,宝才紧忙起身来到玉兰身后:“玉兰,你,你咋没睡呀?”
玉兰慌忙擦了擦眼睛:“我,我睡不着。”
宝才转过来:“玉兰,你哭了?”
玉兰躲闪着宝才的眼睛:“没……没,你快睡吧。”
宝才:“你,你咋了?”他莫名其妙的看着玉兰。
玉兰:“睡吧。没事儿!”她转身躺下,宝才也跟着躺下。
宝才搂着玉兰:“玉兰,你咋了?”
玉兰:“我……宝才,我跟你说过,以前,我处过朋友……”
宝才:“噢,我知道,你给我说过。玉兰,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不嫌你。”
他安抚的把玉兰搂在怀里:“以后咱好好过日子就行了……啊……”
玉兰流出了眼泪。
宝才:“咱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凭我的手艺,咱能过上好日子。等这年过完了,我早些走,挣了钱,回来好好的养活你、养活咱娘,养活咱将来的娃娃,等你生娃娃的时候,我给你多买些营养品回来。”
玉兰叹了口气,闭上眼睛:“好,睡吧。”

26、慧芬家 昏内
炕桌上放着几盘小菜。保命爷爷坐在炕头上抽烟,石路和亮亮围坐在炕桌边准备吃饭,慧芬从灶台上的锅里,往饭盆里舀着羊肉汤。
柱子娘端着热气腾腾的莜面篓篓和莜面鱼鱼放在桌上:“路子,老话说,待要走三六九,待要回家二五八,你明天要回部队去了,婶给你吃顿羊汤泡莜面,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饭,来,快吃。”
石路:“婶,我就爱吃您做的莜面,咱们一起吃。”众人准备吃饭。
柱子娘听着石路的话,眼里溢出了泪花,她将筷子放在桌上,擦着眼泪。
慧芬用勺往石路碗里舀着羊肉汤,石路看着慧芬:“慧芬,你也一起吃吧”
慧芬看了看石路点了点头:“嗯,一起吃”

27、村口外 晨外
村长、仁良、保命爷爷送石路来到村口。
村长:“路子,你这次回来,给咱村里出了大力,花了钱,乡亲们都记着你功劳了。”
石路:“叔,小时候,没有乡亲们对的我关怀,我就不会有今天。我出钱出力,这是应该的。这条路修不通,咱村就富裕不起来,咱还要过贫穷的日子。”村长:“说的是,眼下这情况,就慢慢来吧。”
保命爷爷和仁良默默地跟在后面。
慧芬拿着一小布袋追上来:“路子,这花生和果子,你带路上吃吧。”
石路接过慧芬手里的小布袋:“好,谢谢,我拿上了。”
玉兰从村口跑来,她跑到一颗大树后悄悄地看着远去的石路。
跟在人群后的仁良,无意间发现了大树后的玉兰。仁良怔住,他慌乱的转过身,边走边低头沉思着。
石路走过来拉着爷爷的手:“爷爷,我走了。”
保命爷爷心疼地看着石路:“哎,走吧,回部队记着好好干,别挂我。”
石路看着爷爷点点头,但心里不免有些发酸,转身向山坡上走去。
保命爷爷眼里含着泪花望着远处的石路。
石路走上山坡转身向众人招手。
慧芬向石路举手致意。
众人向石路挥着手。
仁良看着玉兰回头,也慌忙向石路招手。
大树后的玉兰流着眼泪望着石路。
晨光下,石路转身走下山坡的背影……
(第一部分结束)

【作者简介】张令水,山东平阴人。一九七六年入伍,从事宣传文化工作,曲艺创作表演、后涉足影坛,创作拍摄电影、电视剧、国家领导人专题片、佛教及文化名人专题艺术片多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及电影频道播出并国内外发行。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被部队评为《十佳百优军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