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兰州十里山2号隧道抢险救灾纪实
作者:赵平
1987年7月25日我团接到上级紧急命令,甘肃省兰州东火车站至夏官营火车站之间的十里山2号隧道内油罐车爆炸起火,导致贯穿祖国大西北的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瘫痪,全部客货列车停运,造成人员交通受阻,大量急需的货物不能运输的严重局面。上级下达了我团立即组成以4营为主体,以团里其他部分人员为配合的抢险救灾命令,立即开赴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动员大会后,营长连立军立即抽调人员和装备组成先遣队,于25日晚上乘汽车出发,其他大部分人员车辆机械等跟随副团长刘汉新,于26日在甘肃省海石湾车站乘火车去兰州东站集结。
本人当时是4营卫生所的卫生员,所长王义要求本人参加先遣队。经过分工安排后先遣队于当日傍晚冒着大雨,向兰州方向开进。因为路况不好,下雨湿滑,夜晚行驶,车速不快,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才于7月26日两点多到达了指定地点。立即安营扎寨,为后续大部队人员的到来做准备。
7月27日,在副团长刘汉新、4营营长连立军等首长的带领下,我们团参加抢险救灾的全部人员及车辆机械等乘火车也到达了事故现场,按照分工很快就投入了紧张的抢险工作。
上级给我团分配的任务是东隧道口的抢险任务。由于洞内大火,隧道东西两口喷出巨大火焰,火势凶猛,热浪滚滚,人员根本不能靠近。面对严峻的现场形势,部队采取了定向爆破,封堵隧道口的紧急措施,终于将大火扑灭。
接下来的任务是清理堆积在隧道口和狭长铁路地基上的大量沙石泥土。铁路位于山间,施工现场又窄又深,机械不能进入作业现场,这时只有采取最原始的施工方法,靠人抬肩扛等,从狭道内将土石方运上路基两边的高坡。面对艰巨的任务,全营官兵喊出了“宁愿脱皮掉肉,定叫铁路畅通”的口号。部队人员每天24小时轮换,开始了艰难繁重的清理土石方的任务。为了早日抢通铁路,所有的同志不怕苦累,奋力拼搏,即是手磨破了,腿受伤了,也不撤离。
在抢险期间,铁道部部长丁关根、兰州军区赵先顺司令员、甘肃省省长、兰州市市长先后到现场看望了参加抢险的全体指战员,兰州的部分高校也到现场慰问部队,兰大的女大学生还为抢险部队人员洗衣服整理住处……整个抢险救灾现场,处处体现着指挥正确、组织严密、措施有效、分工细致、上下同心、军民团结、忘我奉献的感人情景。全体指战员发扬了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光荣传统,经过人工清理了部分土石方之后,由于挖掘机等机械进入了作业地点,从而减轻了人员的工作量,使抢险任务明显加快。在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挖掘机操作手杨宝田同志,他操作的挖掘机是在坡度很大,路况极差,机械倾斜度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冒着机械受损、人员受伤的情况下进入作业地面的,他操作的大功率挖掘机就像自己的手指一样灵活,显示出杨宝田同志高超的操作技巧,凡是见过他操作挖掘机工作的人员无不啧啧称赞。
在大量的土石方被清理完毕之后,铁路抢险队从隧道西口用大功率牵引机车将隧道内的油罐残车死拉猛拽拖了出来。
经过七天七夜的持续奋战,终于提前圆满地完成了军区首长下达的抢险任务,8月3号下午,当第一列火车从隧道中开出来的时候,站在铁路两边高坡上的全体指战员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完成任务以后,部队受到了国务院、铁道部、军区首长的通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