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声
特约作者:饶晓辉
某日晚餐后,此时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入夜色,我独自散步至邻家的龙山森林公园。不同于前时夏日里匆匆的脚步,那天,我特意放慢了脚步,仿佛是秋天本身邀请我,以一种更为细腻的方式,让我去感受它的每一次呼吸。
漫步公园深处,环顾四周,尽是那些即将告别枝头的叶子,它们在风的轻抚下,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是秋声最温柔的低语。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试图让这份宁静渗透进我的每一个细胞。突然间,一阵略带凉意的风掠过,卷起几片枯叶,它们在空中旋转、舞蹈,最终轻轻触碰在我的肩头,仿佛是秋天特意赠予的礼物。那一刻,灵感如泉涌般涌现。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秋声,更是内心深处对岁月流转、生命更迭的一种深刻感悟。我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份突如其来的触动:风/是时间的信使/穿梭于枝头与心间/每一片落叶/都是它传递的书信/轻轻诉说着/关于离别与重生的秘密。
继续前行,我开始留意起更多细微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此处是小城的西郊,与上黄、洪家等村落紧靠),与近处孩子们嬉戏的笑声和一群群跳舞的音响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宁静的秋日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温暖。我意识到,秋声不仅仅是自然的声响,它还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
回到家中,我的脑海里快速地翻起这一路的所见所感,于是,便将其融入诗行。《秋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它不仅仅是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对时间、对情感的一次深刻反思。
听/那是秋的声音/轻轻柔柔/穿林打叶/唤醒沉睡的记忆/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故事/在风中低吟/诉说着季节的更迭/我行走在这金色的画卷里/与秋共舞/感受它独有的韵律/秋声/是岁月的低语/是生命的赞歌/是心灵深处最温柔的回响。
如此,我将“捕捉”到的这份秋天的声音,付诸笔端,与君共同感受浅秋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