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梦
一一 童年的记忆
作者: 沈统飞
我小时候的村庄叫前沈,后称金黄。居住的老屋在村的西头,离家最近的是一条河,村里人叫它薛河。河水清清,流水潺潺。柳绿拂地,如梦如幻。
我喜欢水,也喜欢水里游弋的鱼群,更喜欢涓涓溪流中身姿曼妙楚楚可人的一棵青莲。最难忘的,还是岸边盛开的兰花。夕阳下,随风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成群的蜜蜂翩翩起舞,结队的蝴蝶竞相绽放。村的东边是沧海如烟,惊涛拍岸的庆安水库,远远看去水天一色尉为壮观。北望便是彩虹般悬挂着的黄河故道,古称泗水。
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峰秀长空。此地就是有着"五千年历史,三千年封地"的下邳古城,今天的睢宁县古邳镇。诗云:一带黄河百折湾,下邳城外更潺湲。烟花两岸疑无地,日照中原看羊山。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灿若星河,波澜壮阔。
据《左传》定公元年记载, 公元前2157年,黄帝六代孙奚仲迁都下邳,因此,下邳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从而尊定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公元前335年,齐威王封邹忌成侯于下邳。其千古名篇巜邹忌讽齐王纳谏》成于邳,讲述战国时期,邹忌力谏齐王,广开言路,采纳忠言,接受批评,改良政治的故事。在历史上,开启了君臣之间勇于建言纳谏的先河。而广为流传的,莫过于"圮桥进履"。公元前218年,张良遇黄石公老人圮桥授《太公兵法》,成就沛公打败项羽,一统天下,铸造今日之中华。公元前202年,刘邦封韩信楚王于下邳。其后又有三代汉王在此封国建都。有高台称青陵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的是公元前209年,花姓女子不畏权贵,忠衷凄美的爱情故事。有楼曰:白门楼,是晋朝名士石祟用汉白玉重修。公元198年,曹操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城,泣杀陈宫,缢死吕布于白门楼。
一部三国史,半部写下邳。 灿烂的历史,总是那么的短暂,以致于现在的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感觉到她的久远、她的辉煌,就成为了传说里的故事。 而我所能呈现的,不过是蜻蜓点水。而更为难过的是,康熙七年六月,郯城大地震及黄河决口,下邳城就真的,真的沉没在汪洋大海之中,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和人们的记忆之中。从此,世间在无昔日的都城--伟大的下邳城。
此情可待成追忆,奈何今朝己惘然。当我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心情是凝重的。因为,我踏足不在是脚下的土地,而是每一寸土地的背后,那份厚重的历史和沉淀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我屏住呼吸,不在忍视惊扰沉睡的先贤和脚下曾经的繁华与辉煌。从那一刻起,我对家乡不仅仅是眷恋和想往,而是充满着敬畏之心和无法释怀的惆怅之情!如今,我的家乡不仅是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而且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座高铁站和一个国际机场的县,也是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标兵和典范,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为豪。
近乡情怯怯,往事入云烟。相望五千里,别依四十年。疑是他乡客,独念旧时谙。少时一草木,历历在眼前。庭苑池边柳,屋后桃花园。最喜连阴雨,室陋着风寒。闻鸡五更起,劳作园中田。秋来巡故道,枯草漫无边。岸夹连沙起,孤骛夕霞晚。天接苍苍渚,碧水云海间。扁舟薄雾里,黄河落日圆。蓑笠斜背影,沟坎鱼虾满。一年三百六,餐餐有白干。
这就是我童年的记忆,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而又难以割舍和忘怀的家乡情愫。
作者简介:
沈统飞,男,汉族,1961年11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籍贯:江苏省睢宁县。1978年参军入伍,1999年转业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从事高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