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律•重游庐山(组诗)
文/戴礼华
(一)匡庐印象
岳峙蠡湖东,依然五老雄。
飞来花径石,叠落瀑泉虹。
白鹿鸣书洞,含鄱隐雾笼。
双眸秋色满,醉了咏怀翁。
(二)仙山形胜
彭蠡泽匡庐,云霄拔玉躯。
翠陵连两楚,碧水接三吴。
物景仙风骨,人文圣岳殊。
源流兴佛道,问政此山孤。
(三)五老峰
五剑刺云端,青锋刃未残。
奇岩姿百态,巍岳气殊观。
戎旅屯兵地,杨家习阵坛。
仙山犹厚重,河洛化文澜。
注:北宋杨家将曾在此屯兵习阵;相传古代传道五老携《河图》、《洛书》藏经授典于此。
(四)三叠泉
飞瀑叠清泉,峰高峡谷渊。
裂穹倾碎玉,击石涌长烟。
意气三山外,冰珠百丈连。
朦胧河汉处,苍蟒搅周天。
(五)仙人洞
匡庐北麓巅,佛手窟如然。
横卧蟾蜍石,云居雾海边。
峰和岩竞秀,阁与殿争妍。
得道纯阳子,因由是洞天。
(六)花径
仙山牯岭隅,此处最相娱。
秀美三千景,匡庐第一区。
冰川遗巨石,十里畔琴湖。
司马桃花觅,兰亭可咏乎?
(七)含鄱口
含鄱观日出,彭蠡满江红。
万里青云散,千川紫气融。
湖天连一色,霞曙耀无穷。
极目三吴地,山河莽玉骢。
(八)锦绣谷
花团四季芳,锦簇画屏长。
峭壁雄狮啸,嶢岩猛虎狂。
龙桥连绣谷,天意助元璋。
地理人文事,千年不绝扬。
(九)白鹿洞书院
声名四海知,白鹿跪鸣姿。
溪水潆洄处,黉门读写时。
开宗明理学,仰止乃朱熹。
入槛书香郁,栖身肃穆垂。
(十)小天池
岳顶小天池,清澄旱雨宜。
伽蓝圆白塔,诺那藏宗师。
日出依亭眺,云开极目痴。
鄱湖腾细浪,扬子秀蜿姿。
(十一)如琴湖
岭卧小提琴,峦风拨妙音。
亭匀桥九曲,石秀径千寻。
水涌粼粼浪,霞流点点金。
清纯柔少女,最动墨人心。
(十二)芦林湖
碧玉嵌林峰,云烟任骋纵。
坝威开际宇,水势走蛟龙。
绿树清风惠,黄花芳气浓。
严冬三九到,踏雪看冰凇。
(十三)美庐
佳墅也称庐,风云变幻殊。
昨时为禁苑,今日迓村夫。
历史狂澜景,人文画卷图。
世间真善美,岂可准绳无。
(十四)大天池
峰顶放生池,微风漾碧漪。
凌虚云阁静,龙首峭崖奇。
东晋开山寺,文殊昭佛仪。
禅心无相意,护国大慈悲。
(十五)观音桥
北宋月迷今,窥桥榫卯深。
江州陈氏匠,世界筑师钦。
单孔飞三峡,长流幽十寻。
除妖棺石伏,相助有观音。
(十六)三宝树
白果伴婆罗,千年绿古柯。
凌空三百尺,环抱四围多。
大义称琛树,深情送碧波。
苍桑何阅尽,万世咏长歌。
注:“白果”即银杏;
“婆罗”为柳杉原名。
(十七)黄龙潭~乌龙潭
山门涧道涵,峡谷两龙潭。
温瀑云崖跌,冷杉穹宇参。
猿猴拦曲径,莺燕舞浮岚。
手濯瑶池水,由心许愿甘。
(十八)流连忘返
军休美港湾,双节度庐山。
战友相逢日,风云谈笑间。
峰巅援雾霭,谷底听淙潺。
陶醉蓬莱境,流连不欲还。
作者简介:
戴礼华,男,1951年10月出生,江西丰城人。1968年应征入伍,2016年休息,部队服役48载。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平生钟爱文史哲,词林诗坛乃新兵。现为南昌市军休所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