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爱昭
想起去年十月中旬身体不适去一家公立诊所看病的事儿,心里就来气。我平时不怎么喜欢看医生,听人说附近有家诊所中医理疗做的不错,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满心欢喜的走进这家理疗店。
八点半上班,八点过几分我就到了。值班的是一位女护士位,看见我就指手画脚比画起来:“都满了,满了”连说几遍,我大怀不解,用温和的语气问她什么意思?她又接二连三说了好几遍:满了,满了…这下,我就“石匠背个大磨锤,这回不像那一回”。没好气的问她:你什么意思?叫我回去不成?刚刚上班,我就不能在这等一会吗?你说话的语气怎么这么难听?能不能缓和一点?你平时就是这样对待病人的?一大早就三个人,十几分钟做完难不成你们就下班?都满了,都满了…不能换成“您稍等一会儿,马上就有位置吗?”
后来你猜怎么着?她又喋喋不休对着那几位正在做理疗的病人说我态度这不好那不是,还叫那几个人证明她与我谁对谁错?我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算是你把我打一顿,他们也不会说你的不对!为啥子呢?这就是活生生的“人血馒头”啊!
其实,对于“人血馒头”这个词儿,我也并不真正理解。只是上高中时,从高中课本里读到了鲁迅先生的小说《药》,药店铺老板为了生存发明了一种“药人血馒头”。这种馒头由药铺的员工自己献血制成。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在生活困境下的无奈与挣扎。象征着革命者的鲜血和理想,用以救治危亡的祖国,渴望唤醒广大沉睡中的国民。
“人血馒头”的本意人血浸泡的馒头。多指牺牲了别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利益的一种不耻的利益行为。现多用于讽刺利用他人的不幸获取利益的行为。后来慢慢的演绎为同一个阶层的人讽刺嘲笑同阶层人为自己争得利益的人;确切的说:底层百姓受到老板的不公平待遇时,总有一个勇敢的人出来为大众说公道话,为大家伙争得利益,周围的人不但不帮反倒帮老板说话。后来一遇到类似的这种事情,人们都会喃喃自语:“人血馒头”!日积月累,人们就把“坐在同条板凳的人”起来为“同条板凳”的人说话争得利益,这些得到利益的人不但不支持反倒讥讽嘲笑挖苦诋毁一律统称:“人血馒头”。
同理,我很清楚那几个看病的人正有求于这位护士,就算是不求,底层老百姓又有几个会站出来为帮自己争得利益的人点个赞呢?古往今来,“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多的去了。尤其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下,各行各业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企业里面表现尤为突出和明显。别的例子就不举了。我在企业干过多年,看到、遇到太多“玄乎”的事情,我这人急性子不说不行啊!很多时候我的正当建议被老板采纳,伙伴们得到了好处,背后还跟老板站在一起说我这不应该那不应该。有的时候张三为了反抗老板对工人的压榨加班不给工资或无故延长劳动时间,跟老板理论起来,老板仗着手中有权身边有人,对张三批评打压甚至关了起来,这时候所有的工人是不是应该团结一致共同为张三说话?错!有当面跪舔老板的,有说不知张三为某什要这样做的,有自言自语何必呢!等等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就是没有人会站出来说张三完全是为了我们才落如此下场!既便有也少的可怜,绝对没有谁主动站出来为张三明不平!
我的观点很明确,任何时候,何时何地何事我都不喜欢这种人!所以,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段名言:“你可以躲在角落里沉默,你不能诋毁和嘲笑比你勇敢的人。他们所争取到的光明也能照耀到你”。所以你可以贵人”三缄其口”,当有一个”傻瓜”说了实话,你最好给他点支持,因为也许能为你谋取点好处。
鉴于此,我们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平时遇到类似的情况都是怎么做的!
2024-8-8-万家湖
作者简介 :杨爱昭,女,笔名王文,出生于知识分子的家庭。湖北武汉市人。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文学学会会员。巜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九十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及各类文学作品数百篇。散文集《和平年代杂谈》(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