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47期 总第807期


本期作品:诗一首 散文一篇
作者 毛诗奇 张家贵
主播 文 鹤
隔 膜
作者:毛诗奇
主播 : 文 鹤
一段美好记忆的空白,
一曲消逝的美妙的音乐。
一种难于排遣的孤独感,
一片心的绿洲里的沙漠。
你是企盼友谊的港湾,
那时却没有一艘驳船在这儿停泊。
你是渴望爱情的灯座,
那时在这里却久久地黑灯熄火。
你把心中最后一点欢乐驱赶,
又把人们唯一的真挚勒索
你像一道幽谷横亘在人与人之间,
让人看见幸福友爱却又不能收获。
欲得不能,若有所失,
我甚至厌倦了自己的生活。
欲罢难休,惆怅悠悠,
如蛇之纠缠,你是这等可恶!
人与人之间不应有栅栏横生,
心与心之间则需要娓娓叙说。
快用真诚的问候消除迢遥的隔膜,
快用默默的祝福填平猜忌的沟壑!
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误会,
是谁让人们酿成恁大的错觉?
自然的属性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人为的创伤要用自然的法则愈合。
人们终于找到了几乎是遗失了的——
那些应有尽有的友谊、爱情与欢乐。
请各自都敞开心灵的门窗吧,
让爱之风吹遍这里的每个角落!
*~~~*~~~*~~~*
作者 毛诗奇

主播 文鹤

*~~~*~~~*~~~*
“打鸟”人
作者 : 张家贵
主播 : 文 鹤
乍一看“打鸟”这个词,我心里一惊,在世界各国都把保护生态环境,把各种动物鸟类,按等级分类写入法律条文,依法维护它们与人类和谐共处的 今天,怎么还有人公开挑战法律底线,用什么利器对鸟类进行伤害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访了一些所谓的“打鸟”人,心中的疑问和纠结,像一块遮挡眼球的无形大幕瞬间拉开了。所谓“打鸟”,正是一帮爱鸟、护鸟的朋友,自由邀约在一起,抬着他们花高价购买的高档照相机,去植被茂密,环境优美的公园、山野,寻找奇鸟飞禽的活动 。因为他们的相机,有大有小,镜头有长有短,固定相机的脚架有高有低, 人们习惯把这些相机形容成长枪短炮,把抬着这些相机寻找罕见的鸟迹、靓鸟踪影的人,称之为“打乌”人,他们手中的“长枪短炮”,也就成了“打鸟”的利器"了。谁的“武器”装备好,谁就能抢到靓鸟凌空起舞的身姿,抢到在骄陽映照下鸟儿如花似锦,五彩斑斓的羽毛 ……
这一支支日渐壮大的“打鸟”团队 ,大多是五、六十岁的退了休的中老年人,还有从老年大学摄影班毕业出来,穿着花枝招展的大妈, 也许是想与鸟儿争俏,或许是向岁月表白 ,老就要像她们一样 ,把山林当作舞台,与百鸟 携手合鸣,放飞向未来的希望!
为了给“打鸟”人提供“打鸟”的场所,在 树林茂盛,环境安静优雅的山凹,一些让人休闲的农家乐,还增添了新的娱乐项目, 搭建起一座座遮阳避雨的棚子,摆着桌椅,供“打鸟”人“支枪架炮”,提供一顿午饭,收取的费用也不太高。为了吸引鸟儿,经营者还在小鸟出没的地方,放上面包屑和蜂蜜 、甚至于插上以假乱真的鲜花,鸟儿也似有灵感和答谢主人的情意,纷纷从它们的隐蔽之处飞来“赴宴”。“打鸟”人一个个屏住呼吸,按下快门, 收获着他们各自想要的希望 。这些“打鸟”人中,虽然大都是本地人,但我曾碰到一位乘着“大鸟”的翅膀 ,飞越万重关山,从首都来的大爷。他对我说,北京退了休而喜欢“打鸟”的人 ,多得难以计数,其中六十多岁的居多,但也有年近九十的高龄翁,也和他一样抬着"长枪短炮"追寻鸟的踪迹。 因为 皇城太大了,高楼林立,天然的森林古木少,鸟儿的种类没有云南这个植物王国多,他才专门乘飞机来这儿“打鸟”的。我问他值吗?他笑着反问我说:“我拍到了北京没有见过的鸟,你说值吗?”话音刚落,他又快步向他前面正在降落树丛的小鸟跑去了。 “打鸟”人是在负氧粒子极为丰富的“生态大海”(山林)里游弋 ,是一件无以言表的快事。每个“打鸟”人看到他们“打”到的鸟儿,都能凭着他们无限的快乐,向你讲述一段他们自己 的动人故事。 我曾碰到一个六十来岁的老 资格的“打鸟”人,问他拍到什么鸟儿了?他就会高兴得像一个孩子一样,打开他摄下的每一张小鸟的照片,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 有着彩色羽毛的 这一张是雄性的太阳鸟,像不像吸引新娘的新郎官?你再看立在树杆上的那两只 相互对视的小鸟,它们正相互诉说着求爱的悄悄话;你看那迎风飞舞的隼,它多像搏击长空,等待出征号令的勇士……老先生关于他拍到的鸟的故事,是如此的充满生气,丰富多彩,能如此生动地唤起人们 对大自然神话般的想象。
看着这群执着的“打鸟”人,联想到他们远隔千山万水都连着云南山林的“打鸟”人的心, 我的心也 像“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的长河一样,荡起层层浪花。我想,这样的“打鸟”人越多,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这样的“打鸟”人越多,说明 我们爱鸟、护鸟的法律理念 已日益深入人心 。我还在想,我们这个世界,少一点 火药的硝烟,多一点青山幽谷中升腾的雾气,少一点荷枪实弹的武装,多一点像这些端着虚拟枪炮的“打鸟”人,在 五州四海构成的人类大花园中,树会更绿,花会更艳,鸟会自由高飞,该有多好啊!
我崇敬的“打鸟”人,把你们 栉风沐雨“打”到的这一张张如诗如画的百鸟图, 献给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家庭吧, 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成为热爱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打鸟”人吧!
*~~~*~~~*~~~*
作者 张家贵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主编 曹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