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南湖红船
徐志赓(浙江东阳)
到嘉兴,是那次与我市政协教育界委员从上海回程东阳的途中,在大巴车上,多人建议,去瞻仰一下中共一大的会址——嘉兴南湖,参观参观红船吧。
于是带队领导答应,大家欣然成行。
穿过林荫道,进入会景园码头廊桥,登舟湖中,荡漾水波,船犁碧涛。那神秘神奇神圣的湖心岛,在人们的急切浓情盼望中越来越近,红船码头闪现在眼前。
船刚靠岸,心潮激荡的我们,就有秩序地进入码头,踏上驳岸,在"轻烟拂渚,微风欲来"中登上了红船。
镰刀锤子南湖举,
甘为农工主义呼。
烟雨楼前红船驻,
党旗自有后人护。
元宝湖岸,望远对岸新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心中波涛澎湃,红船遐思潮涌。
想当年,普通船行过无数的水道,载过无数南来北往的客,那一年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迎来了几个不平凡的人,泛舟南湖诸多游船中,商讨着决定中国命运的事情,开辟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新航道。
1921年8月的那一天,红船定格成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进全国劳苦大众中,走进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洪流中,走进解放战争中,走进全世界人们的视野中,走进新中国首都天安门城楼中,走进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大会堂中,走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
红船锚地今日的转移,正如一大会场那天的转移,移动的是文物,留下的是信仰,传承的是精神。
看,这群在红船锚地岸边,面向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青春笑脸,分明已将红船印进脑子,那红心向党,红船见证,永不磨灭,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
看,那排队等候对党旗宣誓的众人,凝视中共一大代表、新中国的国家代主席董必武重游湖心岛的诗:
革命声传画舫中,
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
烟雨迷蒙访旧踪。"
董老意味深长的诗碑文字,深深的映进人们的眼瞳中,陆续地摄进镜头里,牢牢的铭刻在共产党员们心坎上。这岂止是伟人旧地重游诗句,这分明是铮铮铁骨的写照,这是信仰者信仰诗化的宣言书。
湖心岛中,元宝湖畔,画舫船之上的那几个年轻人,完成使命走进历史长河史卷里。他们创造的辉煌事业,一刻也不停地在曲折光明的道路上前行;他们创建的队伍,由小到大正勃勃生机地创新践行着理想目标。
高达二十米的依水烟雨楼知道:人如没有心怀天下,终身追随信仰的自觉,个人所谓的学问再大能力再强,可能成事一时一地,那个"小我"的羁绊终将露出私欲的"马脚"。曾经的革命党人汪精卫如此,曾经的共产党领导人王明、张国焘如此,曾经的一大代表陈公博、周佛海也如此,中共一大代表们不同人生轨迹,更加印证了这一历史铁律。
从红船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共产党人,就是将远大的革命理想,播种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在每个革命者心中。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根植中国大地,传播世界各国,字不过千,影响深远。魅力就在倡导心系群众,服务大多数人。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是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是重要的工作方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众人划桨开大船,你加我我加你,同舟共济海让路,目标一致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新时代的潮头,站立着新面貌的中国共产党人。
南湖红船,是每位真正共产党员心中的圣地,更是初心始发的地方。南湖红船,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在中国革命史中,在中国政党史中,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写下浓墨重彩新篇章,开启民族振兴的新征程。
厚重历史,继往开来。碧湖当墨,大地作纸,民心是字,信仰是那激光照排印刷机,红船精神墨香华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必须始终走在前列。
参观后,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特写下了一首诗:
赞嘉兴南湖红船
南湖碧水泛烟霞,
马列航灯照华夏。
犹忆宣言传佳话,
难忘征程开新花。
革命火种燃烧起,
斗争果实收获大。
继往开来从头越 ,
永葆青春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