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准备
-----《道德经》启示录之五十九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59章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se:四声);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i:三声), 长生久视之道。
第59章译文:治理百姓、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力,万事才能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就是厚积其德;厚积其德,就没有不能胜任的事;没有不能胜任的事,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力量,他就可以担当好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思绪流萤:
老子曰:“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这是说人爱惜自己的精力,就能万事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就是厚积品德;厚积品德,就敢于承载事情;本文述及的“准备”,意在探讨人生的积蓄与发展。
“准备”,本义指人事先安排或筹划事情:如“做好精神准备”,“暑假我准备回家”;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曰:“ 崇政殿宿卫士作乱於殿前,杀伤四人,取准备救火长梯登屋入禁中”;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三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一个人的一生,能否事业有成,就成长和发展阶段而言,一般来说,当是20岁左右打基础、30岁左右定方向、40岁左右见雏形、50岁左右固根基、60岁以前功业成、60岁以后自我完善;如借助一年四季的划分法,人生亦可分为20岁左右为春天、40岁左右为夏天、60岁左右为秋天、70岁以后进入冬天,可谓短哉、快哉;所以,人生应按倒计时的方式要求自己,莫等蹉跎岁月进入“冬天”时,空悲切。
人来到世上,第一声是哭,这一声“哭”,昭示了要与困苦相伴;因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成功不是坐在家里等待;一个人进步快慢,受制于许多因素,但成长期内最主要的因素,是本职工作做得好坏;这是因为,上司可从工作德能勤绩廉的结果中,看出一个人的发展空间。清代王夫之提出,判断人才有三条标准:才能、气量和意志;三者之中,以意志最为重要,无志不立,意志好坏,决定了一个人可否 担当重任和能否有所建树地深耕某项事业?!人生实践中,有四种情况最能考验意志:受到委屈时、处在失意时、遭遇艰苦环境时、成绩遭到毁誉时;并且,人应读懂和领会“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的内涵,受挫一次,理解生活加深一层;失误一次,醒悟人生增添一阶;不幸一次,认识世间成熟一级;磨难一次,感悟追求透彻一遍……如此,才可锤炼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意志,且持之以恒,就能排出障碍,继续登攀事业的山峰。
相反,意志不能持之以恒的原因,多体现在:急于求成、盲目攀比、眼高手低、怨天尤人和悲观气馁;所以,人要做到“五不能”: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攀比、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怨天尤人和不能悲观气馁;有时,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往往在于“最后一刻”的意志不动摇上,而成就一番事业,又常常要经受阵痛、困惑、彷徨的考验,且有利的情况、主动的恢复和成功,也大多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当然,人的成长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状况紧密相关,但要学会适应和创造环境。
创造好的环境,关键在自己的“以诚待人”,做到了,朋友就会多,工作也有人提醒,或帮助解忧和给予鼓励,这便是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而人受欢迎的心理特征,则是真诚、真实、理解、智慧、可靠、体贴、热情、友善和负责任;相反,被人厌恶的心理特征,却是自私、自利、恶毒、虚假、冷酷、卑贱和不友好、多嘴多舌、自高自大等;这看出,待人以诚和处世以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赢得人心、爱心、支持和帮助的前提;想保持“以诚待人”,个人修养上须做到“十不要”:即不要“自视清高、满嘴空话、轻易求人、强加于人、取笑别人、乱发脾气、信口开河、小看仪表、相闻不往来和欺负老实人”;并且,要树立“帮助是崇高、理解是豁达、原谅是美德和服务是快乐”的理念。
当然,人做到“以诚待人”,还须要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生的坐标、实践的航标、奋斗的明灯;而想“三观”正确,又须先确立六个微观:即正确的“立身处世观、道德观、地位观、金钱观、名利观和享乐观”;同时,也须明白:真诚是待人之本、自律是护身之法、勤奋是成功之路;而立志做大事的人,尤其要预防在小事上“栽跟头”;人生如下棋,步步都重要;并且,虽然欲望是前进的动力,但也要学会适时控制无法停止跃升的欲望,做到短期准备要充分、长期准备要储备,进而达到从容淡定、心境富足、精致优雅地应对生活;人生的意义在于“不荒废”生活的每一天,“努力过”的事情就不后悔;虽然生活里“不如意十之八九”,祸不单行,好事转瞬,所以要谨慎处理和从容不迫;在情绪不好时,应及时转移心境(如听音乐)、向亲人倾诉、找安慰理由;记住吃亏、上当和跌倒的时候,都是经验,更应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因此,人生要“既做一夜暴富的准备,也做突然变穷的准备;既做事半功倍的准备,也做事倍功半的准备;既做天掉馅饼的准备,也做祸从天降的准备;既做祸福双至的准备,也做祸不单行的准备;既做金榜题名的准备,也做名落孙山的准备;既做一举成功的准备,也做屡遭失败的准备;既做巧获外财的准备,也做遭窃失损的准备;既做一路顺风的准备,也做处处碰壁的准备;既做一时腾达的准备,也做终生潜默的准备;既做满分获优的准备,也做考不及格的准备;既做百年好合的准备,也做劳燕分飞的准备;既做童叟无欺的准备,也做上当受骗的准备;既做育子成龙的准备,也做晚辈变虫的准备;既做三更临幸的准备,也做夜半遭劫的准备;既做安康幸福的准备,也做罹病患难的准备;既做友谊长存的准备,也做分道扬镳的准备;既做井喷飘红的准备,也做套牢斩仓的准备;既做风和日丽的准备,也做雨雪交加的准备;既做祖孙全在的准备,也做鳏寡孤独的准备”……如此,即可助力自己随时避坏转运地应对人生。
人若想活出卓越的境界,须知“见识比知识重要、智慧比聪明重要、胸怀比财富重要、思考比执行重要”;并且,遇到真爱自己的人,须抓住相伴一生的机会,一旦错失,再难遇见;遇到可信的朋友,须珍惜相处,因为知己难觅;遇到贵人时,须好好感激,因为给了自己人生转折的条件;遇到曾爱过的人,须以微笑致谢,因为曾让自己懂爱;遇到曾恨过的人,须以微笑打招呼,因为曾让自己更坚强;遇到曾背叛自己的人,须聊一聊,因为曾让自己看懂了人性;遇到曾暗恋的人,应祝他幸福,因为一直希望对方幸运;遇到匆匆离开自己的人,应谢谢曾来过自己的人生,因为是回忆的一部分;遇到曾与自己有误会的人,要及时去消除误会,因为可能只有这一次解释的机会;遇到可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当百分百的感谢和施爱,因为你们已得到了幸福和真爱。
古今中外,靠年轻时潜心学习的准备,成就未来人生的事例,数不胜数;例如,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后离家出走,被哥哥追回后,仍不计前嫌,阻兄休嫂,被传为美谈;后来,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陈平授课,学成后,陈平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再如,唐朝著名学者陆羽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钻研茶艺,写出了广为流传的《茶经》,发扬了中国的茶艺文化。
一砖一瓦看耐力,用功夯实图业绩;爬山涉水真经觅,只为生命化传奇;惟愿人们“登山千重皆入画,行程万里知天下;亏盈一生绘云霞,酒醉三杯慰年华”。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生人,在北京工作近40年
(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
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公
务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
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
题材的作品,主要作品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
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
《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走近灵谷圣地:〈道德
经〉启示录》和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卧
龙醒了》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