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之花我心中最美的花
——我的父亲抗美援朝
参战军人田成文
文/田先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响遍祖国大江南北!其实抗美援朝志愿军首次入朝都是选在黑夜行军。因为我们没有制空权的空军,敌人白天在鸭绿江两岸狂轰滥炸,桥梁船舶等全部摧毁,志愿军白天不能行军过江。
父亲名曰田成文。1950年冬参军,1951年初在广东省48军警卫营4连3排9班担任警卫工作。
1951年9月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被编入68军203师607团3营9连7班。入朝后参加过一系列大小战斗,其中攻打883.7高地最为激烈。那是1953年7月23日,也就是签订停战协定前夕,是一次重大歼灭战。我军军长陈柏林亲自指挥,白天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晚上9点正式发起总攻,双方炮弹你来我往,互相对射,火红映天宇,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残酷,伤亡极大,突然飞来一块弹片击伤了我父亲的左大腿……
最后在我军的猛烈炮火压制下,敌人的五道铁丝网防线和全部雷区被炸毁。我父亲尽管负伤,可在紧接着发起冲锋时,我父亲却依然拖着伤腿随战友们一起冲向敌群,攻克了敌军的主要阵地。之后,敌军又加大火力反攻,一发炮弹落在战友们身上,掀起了尘土飞石,父亲所在的班,5人受重伤,3人当场牺牲,父亲右腰部位又被弹片炸伤,右鼻被炮弹炸裂,整个头部被震得七窍流血,血肉模糊,昏死过去……三天后,我军大捷,打扫战场时父亲被朝鲜担架队员从一个弹坑里掀开泥土挖了出来……
父亲伤势短暂处理之后回国,被送往吉林陆军第三医院治疗,手术的主刀手是前苏联军医专家,父亲的肠子被炮弹击断……经过前苏联医学专家的精心治疗5个多月后,伤情被评定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康复出院后编入志愿军健康五团,1954年2月转往江西省荣誉军人学校学习。
1954年6月退伍回乡,先后在吉水县白沙乡政府,粮管所,白沙中学工作过,后因家中孩子多负担重,靠微薄的工资难以支撑全家生活开支,不得不要求回农村种地。父亲的抚恤金当时一年只有三十元。
还记得我小时候冬天烤火时,上海下乡知识青年经常到我家,要求父亲讲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每当讲起之时,父亲总会激动得仿佛又回到那激烈残酷战斗的场景,声音高昂,手势空中挥舞,特别有力度,很震撼,自豪感油然而生。
父亲一生爱国爱家,他深知,军人就要以炽热的爱国之心,勇担重任,守护家国平安。他还经常教育我们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长大了要为祖国作贡献 。在军人父亲的直接影响和熏陶下,198O年我也光荣地成了一名军人。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锻造了几个春秋之后,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归故里,那一抹军绿已成永恒的记忆,我用汗水和智慧传承了父亲的爱国基因,书写了军人的荣誉,在人生新的征程中继续传承革命军人的光荣使命,让军人的精神像花儿一样永远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