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种修养,
倾听是一种态度。
倾听是一种智慧,
倾听是一门艺术。
——选自《大众教育学》
王素平:
世上有两种力量非常伟大:一是倾听,二是微笑。
倾听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态度。善言,能赢的听众;善听,才能赢的朋友。我们常常专注于自我的表达,于是忽略了倾听他人的重要性。如果说,渴望表达是人的天性,那么认真倾听就是一种修养,因为它体现的是你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通过倾听,你不仅会收获知识和智慧,还会赢得真情和信任。
倾听是一种智慧。古人云:“言能听,道乃进”。话能听进耳朵里,道理才会进入到脑海中,学会倾听在与人的交流中才会有所得,有所收获,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往往就容易止步不前。因而,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让别人说,给人表达的机会,去倾听他们的意见,悲伤和情感,才能完全理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实现心灵的互动。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之后,自己的表达往往也会变得轻松,给彼此间都留有余地。学会倾听,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倾听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倾听者无条件地全神贯注。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在生活中倾听孩子声音的机会都在不断减少。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听和说。倾听是交流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会倾听并不亚于会教育孩子,有时倾听比说服孩子接受你的观点更重要,也更困难。父母和教师在全身心倾听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告诉孩子这样的信息:不管什么时候,无论是快乐、忧伤、痛苦还是矛盾,父母、老师永远是你强有力的支撑,随时会给你以力量、信心和勇气。通过倾听,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察觉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会得到鼓励去思考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索,成人和孩子就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和错误展开讨论,此时老师和父母的干预才能有效。
每个人都渴望被倾听、被理解、被接纳。当我们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真诚对待他人时,就能收获更多的爱和幸福。
朱爱华:
学习了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智育篇”之“高快听说”中的诗篇有感。
倾听是一种修养,更是对别人的尊重。懂得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德。在我们的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尊重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激励,激发学生不断上进的心。
倾听是一种态度。老师认真的听,才能激励学生大胆的说,表达出他对知识的理解与困惑,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提升。
倾听是一种智慧,“聪"字把"耳"字旁放在最前面,也就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会听才聪明,才能拥有智慧。
倾听是一门艺术,在倾听中与学生交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我们的“三标课堂”,就是让老师多听少说,学生多听多说,学会倾听,共同进步。
作者:王素平、朱爱华(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