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望
李召新
超超奶奶刚从老家收麦回来,就风尘仆仆地骑上电动车,到学校接孩子去了。
“大姐,回来了。麦子收完了?”
“收完了,玉米也种上了。就等着老天下场透地雨了。”
长得高高大大的超超奶奶,老家离市区六七十里的样子,因为区划的原故,需要倒几次车才行。可她说:“倒车就倒车,咱有老年卡,回家也不花钱。只是倒车、等车的时间长点罢了。”坐市内公交,过黄河,沿着104国道到辛集,再换车西行十来里,就到她的那个叫吴现屯村子了。
她跟超超爷爷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老两口子的勤劳能干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其实最出名的是他们先后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且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这不,十年前,大儿子结婚生了个孙女。她二话没说,背起包袱就进了城。打这以后,她一心照看孙女。老伴一个人在家伺候那八亩六分地。她只是麦收大忙或儿子放假时才能赶回去,帮着老伴干干地里的农活,收拾收拾家里,给老伴做个可口的饭吃。
眼看着小孙女会爬啦,会走啦,该上幼儿园啦!这时候,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了:小儿媳妇临产啦!她跟老伴商量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老伴去大儿子家接她的班看孙女,她要转岗到小儿子家去伺候月子。老两口一个城南,一个城北,一个专职接送孙女上幼儿园,一个全职照看孙子。可这时一个新问题出现了:老家里的那八亩六分地还种不种?听说这老两口进城看孩子去了,村里的种粮大户主动给他们打电话,要承包他们的地,九百五十块钱一亩。是夜,老两口都没睡好。她们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些年,孩子上学的学费,找对象的彩礼,在城里买房子凑的首付,不都靠着这八亩六分地吗?孙女要管,孙子要看,可这地也不能丢呀!她们也知道:孩子们收入不高,还要还房贷、养孩子,再加上我们,负担都不轻啊。咱有这几亩地种着,一年到头,一万斤小麦,一万多斤玉米,再加上国家给的种粮补贴,咋着也能收入两三万块钱,多少也能给儿子们贴补点。还有,这刚盖好没几年的大瓦房,长期没人住,就会潮湿、漏雨、门窗损坏······这可是咱用汗水盖起来的呀!
这地,不能转让,咱得自己种!老两口商量着,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功夫回家种地!遇到浇地、打药的急活,咱就跟孩子们请个假。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孙女上小学了,孙子上幼儿园了,他们城里、家里两头跑,即守着儿孙们,还种着家里那八亩六分地。在他们心里,地要种,孩子要管。这些年,他们俩真的受累了。咱庄稼人有的是力气,这力气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人,一个家庭,一辈接一辈地往前混,不就是混个人丁兴旺嘛!
岁月无情,年轮有痕。已经进入六十岁门槛的老两口,身板明显觉得不如从前了。过去,过个麦秋也觉不出多累来。起早贪黑的如同家常便饭。可如今不行了。一个人的活儿两个人干,回到城里好几天打不起精神来。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每个周末回一趟家。回家时精神饱满,返程时无精打采。一上公交车就睡着了。幸亏司机师傅们都认识,知道他们到哪里下车。
今年春节,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两个儿子劝他们把地让出去。超超爷爷第一个站起来反对。他说:“咱是个庄稼人,地是咱的命根子。今天让出去,好说。可等哪天你想要回来,就不好办喽。”超超奶奶心里明白,在老伴的心里,盼着孩子们快长大,盼着早一天回老家。一个老头子,在儿子家住,虽然孩子们都不慢待他,可早晨八点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剩下他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干,闷得慌。去公园里遛弯儿吧,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没交不上几个朋友。还有,一个人,不愿做饭,图省事,宁愿吃剩饭。一年到头,天天如此,真难为他了!有这几亩地挂牵着,老两口一周还能见上一会面,吃顿自己想吃的饭,也算是一种满足吧。每个星期五,老两口准通电话,不是商量回家干什么活儿,就是问老伴想吃什么饭。水饺,油饼,包子,总要让他饱餐一顿呀。
要说这老两口也真够疼孩子的。他们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家里的活儿多忙,星期一上午必须回城,绝不耽误接送孩子。地里的活儿干不完,就加班加点往前赶,白天干不完夜里干呀。就是一宿不睡觉,也得把手头的活儿紧出来。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正是小麦浇返青水的时候。八亩多地呀,他们老两口两天两不合眼。深夜,一件棉大衣披在身上,虽然忙前忙后的,可还是冻得直打哆嗦。为了取暖,老头子嘬了一口二锅头。脸红了,心热了,可两腿还是抖个不停。没办法,他咬牙坚持着,为了这片希望的土地,为了给孩子们减轻点生活的压力,他们拼了。
周一回城,超超奶奶要准备两份东西:刚出锅的老面馒头,邻居家给的青菜。对了,还有老伴的换洗衣服。大包小包背上肩,锁上门要走了。邻居嫂子过来打招呼:“他婶子、他叔,这就要回城上班去呀!”
“回城,上班,那里有俺家的希望工程嘛。”超超奶奶抢先说。
“那你那八亩六分地呢?”
“自己种,那是俺的命根子!”超超爷爷回答地一字一顿、斩钉截铁,震得树上的麻雀都飞走了。那阵势,好像有人要跟他抢似的。
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雾蒙蒙的,没有一丝风。忙了一天的超超奶奶跟几个同样在城里看孩子的老姐妹,坐在小区广场的石凳上,有说有笑。超超奶奶仰望着北边的那片乌云;“你们猜,那片云彩是在俺大儿子家那块儿,还是在俺老家那块儿?”
“你呀,除了你的孙子、孙女,心里就装着你那八亩六分地了。”
“不,还有她那实在、勤劳的老头子!”
大家笑了,超超奶奶也笑了,她们笑得前仰后合。这笑声里包含着多少进城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的心声呀!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