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维军作品
1《 追夕阳 》
我看见
夕阳要落西山了
我就追去那座西山
到了之后才发现
夕阳,落的是更远一座西山
我又去追更远那座西山
我就这样追呀追
一连追了几座
还没等我追到落山的那座
夕阳
就落山了
2024-09-21
❊ ❊ ❊ ❊ ❊ ❊
🌹【吉特赏析】
《追夕阳》勾勒出一幅追逐与流逝的画面,寓意深远。诗人对夕阳不懈的追逐,象征着对美好而短暂事物的向往与执着,却终究难逃时间流逝的无奈。文字间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引人深思:美好易逝,珍惜当下,方能不负韶华。
🔸🔸🔸🔸🔸🔸🔸🔸🔸
张维军作品
2《 论光明 》
楼道太黑了
朋友说,且慢
得先弄出点儿响动来
拍手也好
跺脚也好
呼天唤地也好
哭爹叫娘也好
反正,只要是弄出了
足够大的响动
灯,就会亮
2024-09-17
❊ ❊ ❊ ❊ ❊ ❊
🌹【吉特赏析】
《论光明》探讨了面对黑暗时寻求光明的智慧。作品通过楼道黑暗的具象场景,巧妙隐喻人生或环境中的困境,鼓励人们主动作为,不拘一格地寻求突破。拍手、跺脚、呼喊等动作,象征着积极应对挑战、勇于发声的态度,寓意只要勇于尝试,光明终将到来。作品短小精悍,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
张维军作品
3《 也说爱 》
他对她们说
头上那一撇,指的不是刀
是权力
秃宝盖指的也不是房屋
是财富
友是人脉
喔,忘了告诉你们那三点了
那是他的糟糠、二奶和小三
东窗事发之前
她们都非常非常爱他
一直相安无事
和睦相处
2024-09-19
❊ ❊ ❊ ❊ ❊ ❊
🌹【吉特赏析】
《也说爱》以独特而讽刺的笔触解构了“爱”字的构成,巧妙地将汉字元素转化为社会现象的隐喻,揭示了权力、财富、人脉在人际关系中的扭曲作用,以及对“爱”的讽刺性解读。作品既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人性复杂面的揭示,语言幽默而尖锐,令人回味。
🔸🔸🔸🔸🔸🔸🔸🔸🔸
🔸🔸🔸🔸🔸🔸🔸🔸🔸
张维军作品
4《 诗友聚会 》
某次诗友聚会
按照议程
每个人,都得
朗诵一首自己的作品
轮到一美女朗诵时
一直一本正经的男人们
全都扭过头来盯着美女的脸蛋看
以至于在她把诗朗诵完之后
房间里,出现了少有的真空
只不过,三秒过后
还是响起了
一片噼噼啪啪的掌声
2024-09-20
❊ ❊ ❊ ❊ ❊ ❊
🌹【吉特赏析】
《诗友聚会》描绘了诗会中一个小插曲,展现了人性中的微妙与真实。通过对比美女朗诵时男人们的反应与随后的掌声,巧妙讽刺了社交场合中的视觉偏好与礼仪之间的微妙平衡。诗句简洁有力,寓意深刻,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反思文化活动中应有的尊重与专注。
🔸🔸🔸🔸🔸🔸🔸🔸🔸
张维军作品
5《 水流及其它 》
地里书上说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我就一直认为
中国所有的江河水
全都是自西向东流的
后来去了广西、新疆和湖南
才知道——
南流江是向南流的
伊犁河是向西流的
湘江是向北流的
2024-09-20
❊ ❊ ❊ ❊ ❊ ❊
🌹【吉特赏析】
《水流及其它》以地理常识为引,巧妙地探讨了认知的局限与世界的多样性。作者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即便是看似简单的地理知识,也有其复杂多变的一面。作品鼓励人们跳出固有思维,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理解世界,体现了对自然和知识的敬畏与好奇。
🔸🔸🔸🔸🔸🔸🔸🔸🔸
张维军作品
6《 都是鸟 》
燕子可以把家安在人家的堂屋中
麻雀可以把家安在人家的屋檐里
乌鸦就不能,因为不遭人喜欢
乌鸦只能把家,安在
野外那些遭受日晒雨淋的
高高的大树上
2024-09-20
❊ ❊ ❊ ❊ ❊ ❊
🌹【吉特赏析】
《都是鸟》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揭示了不同鸟类因人类喜好而面临的生存境遇差异。通过对比燕子、麻雀与乌鸦的家园选择,诗人巧妙地批判了人类社会中的偏见与不公,引发读者对自然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深思。
🔸🔸🔸🔸🔸🔸🔸🔸🔸
🔸🔸🔸🔸🔸🔸🔸🔸🔸
张维军作品
7《 麻雀 》
现在的麻雀
比我小时候见过的麻雀们
小了许多
麻雀为什么会变小了呢
是不是变小了
就会受到国家保护
不被人药,不被人抓
不被人吃……
2024-06-30
❊ ❊ ❊ ❊ ❊ ❊
🌹【吉特赏析】
《麻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揭示了现代环境中麻雀体型变小的现象,并引发了对这一现象背后可能原因的反思。诗人以麻雀为切入点,探讨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关系,引人深思。作品以小见大、意蕴深远,既是对自然生态的关怀,也是对人类行为的警醒。
🔸🔸🔸🔸🔸🔸🔸🔸🔸
张维军作品
8《 风 》
风,应该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了
要不——
风怎么敢四处乱窜到处炫耀
说花是他吹开的。果
是他吹熟的
要不——
那些向天而生的狗尾草们
怎么会
见了他就摇尾乞怜
2024-09-20
❊ ❊ ❊ ❊ ❊ ❊
🌹【吉特赏析】
《风》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以生动性格,巧妙地将风的自然力量转化为一种自信甚至略带傲气的形象。诗中“四处乱窜到处炫耀”生动描绘了风的无所不在与活力,同时“吹开花朵、吹熟果实”则展现了风的创造力与贡献。结尾以狗尾草“摇尾乞怜”的想象,幽默而富有画面感,既展现了风的威严,也暗含了自然万物对风的敬畏与依赖。作品构思新颖,语言活泼,富有童趣与哲理。
🔸🔸🔸🔸🔸🔸🔸🔸🔸
张维军作品
9《 三叶草 》
原野上
生长着一株四叶草
人和鬼都看见了
可神
硬说那是一株
三叶草
为了自己的权威
神,活生生地把那株草
掐去了一叶
2024-09-21
❊ ❊ ❊ ❊ ❊ ❊
🌹【吉特赏析】
《三叶草》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寓言式的场景,探讨了权威与真相之间的冲突。诗歌通过“四叶草”被神强权认定为“三叶草”并遭摧残的情节,讽刺了盲目维护权威而无视事实的现象。结尾“掐去了一叶”不仅是对物理上的破坏,更是对真理与自由的隐喻性剥夺,发人深省。
🔸🔸🔸🔸🔸🔸🔸🔸🔸
🔸🔸🔸🔸🔸🔸🔸🔸🔸
张维军作品
10《 黑 色 》
从小到大
我的影子一直都是
黑色的
可如今
我却想让我的影子
变白
于是
我穿上了
大红大紫的衣衫
其结果呢
结果是
让我大失所望
2024-09-22
❊ ❊ ❊ ❊ ❊ ❊
🌹【吉特赏析】
《黑色》深刻探讨了内心变化与外界表象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影子”这一意象,巧妙隐喻个人身份、情绪或心境的固有色彩,而渴望“变白”则是对改变现状、追求不同自我的渴望。然而,外在装扮的改变(大红大紫衣衫)并未能如愿以偿,揭示了内在转变的复杂与不易,令人深思。
🔸🔸🔸🔸🔸🔸🔸🔸🔸
张维军作品
11《 真 的 》
酒肉朋友这个词也许是真的
说酒后吐真言也可能是真的
可总有那么一些人
不醉装醉
这也是真的
2024-09-21
❊ ❊ ❊ ❊ ❊ ❊
🌹【吉特赏析】
《真的》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复杂真相。作者巧妙地借“酒肉朋友”、“酒后吐真言”的俗语,探讨了真诚与伪装并存的社交现象。末句“不醉装醉,这也是真的”尤为深刻,点出了人性中逃避与伪装的一面,引人深思。作品意蕴丰富,是对现代社交关系的一种犀利而真实的写照。
🔸🔸🔸🔸🔸🔸🔸🔸🔸
张维军作品
12《 寻 羊 》
山坡上
一头小羊走丢了
一群羊在寻找
嘴里都发出咩咩咩咩的叫声
有只羊的叫声特别的大
我猜那一定是一只母羊
并且是小羊的妈妈
2024-09-22
❊ ❊ ❊ ❊ ❊ ❊
🌹【吉特赏析】
《寻羊》描绘了一幅温馨而略带急切的寻亲图景。通过羊群寻找走失小羊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亲情与团结。特别突出的母羊叫声,不仅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深切与伟大。
🔸🔸🔸🔸🔸🔸🔸🔸🔸
🔸🔸🔸🔸🔸🔸🔸🔸🔸
张维军作品
13《 夜 》
有时
我会躲在阳台上
偷窥远方的一扇窗
看灯亮
看灯灭
有时
我会胡思乱想
2024-09-19
❊ ❊ ❊ ❊ ❊ ❊
🌹【吉特赏析】
《夜》通过“偷窥远方的一扇窗”的细节,巧妙传达了人物内心的窥探欲与淡淡的寂寞,灯光的亮灭成为了时间流转与情感波动的隐喻。而“胡思乱想”四字,虽简短却富有深意,不仅点出了人物在夜晚的思绪纷飞,也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共鸣。
🔸🔸🔸🔸🔸🔸🔸🔸🔸
张维军作品
14《 蝶恋花 》
蝶为什么恋花呢
蜜蜂,是为了生活
去采蜜
这情有可原
蝶为什么恋花呢
这短命的家伙
是爱美吗
还是逗花玩玩
2024-09-19
❊ ❊ ❊ ❊ ❊ ❊
🌹【吉特赏析】
《蝶恋花》以蝶恋花的现象,巧妙地质疑并探索了自然界中美的吸引与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对比蜜蜂采蜜的实用性,反衬出蝶恋花的非功利性,引发了对美、爱与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诗句简洁而富有哲理,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性中纯粹情感的赞美与探寻,引人遐思。
🔸🔸🔸🔸🔸🔸🔸🔸🔸
张维军作品
15《 盲 道 》
盲道是明眼人修建的
我看见,盲道上行走的
当然——
更多的是明眼人
2024-09-19
❊ ❊ ❊ ❊ ❊ ❊
🌹【吉特赏析】
《盲道》揭示了社会现象中的讽刺与反思。盲道本为盲人设计,却常被明眼人占据,这一现实在诗中得到了巧妙的呈现。诗人通过“盲道是明眼人修建的”这一反讽,质疑了社会设施的使用初衷与现状的背离。小诗虽短,却引人深思,呼吁社会关注盲人群体的出行权益,同时也反思了公共设施的实际效用与公众意识的问题。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