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民盟教师参加 2024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命运与共 共护和平”故事汇暨文艺演出
聊城大学教师张剑锋供稿
民盟临清总支盟员韩积蕊编发
2024年9月19日上午,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厦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指导,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举办,主题为“坚持命运与共,携手建设和平共处的世界”,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闭幕式,“命运与共 共护和平”故事汇暨文艺演出和“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推进全球文明倡议”三场对话活动等。
活动现场共有来自亚、非、拉、欧、美80多个国家,100多个政治组织、和平团体、安全智库的12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会,部分国家政要、前政要应邀出席。
当日下午我市赵培宝(民盟)、任爱芝、张剑锋(民盟)参加了“命运与共 共护和平”故事汇暨文艺演出。三位老师的参演节目是“跨越大洋去播种”,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片向中外嘉宾讲述了在汤加支教三年的故事。
赵培宝和任爱芝老师在汤加中学教授学生农业理论知识、蔬菜培育种植技术,以及中国美食烹饪技术,深受当地广大师生欢迎!张剑锋老师在汤加教授汉语,通过多媒体技术、歌曲歌谣和游戏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中文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位老师在汤加还遭遇了千年不遇的火山喷发、海啸袭击和火山灰覆盖,以及新冠疫情爆发等自然灾害,但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大局为重,冒着生命危险,时刻和汤加人民在一起,进行灾后重建,以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千难险阻,圆满完成三年支教任务,并获得汤加王国的最高荣誉奖牌。
中外嘉宾用热烈的掌声向三位老师致敬,精彩故事受到中外嘉宾和齐鲁电视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齐鲁电视台特致函聊城大学,感谢聊城大学三位老师的成功演出!
【张剑锋简介】 张剑锋(1978.12—),男,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聊城),山东莘县人,硕士,现任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次向省部级政府部门提交有关咨询报告,先后荣获民盟山东省委“社会服务先进个人”、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支教团队-最美聊城故事”、汤加王国“国家最高荣誉(献身汤加)奖牌”、中国驻汤加大使馆“援教工作优秀荣誉证书”等荣誉称号。
海外支教事迹:2019年1月~2022年12月,张剑锋连续四年先后在太平洋岛国萨摩亚(2019)、汤加王国(2020~2022)开展教育援外工作,获得了萨摩亚教育部、援外学校和中国驻萨摩亚大使馆,汤加教育部、援外学校和中国驻汤加大使馆的优秀评价,援教事迹受到央视、省电视台和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赵培宝简介】
赵培宝,男,山东冠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08.10-2011.11年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12.02-2012.08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20.01-2022.12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开展教育援助。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山东省森保委员会委员。
主讲本科生《微生物学》、《植物检疫学》、《植物免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等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副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和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指导多篇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目前主要从事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分子机制、植物病害发生机制及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项目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农业微生物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山东省紧缺人才引进项目、聊城市科技计划各1项;在J. Microbiol. Biotechnol、J.of phytopathology、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Microbiology、 J Mol Microbiol Biotechnol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植物病理学报》、《菌物学报》、《微生物通报》、《植物保护》、《华北农学报》《中国蔬菜》、《北方园艺》、《中国森林病虫》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获山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聊城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鉴定国际先进成果1项,国内先进成果4项,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联系方式:zhaopeibao@163.com
【任爱芝简介】
任爱芝 女, 山东莘县人,硕士,副教授。2004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20.01-2022.12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开展教育援助。山东省植物保护学会会员、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会员。
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检疫》、《植物线虫学》、《植病研究法》、《园艺植物病理学》等。主持聊城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校优秀教案一等奖1项;校中青年课堂教学三等奖3次;获院级实验教学优秀教师;指导大学生竞赛获得聊城大学二等经1项。
主要从事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主持并完成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山东省自然基金3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在J Microbiol Biotechnol.、 Journal of Molecular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菌物学报》、《中国蔬菜》、《植物保护》、《山东农业大学学报》、《农药》、《中国果菜》、《北方园艺》、《食用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得聊城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聊城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教育厅科技推广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联系方式:rra666@126.com; renaizhi@lcu.edu.cn

【拓展阅读】
【视频演播词】
跨越大洋去播种
张剑锋:大家好,我是张剑锋,是聊城大学的一名老师。我穿着的是美丽的 太平洋岛国 汤加的民族服饰。这是我在那里时最喜欢穿的衣服。当时我和赵老师、任老师一起去的汤加。我教汉语,赵老师和任老师教农业技术,我们一起肩并肩度过了难忘的三年。
赵培宝:我们俩是两口子。汤加距离中国,有一万多公里,这是我们一起出差去的最远的地方。
任爱芝:看!我们在汤加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当地高中的学生种菜。我们从山东的蔬菜之乡寿光——带了60多种蔬菜种子。有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等。
赵培宝:曾经的荒地,很快就变成了菜园子。可是很快我们就发现新的问题:这些菜他们要么是生吃,要么就是一锅炖。
任爱芝:那可不行。我们就商量,要让他们感受一下中华美食。地里的蔬菜第一次收获后,我们利用车轮毂支起了炉灶,点了柴火,在菜地边就炒起了菜。
赵培宝:他们学的第一道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吃完以后啊!他们纷纷竖大拇指,说“delicious!”
任爱芝:后来啊,我们就变着法地给他们做中餐,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饺子“dumpling”。
赵培宝:我们跟张老师还会打配合,比如边种地,边教他们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张剑锋:说到汉语,也许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不过我也有几个小妙招。比如毽子这样的中国传统玩具,都是我的教具。汤加的学生们还很喜欢唱歌,我们就边唱歌、游戏,边学中文。像《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我们就唱出来:“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他们最喜欢唱的,还是那首《朋友》。
【视频】唱《朋友》
赵培宝:可是后来,火山海啸又来了!
任爱芝:火山灰把我们的菜园子给埋了,蔬菜呢也都变成了“灰烬料理”。又赶上新冠疫情,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张剑锋:不过,汤加人民特别乐观,让我们感觉就像在家一样。我们跟他们一起种菜、聊天、唱歌,硬是把这难关给闯过去了!
赵培宝:回国前,汤加王储给我们颁发了“国王奖牌”。
任爱芝:但我们感觉更珍贵的,是我们交到了很多万里之外的朋友。
张剑锋:他们那种乐观的态度,对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渴望,给了我们巨大的能量。
赵培宝:这段经历,让我们深感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是互帮互助、休戚与共的共同体。
任爱芝:如果有机会,我们还想再去汤加。
张剑锋:看看那些老朋友。
合:看看那片我们曾用心浇灌过的土地。
谢谢大家!(鞠躬)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理论宣讲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纵情笔墨愉悦自我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