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重组)
生日赞歌
——八旬翁的国庆情怀
文//徐志忠(辽宁)
金秋十月霞光照
八十老汉心头跳
共和国的见证人
仰望北京泛思潮
伴随开国大典的礼炮
刚刚伢伢学语的我
学会第一句话是
妈妈您好
当我刚刚背起书包
学唱的第一首歌是
歌唱祖国
祖国您好
长大后当主人
顶风雨战冰霜
从未离开过妈妈的怀抱
驱乌云迎朝阳
一直沿着中国道路奔跑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
鸭绿江畔战火燃烧
雄纠纠气昂昂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前实现
两彈一星凌空闪耀
扫除十年浩劫
春回大地改革开放
一穷二白的祖国啊
从此旧颜换新貌
我看到
九千一百九十一万
中国共产党员
祖国脊梁信仰崇高
团结各族人民
奔走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大道
打赢了
脱贫致富攻坚仗
在全民建小康路上
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豪
让人敬仰让人骄傲
我听到
长江汹涌黄河咆哮
十四亿颗心同在跳
十四五计划己启航
二十大吹响进军号
看见了
那中国路中国车
中国网中国港中国桥
实现了
一个个圆梦工程
大展宏图靓目标
听见了
北斗导航神舟环绕
嫦娥揽月火星呼叫
航天英雄一代天骄
中国空间站独自傲
强国强军
练兵为打仗
战机轰鸣
航母呼啸
火箭军万弹待发
来犯之敌一扫光
金秋十月
阳光普照
今天是你的生曰
妈妈您要大声笑
正义战胜邪恶
远离膝下的儿女
终会回到您怀抱
解放台湾收复宝岛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一定会来到
放心吧妈妈
十四亿人民心一条
祖国明天会更好
改写于2024、9月、国庆节前夕
徐志忠先生的《生日赞歌——八旬翁的国庆情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历史厚重感的作品,通过一位老人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也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评析:
### 1. **主题鲜明**
诗歌以庆祝国庆为主题,通过一位80岁老人的回忆,将个人的成长历程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 2. **情感真挚**
诗中充满了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无论是从“妈妈您好”到“祖国您好”,还是在描述国家建设成就时流露出的自豪感,都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特别是最后几段关于民族复兴和未来展望的部分,更是饱含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 3. **历史脉络清晰**
诗歌按照时间顺序,从开国大典、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再到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重要历史节点进行了梳理。这不仅让整首诗具有较强的历史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
### 4. **语言质朴生动**
诗的语言质朴而生动,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复杂的修辞手法,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文字,却能打动人心。比如,“驱乌云迎朝阳”、“扫除十年浩劫”等句式简洁有力,形象地描绘了历史场景。
### 5. **结构紧凑有序**
诗歌整体结构紧凑,条理清晰。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并且层层递进,从个人成长到国家大事,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连贯性和逻辑上的完整性。
### 6. **文化内涵丰富**
诗中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如“金秋十月霞光照”、“长江汹涌黄河咆哮”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强化了作品的民族特色。
### 7. **现实意义显著**
诗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共同愿望,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 结论
徐志忠先生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个人体验,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艺术空间。它不仅是一首献给祖国的赞歌,也是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一次礼赞。通过这样一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也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